快穿之色授魂與 - 末日求生(十二)相依

末日求生(十二)相依
那天,他和劉軍完成交易后,抱著一大袋麵粉躲在一個屋子裡,把門緊緊鎖上。
狼吞虎咽下好幾捧麵粉后,他被噎住,劇烈地咳嗽起來。
咳著咳著,開始放聲大哭。
他終究是把她舍下了。
再怎麼欺騙自己,說這是同時保住兩個人的命的最好辦法,說這是自己能為她找到的最好的出路,說等到以後危機過去,他會再想辦法把她找回來。
可他還是騙不過自己的心。
後來,聽說宋長安將她帶走,他心裡長舒一口氣。
即使食物被劉軍氣急敗壞地奪走,即使腿被殘忍地切斷,即使在形如地獄的避難所里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他的心裡還是存著一線希望。
總是忍不住會想,不知道他的阿琬過得好不好,不知道宋長安值不值得託付,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她一面。
如今,上蒼垂憐,竟然真的讓他等到了她。
蘇錦書回握住他的手:我很好,你別說話了,等好起來之後,我們再慢慢聊。
衛澤無力地搖搖頭:不用了
蘇錦書心裡泛上不好的預感。
你她張口欲言。
衛澤痴痴望著她,目光中充滿了愧疚和愛戀:阿琬,我我對不住你落得這樣的結局,也是我罪有應得但是你你能不能原諒我
蘇錦書扶住他的肩膀,柔聲道:我原諒你,其實我從來沒有怪過你。
眼中的亮光陡然消失,他的手無力地垂了下去。
眼睛卻仍然大睜著,不肯闔上。
蘇錦書怔怔地望了他許久。
宋長安走過來,看到這情形,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蘇錦書喃喃:我明明已經原諒他了,他為什麼還是
宋長安回答:或許是因為,他自己無法原諒自己吧。
兩人將衛澤的屍身簡單安葬,然後沉默著回到家裡。
宋長安沒有告訴她,她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
事實上,他已經放棄了繼續逼迫誘哄她,讓她通過正常渠道通關的可能性。
nbs
第二天,他真的乾脆利落地消失了蹤跡。
蘇錦書怔了一下,應道:好,我就不送你了。
p; 雖然時間已經快要來不及,他卻一點都不著急,繼續溫吞地打理著園中事務,努力給她提供足夠好的物質條件。
兩個人的關係,近來似乎有了軟化的跡象。
三個月後,白白胖胖的蘿蔔被切成絲,炒成菜,端上餐桌。
蘇錦書自己整治了早飯,吃完之後走出門,在林間小道上散心。
她推開門,叫道:宋長安!
多少吃一點兒。宋長安將清洗乾淨顯得鮮艷欲滴的野果放到她面前,又遞給她一個白面饅頭。
蘇錦書有種錯覺,覺得他好像悄悄笑了一下。
蘇錦書無話可說。
宋長安正把發霉的被子拿到院子里拆洗晾曬,聞言站起身來,問:蘇小姐,有什麼事嗎?
她氣得不行:你!你這叫什麼搬走?
宋長安道:我確實從你那兒搬了出來,怎麼,我不能住在這裡嗎?一貫斯文有禮的男人,此刻語氣竟然有些無賴。
這種飢荒歲月,饅頭可是金貴物件,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弄到的。
nbs
吃完飯後,蘇錦書在庭院中活動身體,順便再次趕他走:宋長安,你什麼時候搬走?
什麼?蘇錦書沒聽懂。
剛走出去幾步,便透過隔壁外圍的籬笆看到了宋長安的身影。
蘇錦書道:我很討厭吃蘿蔔的。說著拿起筷子夾了一口,發現味道竟然還不錯。
沒想到這次宋長安給了不一樣的回答:我明天就走。
他這副模樣讓蘇錦書想起了最開始見到他的那些不好的回憶,她面色變了又變,又氣又煩躁:我都說了,我不會喜歡你的,你就不能換一個任務對象嗎?何必在我身上死磕?
蘇錦書接過來,一口一口慢慢吃著,宋長安又去廚房盛剛煮好的野菜湯。
從這天開始,宋長安果然踐守承諾,很少再出現。
沒什麼。宋長安又恢復到溫和沒脾氣的模樣,我覺得這個房子很好,所以打算住在這裡,蘇小姐如果覺得我礙眼,我就盡量躲著點兒,不讓你看見。
宋長安道:沒有別人,只有你一個。
p; 只是,院子里的作物,總是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打理好,廚房裡也總是裝滿了新鮮蔬果和水米面油。
這一年的夏天和秋天,過得罕見的平靜安寧。
冬天,卻來得比往年還要早得多。
去年的前車之鑒,令蘇錦書對這個寒冬如臨大敵,她在院子里堆滿了炭火,廚房和客廳里放滿可以長期保存的食物。
然而,現實比想象的還要嚴酷,第一場大雪便帶著毀天坼地之勢,把大半個房子都埋住。
清早,蘇錦書被敲門聲驚醒。
她看了看被大雪全面蓋住的窗戶,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敲門聲又響起,她起身開門。
渾身是雪的宋長安手持一把鐵鍬,嘴裡呼哧呼哧粗喘著氣,道:我不放心你,所以打算暫時搬過來住,兩個人在一起可以有個照應。
蘇錦書看了眼他身後被徒手挖出的長長的通道,又看了看絲毫不見頹勢的大雪,猶豫片刻,閃身讓路。
宋長安悄悄鬆一口氣。
兩個人困在屋子裡,被迫朝夕相對。
蘇錦書拒絕和他多做交流,每日里抱著書從早看到晚上。
宋長安也很識趣,從不過來招惹她,除了做飯和做家務,剩下的時間都待在自己所住的次卧里。
這天早上,蘇錦書正埋頭吃早餐,眼角餘光忽然看見對方左手的小拇指一點一點變得透明。
她睜大眼睛,看向宋長安:你的手
宋長安握了一下手,又很快鬆開,若無其事問:怎麼了?
蘇錦書再仔細看,發現他的手指又恢復了原樣,連她自己都不確定是不是一時眼花看錯。
她搖搖頭:沒什麼。心裡的不安卻不受控制地一步步擴大。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