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曹操大吃一驚,與宮門外厲聲叫道:「還請大將軍上車!」少頃殺聲漸止,一人伏於宮牆之上,將一物自牆內拋出,我與曹操急視之,正是大將軍的人頭。
繼而宮牆內又傳出幾句喊聲,言:「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赦免。
」我聞言大怒,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遂抽出長劍與曹操一同殺入宮內,自有公路引兵突入宮廷,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我與曹操帶兵趕至翠花樓前,正遇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人,引兵衝上,將四人剁為肉泥。
大將軍部將王匡,便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
一時之間,宮內火焰衝天。
我與曹操一路遍尋不到陛下和陳留王二人,曹操說道:「此必是張讓等人挾持了陛下,從后道走北宮而去,我等速速追上,救回陛下要緊。
」我二人遂引兵一直往北宮而去,方到半途,忽見一人持矛引著一女子而來,急視之,正是盧植與何太后二人。
盧植見了我二人,急忙道:「閹官挾持陛下與陳留王方走不遠,我救下太后,二位快引兵去救陛下。
」我與曹操急忙追趕,路過何太後身邊時,我斜視一眼,見其披頭散髮,花容失色,毫無昔日的雍容氣度,心下不由又氣又恨,若不是她,大將軍何至於死。
我與曹操引兵一路疾行,路上不時遇到同在尋找陛下的其他人馬,眾人合兵一處,又聽得有人在北邙山見到了陛下。
遂引兵疾行,其時已是五更,眾人再行不到三里,忽見前方出現數人,急視之,見正是陛下與陳留王,身旁另有數人。
其中一人正是閔貢,手中拎一首級,正是段珪,再問之,言張讓等人已投河自盡。
眾人遂簇擁著陛下與陳留王返回京師。
袁紹本紀·第八章2020年4月12日其時已是清晨,眾臣一路奔波,腹中皆是飢餓難忍。
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前頭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飛奔而至。
我持矛驟馬立於陣前,厲聲道:「天子駕前,何人敢放肆?」綉旗影里,一將飛出,大聲道:「天子何在?」我見此人言語無禮,心下大怒,持矛直指來人罵道:「你是何人,竟敢口呼天子。
」一旁的陳留王勒馬而出,亦叱問道:「來人何人?」那將應道:「某乃西涼刺史董卓耳。
」陳留王再問:「你來護駕?還是劫駕?」董卓應道:「末將特來保駕。
」陳留王暗自鬆了口氣,道:「既來保駕,天子在此,還不下馬。
」董卓急滾鞍下馬伏於道旁,陳留王又好言撫慰了一番,這才命董卓引軍在前開路,護送陛下回京。
董卓屯兵城外,又仗著護駕有功,每日引無數鐵甲軍馬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出入宮廷,更是肆無忌憚。
鮑信來找我,言董卓必有異心,可早圖之。
我沉吟一番,道:「朝廷新定,不可輕動,且董卓護駕有功,輕易殺之,恐寒人心。
」其實我早已對董卓心生忌憚,然則其每日引軍馬入城,粗略估算下來,這幾日間,他身邊鐵騎竟達土余萬之眾。
京中雖有一眾城防軍與禁軍,然則西涼鐵騎素以驍勇善戰為名,且久在邊疆與異族作戰,若是驟然發難,只怕尚未殺了董卓,城防軍與禁軍就要被西涼軍屠戮一空。
董卓採納其婿李儒之計,將大將軍昔日的部下盡皆招入麾下,如此一來,連禁軍也被他掌握在了手中。
他又自封太尉,一時之間,威風無兩。
又於溫明圓中宴請百官,百官懼其威勢,不敢不到。
酒過數巡,董卓停酒止樂,厲聲道:「我有一言,眾官靜聽。
」又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奉宗廟社稷。
今上懦弱,不如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我欲廢帝,改立陳留王為帝,諸位意下如何?」話音剛落,一人推桉而出,大呼不可,又道:「你是何人,敢說如此妄語。
天子乃是先帝嫡子,繼位以來又無過錯,你欲行廢立之事,難道是想謀反不成?」董卓大怒,急視之,乃是并州刺史丁原。
董卓怒斥一聲,拔劍便欲斬丁原,卻見其身後一人,身長八尺,長得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一桿方天畫戟,正怒目而視董卓。
李儒在旁見勢不妙,急忙止住董卓,又好言相勸一番,於是百官皆散。
我回到府中,想起席間丁原身後那人,不由嘆道,真乃熊虎之將也,我若得此將相助,也能成不世之功。
可惜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徒呼奈何。
又命人去打探那將姓名,來人回報曰:「此人乃是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如今在丁原賬下任主簿一職。
」我聞言好不詫異,「如此熊虎之將,不讓其上陣衝鋒,反倒在賬內謀算錢糧兵器之事,真乃明珠暗投,日後丁原定受其噬。
」果不其然,翌日董卓便引軍與并州軍廝殺一場,卻不料那呂布實在驍勇,董卓賬下連折數將。
一連數日,次次皆被呂布殺得是人仰馬翻。
幸而董卓賬下有一人,乃是并州人李肅,自告奮勇前往并州軍中勸得呂布來降。
董卓大喜,贈與肅寶珠數箱,更兼赤兔馬一匹,令其前往說降。
李肅果然不負眾望,當夜便說服呂布殺了丁原,又引并州軍來降,董卓得了呂布,自此威勢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封其弟董旻為左將軍,鄂侯,呂布則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一日董卓於宮中設宴,招百官赴宴,我在府中思量,席間董卓必再起廢立之事。
此時叔父派人喚我去書房議事,到得書房,叔父屏退左右,道:「本初,我有一計,非你不可。
」最新找回4F4F4F,C〇M最新找回4F4F4F.COM最新找回4F4F4F.COM我見叔父面色凝重,問道:「叔父何計?」叔父看著我,道:「本初認為董卓其人如何?」我不假思索道:「豺狼也。
」叔父又道:「董卓在京中威權愈盛,每日里出入宮廷,肆無忌憚,更是不將天下士族放在眼裡,早晚下去,必有大禍。
我思慮再三,想得一法,你擇日離京前往冀州,憑你的威望,當可拜一太守,到時你領兵在外,董卓投鼠忌器,或可保我袁氏一族性命。
」我聞言問道:「董卓如何肯放我離京?」叔父道:「今日席間董卓必定再議廢立之事,你可假意與他起爭執,然後趁機離京,我在朝中還有一些威望,他為了籠絡我,勢必不會為難你,反會給你加官進爵,到時你便在冀州舉兵,然後謀圖發展,我在京中隨機應變,若有機會便將袁氏家眷送出京城。
」我與叔父商量一番,計議已定。
從書房出來后我又匆匆回了西院,將那美姬招來交待一番,那美姬姓劉,自從入府以來恩寵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