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 - 第十五章 熟人

趕走了日寇,城內是一片喜慶。熱鬧一如往昔。
兩人下了人力車,拐進幽靜的隆平路,這裡人行道上排著連天的樟樹。鋪天蓋地的一片綠、馬路兩旁是風格各異的屋子,一層店鋪,二層住家。他們沿著星安河走了十幾分鐘,來到“賽天然”戲班的門前。看一出《救國救民》。
兩人尋著一處落座。卻看一柳眉星目,菱嘴秀鼻的青年人目光定在孫瓴身上。這眼神看的真真切切,鏡清拿手肘捅了孫瓴兩下。
“孫冰山,那人一直盯著你瞧呢,你怎麼沒半點反應。”
孫瓴卻是也是覺著有道目光盯著自己,回頭看去,但看一青年站在大堂與後台之間的迴廊陰影里,身著夏布長衫,寬大的下擺微微飄動著,似曾相識。卻想不起是誰。
“不認識。”孫瓴滿不在乎的回答到。
“不認識怎麼盯著你瞧。”
“那我怎的知道,許是看上我了吧。”
“你就繼續貧吧。我看這人生的倒不見得比你差。人家能看上你?”
孫瓴的手往下,狠狠在鏡清大腿上捏了一把。
鏡清疼的“哎呦”的叫出了聲。跑堂的一眼望了過來,以為哪位爺有吩咐。卻看這邊兩人正經端坐,神色一絲不苟,還想是否自己聽錯了,抓了抓腦袋跑開了。
這來客漸漸多了起來,兩人也不撿雅座,就樂意往這人堆里擠。看戲班的橫幅上掛著一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天大的好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主演的關長庚素有“武生王”的美譽。擅長“長靠”“短打”,一套功夫走的精純嫻熟。引得場下陣陣叫好聲。
這“武生王”關長庚,“青衣旦”石祥官,“小生戲”王夏瑩。可是城中三大名角,凡是票友,有哪個不知哪個不曉?現下想來,剛才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瞧的,不正是王夏瑩?
兩人只見過一次面,還是在不那麼清明的場合下見著的。王夏瑩竟然還能認得出他來,倒真是意外。要說孫瓴對戲子並無偏見,只是也不是附庸風雅之人。他自然也明白,王夏瑩落入北齋手中,大體是個什麼事兒。
待一齣戲結了,鏡清直喊餓。孫瓴也尋思著去當一回饕餮之徒。卻見一粗布草鞋的跑堂漢子來報:“孫先生嗎?王老闆請你都後台一聚。”
孫瓴既然想到了人是誰,倒沒有推辭,交代了鏡清幾句,往後台走了一遭。看這屋裡就王夏瑩一人,已是上好了全白妝,細細的描了眉,塗紅,描紅,刷胭脂,描黑。正對鏡貼花黃。等著粉墨登場。
“孫先生請坐,沒想到今日竟會在此相逢。你也愛看戲?”
“說不上喜歡,這出剛好是嚴天鐸嚴先生寫的本子,就來捧捧場。”
“那……”這一個“那”字之後就沒了下文。
孫瓴等不到他的后話,自己就先開口了:“王老闆請孫某來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只是……先前沒和孫先生好好打過招呼,覺著有些失禮。”
孫瓴自然是知道王夏瑩這話不像表面這麼簡單。現在到處都在查處漢奸,他當初跟北齋那點事兒要是被捅了出來,可是不單是臭戲子、兔兒爺兩個名詞這麼簡單了。夠被人殺個一百來次。只是這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日本人都找上門來了,他不以身飼鷹。還能有什麼活命的法子?他只是尋常百姓,學戲是為了圖口溫飽,被人狎弄也只是為了求條活路。
王夏瑩款款起身,戲里戲外都是一副媚骨柔腸。垂瞼低語:“若孫先生不嫌棄,王夏瑩想好好招待孫先生一遭,不知孫先生何時方便來舍下坐坐……”
孫瓴心中一嘆,都是亂世苦命人。
“王老闆也不需吞吞吐吐,畏首畏尾。上次堂會孫某喝多了,不勝酒力。什麼都不知。只是孫某這頭不知,其他人孫某就不敢保證了,畢竟這人多口雜,孫某不才,若有什麼用的著的地方但請開口吧。”
王夏瑩眼中隱有淚光。他自小飽嘗世態炎涼。家中人多養不活,就把半大的孩子賣進了戲班。在戲班裡受盡打罵凌虐不說,就算是成了角兒,也還得費盡心思討好巴結各路老闆官吏,若是無人捧著,這角就成不了氣候。等他好不容易成了氣候,坐上了名角的交椅,卻又遇上了日本人,留著條爛命熬到日本人走了,難不成還要被其他人給作踐?
沒想孫瓴卻絲毫不佔他的便宜,反而言語懇切,出言要幫。他這一生,何嘗被人“幫”過?這有幫就要有還,他拿什麼還?更沒資格讓人幫。
王夏瑩這淚終究是沒有流下來,徒增眼波盈盈。
“王夏瑩先謝過孫先生了。”
“若無他事,孫某告辭了。”
“慢著”王夏瑩躊躇到:“孫先生留下來看出《百蝶香柴扇》吧?”
“不了,我弟弟還在外頭等著呢,怕都等餓了。謝過王老闆的美意。”說著撩起布簾出去了。王夏瑩的目光也跟著他走出門去,只覺著這人的心不似面上這般冷。
這後來還確實是有人找過王夏瑩的麻煩,估摸著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盆髒水從頭潑到腳。說來說去還是那幾句老話沒個新詞。疑似他投靠日本人,和日本人過於親密之類的。孫瓴替王夏瑩辯駁了幾句。
“大敵當前,你們一句話都不說,現下日本人走了,你們反而跳出來抓著沒事的人不放,要我看秋後算賬也不是這麼個演算法。王老闆被請去唱堂會也是正常之事。再者說每日都有十餘人作陪,按你的說法,這十餘人,包括孫某在內。都和日本人交往過密不成?”
這來人聽孫主任說話,自然不好再說些什麼。這久而久之,也不再去尋王夏瑩麻煩了。
這其中最恨孫瓴的,當屬是黃陣英黃老闆。他追求王夏瑩已久,卻不得佳人青眼。好不容易尋著個敲竹杠的機會,又被孫瓴給攪了。只是這孫瓴卻是得罪不起,家業大,根基深,最難得的是林森主席對他讚許有嘉。橫豎是拿他沒轍。
在孫瓴這頭,這只是舉手之勞,更是同被日本人欺壓的惺惺相惜。王夏瑩卻沒想到,自己這一生,竟還能遇著個“好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