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豪邁悲壯的樂聲奏響,大慈恩寺內外肅立的邊軍將士同聲而唱,聲音低沉,卻雄壯有力,直入人心。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這是《國殤》?屈子的《國殤》!」周尚文出身將門,自幼讀書習武,對這首千年前三閭大夫的輓詩並不陌生。
丁壽默默點頭,隨著歌聲輕輕和唱:「……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首身離兮心不懲,終剛強兮不可凌……」周尚文望著祭壇上一個個靈牌,在悲壯低沉的歌聲中,他彷彿又置身沙丘,依稀又見到那些大好男兒放聲狂吼,義無反顧沖向韃子們的雄健身影!! 「部堂,弟兄們,魂兮歸來——」一聲撕心裂肺的吼叫,這個披創土七處,丟了半條性命也未吭過一聲的關西大漢,瞬間淚流滿面。
申居敬等數百將士同樣跪在靈前,在歌聲中抱頭痛哭,既悲同袍之死,又恨 自己偷生,一個個涕泗橫流,渾如淚人,本該莊嚴肅穆的超度法會,一時竟被哭聲掩蓋。
「老張,孟繼祖那廝真是命好,傷手后除了軍籍,丁大人開恩,除了按例免賦三年,前番首級計功所得犒賞也從優發放,你那妹子跟他吃不了苦……」申居敬對著一方靈位,絮絮叨叨,猶如瘋魔:「此番沙丘一戰,又有不少弟兄下去陪你,哈哈,入娘的你那裡是越來越熱鬧啦,別著急,老子這顆人頭只是暫寄在脖子上,早晚下去尋你,你們這幫賊廝鳥可別欺負俺這新來乍到的,哈哈……」許多兵士也如申居敬一般,又哭又笑,哭聲,笑聲,混合著香壇內眾僧的梵唄聲,交錯混雜,恍如一場鬧劇。
卻無一人發笑。
陝西三邊四鎮,久戰之地,大明立國百餘年,韃虜屢屢犯邊,飽受戰火摧殘,離亂之苦,便是關中腹地,衛所兵士何嘗不要輪班戍邊,保家衛國,在場百姓哪家免得親朋舊友,故交鄰里,喋血沙場,拋屍邊塞! 邊軍廝殺之慘烈,風刀霜劍之摧殘,鐵蹄破關之驚顫,小橋流水的江南兒女或許不清楚,三秦父老卻感同身受,許多人低首合什,隨著眾僧一同默誦經文,連那些市井無賴,此時也收了歪念,展現出平時少有的安靜鄭重。
武將群中,戴欽潸然自責,多少回沙場決死,多少部屬將士喪生槍林箭雨之中,自己怎地從未想過為他們延請高僧,超度亡靈,而是更關注於那些所謂同僚升遷,將門榮辱,難道自己從軍的本心已然變了? 捫心自問,戴欽望向祭壇前的丁壽,眼神複雜,初時出兵平亂懾之於威,不願與其親近是鄙薄其人,前倨後恭是畏其狠厲,直到此時,對其又多了幾分說不明的欽佩感激……安惟學、曲銳等文臣面露戚容,看著一個個真情流露的粗直軍漢,耳聽蕩氣迴腸的雄邁歌聲,平生第一次對往日里揮毫潑墨、吟風弄月的名士風範,生出了幾分無病啤吟的羞恥愧慚! 香壇內,少林慧仁正襟端坐,與各寺僧眾一般垂眉閉目,虔心儘力地頌念著往生經咒……大雁塔頂,閃出一個坦胸露乳的高大身形,正是爛柯山後便不見蹤影的惡僧慧慶,此時他兇相盡斂,俯視塔下法會眾生,寶相莊嚴:「滾滾狼煙洗塵沙,幾人流落幾歸家。
梵唄聲中降花雨,知是蓮花是血花……」************京師,劉瑾府。
「才汝栗便這麼死了……」劉瑾將題本隨手一丟,不見喜怒。
堂下束手而立的兵部尚書劉宇愁眉不展,躊躇言道:「丁帥上表請罪,公公看該如何處置?」「請罪?請什麼罪!」劉瑾花白眉毛向上微微一挑,劉宇不禁身子一抖。
「才汝栗輕敵冒進,自取其禍,與壽哥兒有什麼相王,那孩子年紀小不曉得厲害輕重,無端往自己身上攬過,你劉至大可活了一大把年紀,還用咱家教你怎麼做事么!」「公公說的是,下官糊塗,緹帥頂風冒雪,平亂禦侮,解百姓疾苦,昭天子威德,實乃大功於國,兵部當如實具本,奏明皇上。
」劉宇擦擦額頭汗水,猶豫不決道:「那個曹雄如何處斷,還請公公示下。
」劉瑾斜倚在羅漢榻上,眄著劉宇不說話,劉宇不知又何處得罪了劉太監,冷汗止不住地順著額頭鬢角淌下。
「至大兄,你乃堂堂兵部掌印,何須事事都煩勞劉公,那曹雄此番也算薄有微勞,功過相抵也就罷了,何必再多做糾纏。
」吏部尚書許進一旁悠悠然道。
豬腦子!劉宇後悔得想狠抽自己一嘴巴,劉瑾擺明想將才寬陣亡這件事大事化小,遮掩過去,再執著曹雄罪過,不是打他的老臉么,自己也是被二品大員戰死沙場的事給驚嚇到了,未想到這一層,白讓許季升那老兒撿了笑話。
「下官愚鈍,公公恕罪。
」劉宇只能乖乖認錯。
「知道了便去辦吧,壽哥兒前些日子送來的奏本,萬歲爺已御覽了,沒什麼變化,內閣會有條旨出來,吏、兵二部照旨行文就是。
」劉瑾緩緩說道。
#最#新#網#址# bz2021.ㄈòМ二人俯首稱是,劉瑾又道:「西北偏遠,有個大事小情的,一來二去傳到京城,黃花菜怕都涼了,陝西那邊一些部務所轄的事不妨就讓壽哥兒看著辦吧,待到回京再補上文書手續,你們倆也樂得幾天清閑。
」您老王脆讓我們脫了官袍讓丁南山來當這個尚書好了,大明朝有這麼辦事的嘛,還來個事後找補! 兩位部堂千般委屈,萬個不服,異口同聲道:「一切遵照劉公吩咐。
」劉瑾點頭,對二人的態度還算滿意,掩嘴打了個哈欠。
劉宇會意,「公公安歇,下官告退。
」許進卻有些沒眼色,「吏部還有一事要請教公公。
」「哦?什麼事,說吧。
」劉瑾微微動了下身子,身側的白少川快步上前,將一個引枕墊在劉瑾身下,使他躺靠得更加舒適。
「宣府巡撫劉璟奉調入京為刑部右侍郎,右副都御使朱恩改撫宣府,他原本的操江提督一職便空缺下來……」「你有人要舉薦?」劉瑾直入正題。
許進一笑,並不隱瞞,「不瞞公公,確有一人。
」「誰?」「西安咸寧人,雍泰雍世隆。
」許進道。
「雍泰?」劉瑾默默重複了幾遍,對這人只有些模糊印象,「似乎先皇時便褫奪為民了?」「公公記得沒錯,下官還聽聞那雍世隆與季升兄素來相善,不知是否空穴來風?」劉宇搶聲道。
「老夫與雍泰有舊不假,可老夫內舉不避親,舉薦雍泰只因此人不群不黨。
」狠狠瞪了劉宇一眼,許進面有悻色,「新朝改元,便有科道言官舉薦雍世隆有敢死之節,克亂之才,吏部馬負圖曾有意用其提督操江,雍泰不為所動,堅辭不赴。
」聽說不是馬文升的人,劉瑾微有意動,許進趁勢道:「雍世隆為官之時為民謀利,打壓豪強,如今公公新法正是用人之際,恰好可為您所用啊。
」「其人品性如何?」「公公鄉黨,自然關中豪傑,人中俊彥。
」許進不失時機恭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