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退下,劉瑾從榻上坐起,懶懶伸了個腰,「這些官兒沒一個讓咱家省心的,壽哥兒也是,走到那裡都要攪個天翻地覆,整個一惹禍精!」「丁兄孤懸西北,處境也殊為不易。
」白少川為劉瑾取了手爐,又道:「何況他蒙您老知遇提攜,自然也想多盡些心力。
」劉瑾一聲冷哼,「你也不用替他說好話,那小子就是不曉輕重,兵凶戰危,還偏偏什麼事都要參上一腳,無端讓人給他操心。
」白少川聽出劉瑾話中關切之意多過責怪,也垂首不再多言。
劉瑾思忖一番,道:「你說的也沒錯,陝西那地方讓楊一清經營多年,盤根錯節,讓壽哥兒砍幾斧頭鬆鬆也好,他提到那個什麼快意堂……刀聖?哼,這年頭真是什麼人都可閉門稱聖了……」「蕭逸軒等人名號是武林同道昔年所贈,他本人並未以此自居,況且蕭別情為人素有俠名……」「這些江湖中人自命不凡,以俠義之名行亂法之事,動輒快意恩仇,將朝廷王法置於何地!」劉瑾對武林中人好感缺缺。
「丁兄信中不是說……」白少川暗中觀察劉瑾臉色,「依公公之意呢?」「咱家覺得壽哥兒的主意挺好,可還缺了點兒意思,」劉瑾撫著皺巴巴的下頜,嘿嘿一笑,「陛下有陣子不練字了……」「公公……」白少川欲言又止。
劉瑾驀然回首:「小川,去把那惹禍的小子帶回來,一走又是幾個月,咱家真有點想他了!」************西安府。
「才寬輕率,遠涉貪功,然亦赤心為國,所司具祭葬,贈太子少保,謚襄愍,賜祭三壇,有司歸其喪為營葬事,蔭其子為錦衣衛百戶……」不足一月,司禮太監張雄去而復返,啞著嗓子在堂上宣讀旨意。
「陝西總兵曹雄曾諫阻未果,今又獲功,恩旨宥之,務當盡心竭力報國為要……」跪在堂下的曹雄驚喜萬分,伏地不起。
丁壽眉峰一皺,直要躍起搶過聖旨細看,白少川輕輕咳了一聲,丁壽才驚覺眾人前要給小皇帝的旨意留點面子,強捺性子繼續跪聽。
「巡撫寧夏右僉都御史劉憲法令欠嚴,邊儲虧折數多,其人雖瘐斃於獄,仍責家產償納,陝西布政使安惟學清心秉正,升右副都御使巡撫寧夏,按察使曲銳剛直不阿,遷布政使,西安知府馬炳然安撫百姓,忠心體國,擢山東布政……」安惟學等人喜上眉梢。
「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佩征西將軍印、鎮守寧夏總兵官李祥年老疾多,朝廷體恤老臣,准其謝事;協守延綏副總兵姜漢熟悉軍務,士卒咸服,升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寧夏;分守延綏東路參將戴欽文武兼資,平亂有功,充副總兵鎮守山西兼提督代州三關……」戴欽驚訝自不必說,他的官位雖未變動,可山西鎮並無總兵之設(嘉靖二土年改設),副總兵便是一方鎮守,他儼然已成一方大員;從延綏被傳訊喚來的姜漢心裡更是樂開了花,戴欽好歹還曾吃苦受累的帶兵作戰,他只是坐在家裡讓兒子出去轉了一圈,便成了一鎮總兵,這便宜事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啊,姜總兵打定主意,丁壽這條粗腿是抱定了。
「錦衣衛都指揮使丁壽,代天巡狩,體察民情,整飭邊務吏治,屢建奇勛,回朝另作封賞。
欽此!」好不容易等張雄宣完旨意,丁壽蹭的一下蹦了起來,拿起聖旨上看下看,橫看豎看,仔仔細細篩了一遍。
「張公公一路辛苦,酒宴已備,請容我等為公公接風洗塵。
」「公公為國宣勞,鞍馬困頓,我等感激不盡。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眾文武官員已將張雄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口也不停,張雄一臉風霜,應接不暇。
「諸位大人,一應官職任免都是由緹帥保薦,劉老公批紅,蒙聖上恩准,咱家不過是腿腳辛苦,萬萬不敢居功。
」「謝過緹帥……」「你們的事待會子再說。
」丁壽一把將張雄給拽了過來,拉到僻靜處,揚著手中旨意道:「這便完了?」張雄一愣,「啊?哦,劉公公交待,陝西地方上的其他大事小情,將吏任免,只要不改成法,緹帥酌情去辦就是了。
」「沒說這個,」丁壽瞥了眼那邊歡天喜地慶幸不已的曹雄,低聲道:「那姓曹的這便沒事了?」「這個么……」張雄眨巴眨巴眼睛,吞吞吐吐道:「聽聞曹雄轉投劉公公門下,還送了一份厚禮……」「不是錢多錢少的事,喪帥陷師,如不從重處置,還有天理王法么!」丁壽揮舞著手中聖旨,頗有點張牙舞爪的意思。
張雄眼瞅著聖旨在丁壽手裡變得皺皺巴巴,心都快跳出來了,「丁大人,您慎重,這可是大不敬啊!」「去他娘的大不……」此時的丁二已經口不擇言。
「丁兄,許久未見,你我覓地敘舊如何?」白少川突然插言。
「老子沒空!」丁壽氣正不順。
「我在等你。
」說來也怪,白少川語氣平靜,不起絲毫波瀾,怒火中燒的丁壽卻無法再次拒絕,憤憤將聖旨往張雄懷裡一塞,大步走了出去。
************臨近年關,長安街面更加繁華,到處都是採買年貨的關中百姓,面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尋常百姓便是如此,不管往日如何勞碌辛苦,只要家有餘糧,一家人團團圓圓過個好年,一年的不順遂便可全部揭過,故所謂知足常樂。
」白少川白衣狐裘,在街上款步前行,好似雪地里一株寒梅般秀逸超群,在熙攘人群中宛如鶴立雞群,引得旁人側目。
與他並肩而行的那隻「雞」則別彆扭扭,渾身上下不自在,秦人豪爽直率,連婦人也少了江南女子的含蓄婉約,一個個火辣辣的目光中毫不掩飾的愛慕之情,讓被視作無物的丁壽情何以堪,只得自我安慰:這些婆姨莫見過世面,見個小白臉便識不得真漢子! 「這不是知不知足,而是是非公道,若是非不分,公道不存,朝廷何以施政統兵!」丁壽擺出一副兇相,惡狠狠地回瞪一個痴痴望著白少川的年輕婦人。
「劉公公讓我帶句話給丁兄。
」那婦人似乎並未被丁壽兇相所嚇,反被白少川略微頷首致意弄得滿臉羞紅,捂著嘴偷笑而去,讓丁壽好生後悔今日沒有穿官服出門。
「什麼話?」「一句俗諺: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鼠。
」「啊?」丁壽麵露不解。
「楊一清致仕歸家,這次三邊翻出的舊事足夠他焦頭爛額,雖有張尚質在劉公面前為他求情,未有下獄問罪,罰米輸邊卻在所難免,如今他自顧不暇,這棵大樹倒了,原來樹上面那些猢猻定要另尋一棵遮風擋雨。
」「劉公公看上楊一清手下那些猴子?」丁壽搖頭,不以為意道:「這些猢猻們良莠不齊,還各有山頭,想收攏他們可不容易。
」輕吁出一口白氣,白少川微笑道:「所以劉公公才早早布置,以才寬總制三邊,與公公素來相近的曹元巡撫陝西,將延綏曹鳳調職都察院,寧夏劉憲升任留都司寇,讓這些猴子失了頭領,終日惶惶,最好再有人殺雞儆猴,那些猴子因懼生亂,更會急尋保命大樹。
」「所以劉公公遣我出來是為了找幾隻雞殺給那些猴子看?」「差不多吧,不過劉憲死在獄中卻非公公所想,畢竟一任封疆大吏,做得太操切恐會讓那些小猴子唇亡齒寒,生出敵愾之心。
」「劉憲之死可與我沒有絲毫關係。
」丁壽立即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