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人中文徵明才名最著,自然又是攛掇他作開篇,文徵明對這事卻沒什麼興趣,禮貌微笑,“吳門有語:黃家二龍,王氏雙璧,皇甫四傑,鳳毛鸞翼,同學莫敢仰視。
今二龍在此,文璧怎敢獻醜。
” “徵明兄此言是要愧煞小弟。
” 二黃匆忙站起,連道不敢在前輩前賣弄詩文,一席人分成幾撥,有慫恿二黃一展詩才的,有勸文徵明當仁不讓的,還有幾個咧嘴傻笑看熱鬧的。
“諸君爭論不休,可否由在下做這引玉之磚。
”一個清脆聲音突然從旁席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名方巾青衫的俊俏公子,手搖一柄梅鹿竹的繭紙薄面摺扇,清雅文秀,笑意盈盈。
二黃中黃省曾最好交友,儘管眼前這人唐突插言,他也不以為意,拱手施禮道:“少兄若有閑情雅興,自無不可,我等洗耳恭聽。
” 少年公子摺扇輕搖,並不入座,曼聲吟道:“不戴儒冠不誤身,不識文字不昧心。
畫蛇何必添蛇腳,漁樵耕后更無人。
” 四句吟罷,眾人面面相覷,黃魯曾拍案而起,怒喝道:“你可是說我等讀書種子皆是畫蛇添足的無用之人?!” “不錯。
” 對方回答王脆明白,更讓黃魯曾怒火中燒,“你……你……你……”氣得話也說不全,只連說了三個‘你’字。
“你什麼你,你說說你們有什麼用?”少年摺扇一合,虛指著席間眾人,“天下四民,士農工商,農者辛勤務本,供養天下;工匠持以恆心,精益求精;商旅奔走通衢,利己便人,於國於民,皆有補益,爾等貴為四民之首,不研聖人之學,不思濟世安民之道,只在平康巷裡紅溫翠潤,大放厥詞,豈不可笑!” 一把扇子將席上眾人點了個遍,連緘默沉靜的文徵明也未放過。
“如足下所言,我等書生皆無用之人?”文徵明性情恬淡,此時仍不慍不惱。
“書生可以有,狂生大可無謂,貪口腹之慾,聽靡靡之音,目迷五色,狂語妄言,實無一用。
” “吾等薄有家財,非偷非搶,光明正大,排筵宴,饗賓客,千金買笑,名士風流,又有何錯?”黃省曾不服氣道。
“《尚書》云: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爾等埋首故紙,未曾眼見田間起一撥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養成一身輕薄,視萬般為下品,貪圖逸樂,安識世間余務!” “坐而論道,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匡扶正氣,乃士子本分,若只蠅營狗苟,顧眼前小利,舍天下大義,我輩讀書又有何用!”平復心情的黃魯曾沉聲喝道。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文正公之言是告誡世人不忘國之安危,與放翁‘位卑未敢忘憂國’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並非讓我等憑空臆測,人云亦云,胡亂貶損他人。
” 少年握緊摺扇,憤憤不平,“在下祖籍河東,據鄉人來信,緹帥丁壽在山西境內昭冤獄,查貪官,平逆謀,百姓額手稱慶,怎到了諸位口中便成了吉網羅鉗,陷害無辜!”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待諸君有朝一日在其位,謀其政,政清人和,巍巍蕩蕩,再來指摘別人不遲。
” 眾人面面相覷,才知道這位爺因為什麼蹦出來,沒想到遠在陪都,還有丁南山的忠實擁躉。
“告辭。
”這少年懟完就走,留下了一桌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的秀才相公。
文徵明年歲最長,經歷的多了,心境自不易受激,安撫地拍拍年紀最小的黃省曾肩膀,“孺子任情之言,勉之不必介懷。
” “徵明兄,小弟亦覺他說得有道理。
”黃省曾眉頭舒展,回首笑道。
***月掛東山,繁星滿天。
辭了酒宴的文徵明孤立桃葉渡口,清風徐來,波聲隱隱,一艘畫舫孤零零地停在河心,不聞絲弦旖旎,反有哀怨笛聲響起,似喁喁細語,訴離別苦情。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不想秦淮河上亦有人與文某心曲相通,文徵明啞然失笑。
“曲欄風露夜醒然,彩月西流萬樹煙。
人語漸微孤笛起,玉郎何處擁嬋娟?”文徵明悵然喟嘆,“子畏,你安好否?” ***畫舫之內。
竹笛離唇,唐一仙幽幽一嘆,輕聲道:“茂弟,你三哥孤身在太原應考,身邊也無人照拂,不知過得怎樣了?” 無人應聲,唐一仙詫異地扭轉螓首,但見一襲青衫男裝的王茂弟伏在艙內曲腳書案上奮筆疾書,不知寫些什麼。
王茂弟櫻唇緊抿,力透紙背,白玉般光潔的額頭滲出了一層細汗,寫得很是專註,連唐一仙走到身後也不知曉。
“寫的什麼?”一隻玉手突然伸出,將筆下紙箋忽地抽走。
王茂弟瞬間花容失色,“一仙姐姐,快還我。
” 唐一仙閃身便飄移數尺,王茂弟如何奪得回,急得秀足緊跺,雪白玉頰上騰起兩團珊瑚般的紅暈。
“待我看看。
”唐一仙笑著展開紙箋,蛾眉輕蹙,帶著幾分不通道:“這是你寫的?” 王茂弟的書法向來娟秀筆挺,工整清爽,這紙箋上的字卻是橫七豎八,堆堆疊疊成了一團,可見她寫時心境亂到何種地步。
唐一仙極力辨認,才看出上面寫的翻來覆去都是一句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蘇州城外,桃花塢。
數畝桃林環繞著一片幽雅別院。
此間主人唐寅上下打量著一位不速之客,“桃花庵久不見外客,尊駕登門,所為何來?” “不才劉養正,奉寧王之命,拜會桃花庵主。
”劉養正含笑施禮。
“在下與寧王素無瓜葛,拜會一說,從何而起。
” “先生詩書畫三絕,名動學林,王爺早有耳聞,我家王妃更是久慕先生才學,只恨緣慳一面,故命不才備下束脩之禮,延聘先生至南昌百花洲,任王妃書畫教習,先生雅達,必不辜負王妃殷殷盼望,孺慕之情。
” 劉養正長揖到地,唇角微勾,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意。
註:1、在大明朝建生祠從來就不是罪過,只要地方向朝廷請表,獲得批准便可建祠受祭,也算朝廷勉勵臣子的一種手段,遍觀明朝歷史和各地方志,建生祠者不絕於書,心疼九千歲一秒。
2、錦衣衛王什麼活主要看皇帝怎麼安排,不一定光是抄家拿人,歷史上昌佐是守備偏頭關,實錄里因為斬獲韃虜受賞的錦衣衛也不是沒有。
2019年12月18日第三百九土四章·西安城中論勝負西安城郊,旗幡招展,傘蓋雲集,身著號衣的鼓吹樂手與當地軍卒隊伍分列兩邊,氣勢煊赫,周邊百姓不曉得要來什麼大人物,畏懼不已,紛紛繞道進城。
當先的紅羅鑲邊罩傘下,幾名盤領烏紗的紅袍官員聚在一處,喁喁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