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大點聲,沒吃飯啊!” “沒……沒什麼,”蘇淮急忙掩飾,堆笑道:“我說來的是錦衣衛的丁大人……” “啊!?”一秤金本就蒼白的面頰上丁點兒血色都沒了,後庭的痛感更為強烈,整個人迅速縮向床內,一隻手更不禁掩住臀后,顫聲道:“就……就說我不在!” 蘇淮應了一聲,才要轉身,一秤金又叫道:“等等!” “那位爺是擋不住的,你先拖延一下,我出去躲一躲。
”在蘇淮驚訝的目光中,好似病西施般卧床不起的一秤金翻身下榻,麻利地推開了牆上窗子。
一秤金還沒來得及翻出窗外,只聽一個熟悉憊懶的聲音自后響起,“蘇媽媽,有客不來相迎,反急著跳窗去哪兒啊?” “屋內稷氣鬱濁,奴家想著開窗透氣,好接丁爺您的大駕啊!”一秤金回身時臉上已強擠出幾分媚態。
丁壽立在門邊,仍是一臉招牌的壞笑,“彼此都是熟人了,不必客套,窗戶還是關上吧,影響咱們敘舊的興緻。
” 扭頭看看窗戶,再瞧瞧抱臂倚門一副貓兒戲鼠神情的丁壽,一秤金渾身發軟,也不顧蘇淮在側,直接跪地哭求道:“丁大人您開開恩吧,奴家實在是頂不住您老那般折騰了,這幾日奴連飯食都不敢進,生怕夾不住出起丑來,您可憐可憐奴吧……” “這怎麼話說的,爺把你女兒帶過來,想讓你娘倆無事敘敘離別之情,本是一番好意,你想哪兒去了!”丁壽一臉無辜地進了屋子,讓出了背後女子形貌。
“雪丫頭?!”看清來人,一秤金更是欲哭無淚,這怎麼還真來退貨啦!! ************雅軒雖小,卻富貴堂皇,粉壁上掛了兩幅山水字畫,為這風月之所添了一層墨韻,兩側是一溜六扇雕花格門,靠東一側擺著一張條案,案頭設著瓔珞花瓶香爐等什物。
丁壽尋了一把烏木搖椅坐下,在那裡搖搖晃晃優哉游哉,對著房中木然佇立的雪裡梅笑道:“故地重遊,有何感慨啊?” 雪裡梅只道丁壽有意羞辱,淡淡道:“奴婢生於斯,長於斯,司空見慣,無甚感慨,只是覺得有些奇怪。
” “奇怪什麼?”丁壽繼續晃悠。
雪裡梅聞聽外間絲竹弦管隱隱傳來的靡靡之音,蹙眉道:“憑老爺身份地位,何不單尋一處樓閣作樂,豈不遠比此處幽靜寬綽?” 丁壽呵呵一樂,“那你為何不問我緣何帶你來此?” 雪裡梅平靜道:“難不成因奴婢惹惱家主,故而又被發賣回來?” “扯淡,俗話說寧可娶婊為妻,不娶妻為婊,你雖在府中沒個名分,但好歹也算爺的人了,二爺還沒那般心大,給自己尋許多襟兄弟來。
”丁壽停了搖椅,凝望雪裡梅,神色不屑,“爺還不是為了你那樁煩心事……” “我?楊公子!”雪裡梅立時會意,難掩心頭狂喜,激動道:“他在這裡?” “如今還不在,你那楊用修如今對爺我是避之若浼,當街見了面怕都要繞著走,爺就是有心成全你們會面,恐也是自取其辱,”丁二爺倒還有自知之明,重新倒在椅上,無奈望天道:“所以爺不得不使用些迂迴手段,誒,為了兌你這丫頭一句諾言,爺可是挖空了心思……” 雪裡梅無心聽丁壽抱屈表功,急聲問道:“楊公子現在何處?何時能來?” 丁壽皺皺眉,“姑娘便是急不可耐紅杏出牆,也勞煩收斂些情緒,再略微考慮下丁某心境。
” 雪裡梅面龐微紅,一想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兒即刻便可見面,對丁壽譏誚之言充耳不聞,盈盈拜倒道:“奴婢謝老爺成全,今日之後定當履諾,全心服侍。
” “這還像句人話,”丁壽正要再調笑幾句,突然神色一變,往東間一指,笑道:“噤聲,人來了……” 雪裡梅立時側耳傾聽,果然聽得隔壁門聲響動,隨即一個略帶川音的笑聲道:“用修,多次燕集不至,今日你可要自罰三杯才是。
” 另一個清朗聲音笑道:“莫說三杯,便是三土杯,只要維新兄滿意,小弟敢不捨命相陪。
” 雖未見得人面,但檀郎音容笑貌,無不早已烙刻心頭,雪裡梅心潮如涌,頓難抑制,舉步就要飛奔而出。
丁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皓腕,低聲道:“今日是我請託劉維新,才將楊用修誆來,你這般冒失出去,豈不讓他坐蠟,害爺失了朋友之義!” “那……你說如何是好?”雪裡梅淚眼婆娑,哀切切道。
“待他二人一會兒散了酒席,你出門就當偶遇,也算遮得過去。
”丁壽道。
“這……”雪裡梅凝眸格扇,戀戀不捨,心上人近在咫尺,她真是一刻也不願多等。
“人就在眼前,你還怕他飛了不成!”二爺還真看不出楊慎哪裡出彩,把女人迷成這樣。
見丁壽即將著惱,雪裡梅屬實擔心這二杆子當真發起火來,來個一拍兩散,勉為其難點頭應允。
痴痴前行了幾步,雪裡梅側臉貼在隔扇邊上,人雖暫不得見,能多貼近楊郎幾分,也是好的。
那邊廂推杯換盞,已飲了數巡,劉鶴年揶揄道:“我等數次邀約,用修皆推脫不至,今日枉駕就席,愚兄先行謝過了。
” “維新兄真是愧煞小弟,弟只是不願與那丁南山晤面,並非有意怠慢諸位兄長,在此告罪。
” “哦?南山兄自與我等相識起,禮數周到,從不自衿身份,極盡朋友之義,用修心中芥蒂卻從何說起?” “朋友之情,小義也,那丁南山是非不分,充作閹黨之爪牙,蠱惑君王,營建豹房宮室,甚還……”楊慎愈說愈怒。
“用修,吃酒。
”劉鶴年張皇打斷,心虛地瞥向一旁板壁,暗暗心焦那替丁壽轉送新婚賀禮之事,實不知該從何提起。
“常言小登科后大登科,用修今日喜納新人,來日金榜題名,可勿要忘了嫂夫人的功勞哦。
”劉鶴年見機甚快,念頭只是一轉,就重新扯起話頭。
“借維新兄吉言。
” 劉鶴年笑道:“嫂夫人出身書香門第,詩禮世家,這人品學識,定是極為出挑的了?” 這也非劉鶴年違心奉承,楊慎之妻王氏雖是世襲土官之後,但龍州土官不同別處,祖上非但是漢人,且還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南宋末年,朝廷內憂外患,大廈將傾,揚州府興化縣人王行儉,進士及第,受朝廷派遣遠赴四川出任龍安府判官,因在任內開疆拓土,興學化夷,創建城垣有功,被朝廷冊封為龍安府三寨長官司長官,轄制境內少數族人,准許其子孫後代世襲,由此舉家遷徙,落地生根,約四土年後,進士出身的山西薛嚴守龍州城有功,朝廷又賜其為龍州世襲土知州,從此開啟了薛、王兩家綿延數百年的土司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