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騎消息靈通,丁大人怎連得罪了哪個也不知曉?”翠蝶走至丁壽身側,悠悠然道。
二爺就是得罪的人太多了,丁壽眨眨眼睛,“又是壽寧侯兄弟?” 翠蝶搖頭,“二位侯爺屢屢碰壁,總該長些記性。
” “那是王守溪?”王鏊畢竟喪了個門生,雖經朱厚照說和,難免不會仍有芥蒂,保不齊動用這門遠親關係,來給二爺使絆子。
王宮人再度搖首,“王閣老愛惜羽毛,還不屑用此手段。
” “我的好姐姐,您就別再讓我猜了,快告訴我吧,總不好讓我莫名其妙地遭人算計吧。
”丁壽打了個躬哀求道。
丁壽半真半假,說得可憐,王翠蝶莞爾一笑,向東邊一指道:“是坤寧宮裡那位。
” “皇后?”丁壽莫名其妙,自己何時得罪了這位六宮之主,三番兩次與己作對,氣惱道:“我又未曾得罪她,老揪著我作甚?” “具體情由我也不知,不過宮中傳聞大婚之後陛下甚少涉足坤寧宮,許是覺得你終日與陛下伴在一起,才累得萬歲無暇分神他顧吧。
”王翠蝶猜測道。
“簡直是無須之禍,她沒能耐留住老公,憑什麼將罪過算到我的頭上!”遭了無妄之災的丁壽氣得跳腳。
“深宮內苑隔牆有耳,大人還請慎言。
”王翠蝶看看左右,低聲提醒。
丁壽吁了口氣,緩緩點頭,向殿內望了一眼,“興王家那丫頭何時與太後走得這般近了?” “前段時日榮王爺引進宮的,太后初見便對郡主異常喜愛,或是從她身上看到了太康公主的影子。
” “聞聽太康公主四歲早薨,若是長到今日,也該和小郡主差不多年歲,難怪太后愛屋及烏……”丁壽無奈搖頭,有了這麼座靠山,那丫頭怕是又會尋二爺麻煩。
王翠蝶幽幽一嘆,垂首道:“太後身處禁宮,雖看著高高在上,實則也寂寞得很,有人常伴膝前驅驅煩悶,也是好的。
” 看著眼前宮人溫婉體貼的嬌麗容顏,丁壽忍不住心中一動,一把牽住柔軟玉手,調笑道:“那姐姐長居深宮,可也是寂寞堪憐?” 王翠蝶不想他在宮門前就敢如此放肆,羞紅了臉,慌張道:“快放手,小心讓人看見。
” “姐姐適才不是看過了,哪裡有人。
”看著佳人白裡透紅的臉龐,丁壽的小心思更不安分了,哪肯輕易放手。
“大人,您老也在啊!”背後一個諂媚的聲音突然呼道。
翠蝶趁機抽出手去,匆匆背轉身進了殿內。
媽的!丁壽低聲咒罵了一句,回過身來,只見台基下一行人正逐漸走上來,領頭一個正是教坊司的左司樂臧賢。
有玉石欄杆遮擋,臧賢並沒看見丁壽勾當,湊上前套著近乎道:“小人和大人真是有緣,每逢御前獻藝總能有幸遇見大人。
” 還有臉提這個,要不是你們沒事玩什麼以戲諷諫,二爺何至於多出那許多麻煩事來,丁壽想想就來氣,看臧賢身後眾人都著卍字頂巾,系燈線褡膊,瞧打扮都是教坊司樂藝,其中一個身材矮小的,方頭圓臉,看著更是眼熟。
“那日御前演戲你也在,可是演‘嬖奚’的那個?” “大人您好眼力,就是他,這小子名喚晉良,由江西選拔輸京的樂戶,也是吹拉彈唱無所不精的主兒。
”臧賢挑著拇指誇讚道。
合著還是二爺出主意招來的,丁壽嘿嘿一笑,勾手指示意臧賢上前,待那張肥臉湊近后抬手賞了他一個耳帖子。
丁壽沒用多大力氣,臧賢卻被打蒙了,屬實不知何處得罪了這位爺,捂著臉喏喏道:“大人……” “教你長點記性,以後演戲再諷諫最好提前知會爺一聲,聽懂了么?”丁壽冷聲道。
“小人明白。
”臧賢連連點頭。
丁壽拂袖而去,臧賢揉著自己的大臉盤子,轉頭對一眾樂工喊道:“胡看什麼?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要是待會兒在太后駕前出了差池,老子拆了你們的骨頭!” 無辜被遷怒的樂工們被訓得不敢抬頭,魚貫而入進了大殿。
“臧大哥沒事吧?那丁大人為何打你?”晉良與臧賢素有交情,湊上來關切問候。
“誰他娘知道,讓我給那些窮酸添堵的是他,轉回頭又嫌我多事了,呸!”臧賢狠狠啐了一口。
“大哥您現在出入內府,也是皇爺爺駕前的紅人,他這麼隨意打罵,實在太不給你面子了!”晉良道。
“得了吧兄弟,咱這出身微賤的,和人家比不了。
”臧賢揉了揉有些熱燙的臉頰,認命地嘆了口氣。
“大哥就是愛輕賤自己,我們王爺可是相當看重您的。
”晉良張望左右無人,鬼鬼祟祟地低聲說道。
臧賢的腰板立時挺起了幾分,“嗯,承蒙寧王爺看得起,今後有什麼吩咐儘管說就是。
” “哎喲,眼下還真有一樁事要麻煩大哥。
” 臧賢不想晉良給個杆子就往上爬,適才大話已經說了出去,現往回收已然來不及,只好嗯啊幾聲,不情不願道:“什麼事說吧。
” “王爺打點朝中關係,花費可是不小,那銀子存到銀號太惹人注目,想先寄存到大哥府上。
” “就這事?”臧賢沒想到事情這般簡單。
“就這個,哦,”晉良彷彿才想起什麼來,“勞煩大哥幫忙,王爺心裡也是過意不去,另有五千兩銀子當作謝儀。
” “哎喲,王爺實在太客氣了,舉手之勞,什麼謝不謝的。
”這般容易就五千兩進賬,臧賢眉花眼笑。
“大哥安心收著就是,今後少不得有麻煩您的地方。
”晉良笑道。
“好說好說,王爺但有所命,臧某人無不奉行。
”臧賢信誓旦旦。
臧大哥,話不要說得太早喲,晉良唇角不易覺察地泛起一絲冷笑。
第四百八土八章 開遊園替女招婿託人情代母請旌兵部。
“恭迎部堂。
”楊廷儀躬身向進門的尚書劉宇行了一禮。
劉宇一聲不吭,大步走到自己的公案后,一入座便將整個身子向後重重一靠,閉目不言。
見上司面色不豫,楊廷儀揮揮手,讓其餘辦公吏目都退了出去。
“不知部堂今日在劉公公府上都議了何事?”楊廷儀親手將一盞茶捧到劉宇身前。
劉宇緩緩睜開眼睛,“沒什麼,關於興府公子請名一事,禮部劉世衡建言顧念興王舐犢情深,體察今上親親之意,可先與擬名,待其年滿五歲后再照常撥發祿米,且不為各宗援引之例,劉公公也首肯了。
” 宗室請名是禮部差遣,礙不著兵部王系,楊廷儀就是用腳指頭想,也能知道劉宇心中鬱結的絕非因為這件事。
“可還有其他事?”楊廷儀繼續打探。
“河南鎮守廖堂奏舉河南三司官員,並彈劾地方不職者,許季升進參稱鎮守太監舉劾三司,非其舊例,劉公公採納其言,令內閣票旨禁阻其行。
”劉宇臉色更加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