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了也不知見禮,愈發沒個規矩。
”見丁壽獃獃愣愣瞅著人家姑娘,張太后不免佯嗔怪罪。
丁壽急忙逐個給公主們見禮,“臣下心神恍惚,見禮來遲,請殿下寬恕臣失儀之罪。
” 永康、德清二人俱都含笑點頭,唯有仁和公主用綉帕掩了掩唇邊,幽幽道:“丁大人貴人事忙,每日有操心不完的公事,忘了哪個人和事也是常理,我等哪敢怪罪。
” 姑奶奶,您有必要在此間擺出這副怨婦神情么,也不怕讓人看出咱倆人那點貓膩來,丁壽暗暗叫苦。
兩位公主四目相投,未曾說些什麼,太后卻深以為然,“仁和說的是,這小猴兒整日東跑西顛,也不知胡忙些什麼,連哀家也許久不曾見呢。
” 丁壽大呼冤枉,“太后聖明,小猴兒我畢竟掌著衛事,近來京師地面不太平,麻煩事一樁接著一樁,臣下職責所在,實在抽不出空來。
” “抽不出空來看我,卻有時間大鬧旁人府邸,搶人家新娘子?”太后鳳眼斜瞥,意味深長。
是哪個王八蛋又給二爺我上眼藥!丁壽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太后消息靈通,小猴兒翻個跟頭都逃不出您的法眼。
” “知道就好,今日你若不說出個道理來,小心哀家扒了你的猴兒皮。
”太后蔥白似的纖指遙遙點著丁壽,咯咯笑道。
見太后並無真箇動怒,丁壽又安心了幾分,故作輕鬆道:“其實也沒個什麼,那工部郎中趙經騙婚靜因師太的女弟子,臣下既然碰上了,總不能放任不管吧?” “峨眉山的靜因師父?”張太后不由坐直了身子,“怎麼回事,快與我細說。
” “事情緣由還要從錦衣衛的一條線報說起……”丁大人或許會質疑自己的武功人品,但從沒懷疑過自己的口才,何況他說的大部分都是實情,只不過將崔百里和竇妙善的主次做了顛倒,自己專為府上拿賊,偶然救了受騙的苦命女子,一切嚴絲合縫,就是將案卷拿來對照,也挑不出他什麼錯來,而且經過他的添油加醋,案情更增添了幾分精彩,那獨行大盜武功如何高強,趙府護院如何不明事理,敵我不分,自己差點喪身亂箭之下,聽得四個在座的美婦人連著地上一個小美女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莫說已知竇氏女是峨眉弟子,臣下與靜因師太有過一面之緣,便是素不相識的陌路之人,也不能再將她置身險地,故而臣下只好勉為其難地將人帶走,誰承想還是有風言風語傳進宮中,教太後為臣下分心,實在是小猴兒罪過。
”故事講完,看著大小五個美人舌撟不下的驚訝模樣,丁壽暗自得意。
“呸,真是衣冠禽獸。
”朱秀蒨罵得自然是趙經和姜榮兩個。
“幸好部屬去得及時,不然……”仁和眼中儘是后怕與幽怨,“堂堂錦衣緹帥親身犯險,也不知怎麼想的!” 德清公主心思純良,默念一聲佛號,道:“幸得丁大人去得及時,不然那女兒家今後還不要以淚洗面,如何過活呀!” 永康大長公主莞爾道:“原來還有此番內情,太后適才可是冤枉了丁大人!” 太后橫了丁壽一眼,心中已然信了大半,只是心中還有一件憂慮,“竇家那女娃兒相貌如何?” 呃?怎麼想起來問這個,丁壽納悶,老實答道:“小家碧玉,確有幾分品貌出眾。
” “我就說么,能讓你丁大人王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女子,相貌豈能差了,哎,人家如今兩個丈夫也都死了,名副其實的當壚文君,你小猴兒就沒想做司馬相如?” 這話味兒有點不對啊,求生欲極強的丁二爺再不敢說心裡話了,只道:“太后說笑,人家是名師高徒,玄門正宗,小猴兒怎敢心存妄念,人已經隨師門長輩回返峨眉了。
” “真的?”太後有些不信。
“臣下對天發誓,千真萬確。
”老天爺,二爺說的是人真的回去,可不是說沒對妙善那丫頭動心思,您老可得分得清些,丁壽默念。
太后這才轉嗔為喜,“好吧,算哀家誤會了你,別傻站著了,賞你個座兒。
” 在這仁壽宮中,丁壽自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格,太后也從來拿他當小輩兒看待,所謂‘座兒’,也就是她腳下的踏床了。
丁壽謝過恩,自覺尋了太后一邊腳踏坐下,一轉眼,正好與朱秀蒨四目相對,對方一聲嬌哼,不屑地扭過頭去。
“好一對金童玉女,他們二人伴在您身邊,太后還真像那西王母呢。
”永康大長公主撫掌贊道。
哼,哪個願與這姓丁的小賊並列,朱秀蒨嘟著花瓣似的嘴唇,滿是不屑。
太后愛憐地撫著朱秀蒨雲鬢秀髮,對丁壽道:“這是興王家的女兒秀蒨,難得進京一次,你錦衣衛都是地里鬼,可要好好照拂人家。
” “太后寬心,臣下一定將小郡主從頭到腳,照顧得停停當當。
” 朱秀蒨不由想起遭丁壽輕薄調笑的情景,耳根子通紅,埋在太后膝前羞得不敢抬頭。
太后只當她羞見外客,也不以為意,隨口吩咐道:“可說呢,眼下就有一樁事要你上點心,興王那裡想給兒子提前請名,禮部那些官兒推三阻四的,我這婦人家不好王預前朝的事,你去打個招呼。
” 興王府來京四處撒錢送禮丁壽非但有所耳聞,儀衛散官蔣輪甚至打著拜見上峰的名頭將禮送到了他處,不過丁壽權當這是朱秀蒨那敗家孩子騷擾丁府的報償,沒打算插手其中,好在蔣輪只是希望他不要壞事,也沒將事情挑明,二爺樂得裝糊塗。
“陛下登基以來多次重申宗法,這宗室請名早有定例,倘若開了興府先河,怕是有違陛下規矩宗藩之意,更會惹來別的宗支閑言碎語。
” 這廝收了自家的禮,竟然還不肯幫忙,朱秀蒨眼睛一瞪,就要揭她老底,張太后卻已搶先開口,“扯什麼定例,興王只是想早些給兒子取個名字,好為作法祈福之用,又非是貪圖早領那幾年祿米,礙著旁人什麼事了!你若是不便,哀家自去與皇上說。
” 這娘們脾氣沖,別再和小皇帝吵起來,丁壽忙道:“有太后的吩咐,什麼便不便宜的,交給臣下就是,無非是在陛下和禮部之間多跑幾回腿,磨磨嘴皮子罷了,何勞鑾駕。
” “你這小猴兒,讓你辦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忘訴苦賣乖。
”太後點著丁壽額頭笑罵。
“臣下這點心思總是瞞不過太后。
”丁壽涎著臉笑道。
“罷了,正好皇上進獻了幾部新戲,我們娘幾個正打算一起看,既然趕上了,就賞你聽個蹭兒吧。
” “謝太后。
” ************傳戲間隙,丁壽得空出了仁壽宮大殿,拍拍自己笑得有些發僵的臉頰,一天到晚總這麼充傻賣萌的,也是個力氣活啊。
“恭喜大人又過了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