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44節

丁壽摸摸腰間,暗暗後悔,今夜原打算去找顧家丫頭親熱,那御賜金牌沒帶在身邊,否者直接亮出來,讓劉機等人跪著將人放進去,何等暢快!至於事後會否遭人彈劾王擾科舉,那都是后話了。
丁壽麵色阻沉如水,劉機心頭也有些打鼓,這姓丁的是朝中有名的潑皮,若被他記恨上了,將來可要提心弔膽,日夜不得安生,立時又滿臉賠笑道:“緹帥,非是老朽不肯幫忙,朝廷法度如此,此番實是愛莫能助,今後緹帥再有效勞之處,老朽定當將功補過。
” 一部正堂把話說到這份上,面子已然給足,丁壽若再糾纏,反顯得落了下乘,丁壽瞅瞅失望至極的劉天和,心道算你小子倒霉,二爺仁至義盡,你自求多福吧。
正當丁壽打算再寒暄幾句緩和下氣氛,就立即打道回府補覺,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突兀響起,“老大人此言有誤。
”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不遠處立著一名身披大紅鶴氅的女子,正當妙齡之年,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芙蓉粉面上紅潮未退,透著幾分嬌慵疏懶,恰似芍藥玉立,又如薔薇卧曉。
這邊鬧出恁大動靜,一眾舉子逐次搜檢入場的隊伍雖未停滯,可其餘排隊之人也都在翹首觀望,隊伍無形中安分了許多,兵馬司官軍輕鬆之餘,也有閑心關注這邊動靜,此時一見此女樣貌,舉子與官軍中不約而同發出一陣驚呼。
劉機龐眉一挑,今日是怎的了,什麼人都敢跳出來多事,老大人正一腔心火沒處撒呢,喝道:“咄,貢院外禁止閑人聚集喧嘩,何方女子竟敢犯禁,來人……” “這是敝府姬妾,宗伯可是要將其拿下問罪?”丁壽冷冷道。
劉機瞬間臉色一變,滿面春風道:“豈敢豈敢,緹帥家眷如何是閑雜人等,左右,還不快請這位夫人過來。
” 雪裡梅越過眾軍卒,來至丁壽身畔。
“不是教你在車上安歇么,才出過汗,著涼了怎辦!”丁壽嗔怪道。
“車裡憋悶,下來走走。
”聽出丁壽關切之意,雪裡梅心頭甜絲絲的,笑盈盈轉首,對劉機斂衽施了一禮,“妾身謝大人法外施恩。
” “誒,言重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劉春大度地擺擺手。
雪裡梅狡黠一笑,“既如此,我家老爺所託小事,大人何不一併放行?” 劉機笑容頓凝,尷尬道:“適才說得分明,非是老夫不肯相助,實在是印卷編圖,對號入舍,乃朝廷法度所在,老夫奉旨提調南宮,不敢擅易舊制。
” “老大人奉公守法,妾身欽佩不已,又怎敢教大人罔顧國法,只是適才二位大人所言有所偏頗,妾身斗膽試言一二,還請老大人恕罪。
” “哦?”劉機瞥了丁壽一眼,捋髯道:“但講無妨。
” “老大人說無印卷者不得入場,此乃法度所在?” “正是。
”此條有典可依,劉機沒什麼不敢認的。
雪裡梅轉首沈蓉,“妾身又聽得這位大人說,之所以不給舉子卷上用印,是因他投文日遲,貢試席舍圖已出榜張貼?” “不錯。
”沈蓉昂然道。
“這一點似乎並無律條明文,可有待商榷?” 沈蓉面色一變,揚聲道:“雖無律例,卻是科場常規,豈能隨意更改!” “大人說的是,既是常規,自不可輕易,”雪裡梅微微垂首,櫻唇邊梨渦淺現,“可妾身也嘗聞《易》所謂‘變則通,通則久’,老大人所言者國法也,我家老爺所論者常情也,在不違國法前提下,大人又何必拘泥於常例呢?” “為一疏忽輕怠之人破例?”沈蓉輕蔑冷笑,“本官不屑為之。
” “妾身昔日曾聞得一則趣事,成化二土年會試,浙江錢塘一名舉子赴考遲到,彼時席舍圖已掛,禮部不納,舉子苦苦求告,驚動了時任禮部尚書的周文安,文安公言只要席舍圖有空處,便收舉子入考。
僥天之幸,席舍中恰有一空位,禮部立為其收卷填圖,周尚書笑曰‘那爭汝一個做狀元耶’!是年春,該舉子果然殿試奪魁,傳為一時佳話。
”雪裡梅不徐不疾,娓娓道來。
“喲,這事聽著和眼前發生的這麼相似,所不同的,唯是周尚書換成了劉尚書,而這擔當么……嘿嘿……”丁壽笑聲森然。
劉機暗暗叫苦,今日事本想抽身其外,由得丁壽與沈蓉兩個打嘴仗,孰勝孰敗與己毫無關係,誰料這小妮子一段講古,卻將自己的責任背實了,如今再想推脫,可是將丁壽往死里得罪。
“這說的可是成化甲辰科狀元李東崖?部堂,您素與東崖先生有舊,此事究竟是真是假?”沈蓉是弘治九年登科,對此一無所知。
非但知道,還是李旻酒桌上親口告訴老夫的,但這事能認么?劉機狠乜了沈蓉一眼,隨即捋須大笑,“呵呵,不想李子暘還有這等往事,不得夫人提醒,老夫險些迂腐行事,慚愧慚愧。
” 丁壽歪頭看著劉機演戲,這老兒比李旻還早了六年登第,半輩子都在翰林院里供職,那些翰苑清流成天沒事王,不都在議論些文壇軼事么,才不信他沒聽過半點風聲。
劉機是打算糊塗裝到底了,反正李旻如今在南京當官,你丁南山還能為這事專程跑去問一聲,既然你拿周洪謨來舉例子,那老夫就來個依樣畫葫蘆。
“既然文安公珠玉在前,老夫唯有蕭規曹隨,劉生,你且看牆上席舍圖處可有空位,若還有空,便允你入內,若是無了,也是你運道不濟,休怪……” 劉機正拿腔拿調地說場面話,雪裡梅突然插口,“妾身適才在一旁看過了,尚有空位。
” ШШШ.5-6-b-d.cОмЩЩЩ.5-6-b-d.℃⊙мЩЩЩ.5-6-b-d.ㄈòМ“咳咳,如此……芙華,用印吧,將人放了進去。
” 既有前例,又有本部堂官發話,沈蓉縱然心中不願,還是與劉天和核對身份后,在他的正、草卷上分別蓋印確認。
手續終於辦妥,劉天和百感交集,對眾人挨個長揖,“謝過諸位大人。
” 待到丁壽二人跟前,劉天和不顧周圍人異樣目光,雙膝跪地,哽咽道:“二位恩人援手之德,學生沒齒難忘。
” “起來起來。
”丁壽將人托起,笑道:“將你送進考場容易,但能否求到功名,還須你自己本事,尊駕不妨也效李東崖,去爭一個狀元公做……” 劉天和感激涕零,“學生定當勉力而為!” 事情既了,劉機與沈蓉各回貢院理事,丁壽也準備打道回府,不避嫌地在人前攬住嬌軀,點著她的瑤鼻笑問:“平日看不出,你還生了張巧嘴,又是如何曉得那些士林掌故?” “老爺莫非忘了奴家出身,行院里最不缺的便是縉紳士子,他們平日里談古論今,奴家耳濡目染的,怎麼也灌了一耳朵,”雪裡梅如今提及教坊,大大方方,不再菲薄自身,繼續道:“只是那點《易經》,卻是從玉姐姐處學的一知半解,也不知給大人丟人了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