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41節

楊慎別了妻子,正順著人流向貢院前行,忽聽得有人招呼,側目見是昔日三位故人,便移步走了過來。
“用修起得好早,怕是早已勝券在握咯?”焦黃中依舊怪聲怪氣。
“是又怎樣,與你何王?”楊慎冷冷道。
不想楊慎如此無禮,焦黃中驀地一愣,轉瞬大怒,韓守愚急忙解圍,“哈哈,用修,適才車中的是嫂夫人吧?果然夫妻繾綣,難捨難離,可教我等羨煞……” “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 “啊?”韓守愚一時沒反應過來。
楊慎轉頭淡漠地看著韓守愚,“韓兄回家自去討一個婆娘罷了,儘管如膠似漆,難捨難分,何須去羨旁人!” 我他娘招你惹你啦!韓守愚勃然變色。
“希哲息怒,”劉鶴年搓搓手掌,斟酌再三才懇切道:“用修,按說我本不該說話……” “你本就不該說話。
” 楊慎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險些讓劉鶴年咬了舌頭,“用修,你……” “前番楊某說得還不夠明白么,足下已擇丁南山,何須再折節下交我楊用修,”楊慎冷笑連連,目光從三人面上掠過,“諸君父輩皆仰錦衣帥之力,高官厚祿,人各有志,慎不敢強求,《易》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盼諸君善自珍重,告辭!” 言罷楊慎甩袖而去,焦黃中指著楊慎背影,氣得直哆嗦,“豈有此理!” “還真是官升脾氣大啊,還未出仕呢,這相府公子頤指氣使的派頭就擺出來了,九馬加一馬——什(shi)么(ma)東西!”韓守愚冷哼一聲,扭頭瞧見焦黃中面色有異,慌忙解釋道:“那個焦兄,沒說你啊……” 劉鶴年望著楊慎遠去背影,喟然長嘆。
************街邊的一輛馬車內,劉珊也在幫著弟弟整理行裝。
“夜裡風寒,記得看著火盆,別教炭火熄了,也得小心,莫要遭了回祿……” 劉仁對姐姐絮絮叨叨很是不耐,“啰嗦個甚,號舍外有兵丁看守,還有考官巡綽,能出什麼事!” “那些人只管防你作弊,納卷之後誰還在外間守著挨凍,若真能指望上他們,天順七年貢院失火,何至一下便燒死九土多名舉子,朝陽門外的‘英才墓’,而今可還立著呢……” “呸呸呸,你就不能說些吉祥話,我可馬上進場了!”姐姐說得煞有介事,劉仁心裡還真有點打鼓。
“是姐姐不是,小弟此番定能馬到功成,旗開得勝。
”劉珊展顏笑道。
姐姐一副討好神情,劉仁沒半分領受,將頭扭向一邊,忽聽得外間梆鑼聲響,挑簾只見舉子人潮洶洶前涌,四更天到,該是貢院開門放人了。
“時候到了,我走了。
”劉仁麻利兒地跳下車。
“且等等,將這籃吃食帶上。
”劉珊追著遞出一個竹籃。
劉仁擰眉喝道:“早說過了,科場內有專門供給官,由禮部精膳清吏司和順天府的官兒們負責飲食廩饌,帶這些零碎勞什子作甚!” “畢竟不是自家人,那些廚役只是虛應故事,飲食茶湯的豈能合你口味,這裡面有蜜餞果脯,若是嘴裡沒滋味便嚼上幾片,這酒夜裡也可以驅驅寒氣……” “好啦好啦,婆婆媽媽的,我拿著就是,鄉試時沒這些虛頭,我不也好端端過來了……”劉仁接過籃子,嘟嘟囔囔抱怨道。
“大比時你回鄉應試,姐姐不在身邊照應,已覺有愧,此刻身在京師,爹爹不方便出面,我這做姐姐的若不再為為你思慮周到,如何對得起死去母親……”劉珊默默拭淚。
“又來這套,娘都走了多少年了,老拿她老人家說事,依你的拿著便是。
”劉仁拎著應考的書包及竹籃,直向貢院大門行去。
“小弟……”劉珊猛地追上幾步。
“還有什麼事?”劉仁不耐煩地回頭。
“無事,你……保重。
”劉珊戀戀不捨地看著弟弟。
劉仁面上怒氣一閃,才要呵斥,但見到劉珊雙眸中盈盈閃亮,飽含殷殷之意,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劉仁忽然道:“姐……” “誒,何事?”劉珊柔聲道。
“這些年來你一直敦促我讀書習文,甚至將……,小弟此番若是不第,你可會失望難過?”劉仁終是沒有提及那個丫鬟的名字。
“不會。
”劉珊斷然搖頭,“姐姐促你讀書,是為讓你明理;望你求取功名,是想著你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其實狀元也好,舉人也罷,哪怕只是個販夫走卒,你總是姐姐的好弟弟。
” 劉仁微怔,隨即開懷一笑,笑得甚是輕鬆愜意,似乎心頭拋下了千斤重擔,“那好,我此番便掙個功名回來。
” “小弟有此志氣,爹爹定會高興。
” “姐,你也早些回去吧,夜裡露重,別著了涼。
”劉仁話罷,轉身向貢院正門行去。
劉珊愣愣望著弟弟背影,忽得捂住嘴巴,不讓自己哭出聲來,珠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多少年了,小弟他終於關心我這個姐姐了……“劉小姐?好巧啊!” 背後響起突兀男聲,劉珊急忙收拾心情,抹掉淚水,扭轉嬌軀,訝然道:“是你?” 丁壽裹著一件玄呢大氅,笑容依舊玩世不恭,“難為劉小姐還記得丁某。
” “我倒真想忘了。
”劉珊切齒道,想起那日所受凌辱,心中羞憤交集。
丁壽聳聳肩,“當日大家各取所需,劉小姐也沒失去什麼,反倒是丁某人少了許多子孫……” “不要再說了!”這混賬說得這般直白,劉珊羞惱打斷。
丁壽也不糾結,看著涌動人流,“送令弟應考?” “有何不可?莫非錦衣衛連此等事也要插手了?” 劉珊夾槍帶棒,丁壽不以為意,“人之常情,丁某感同身受。
” “哦?”劉珊很是不信,“據珊耳聞,丁大人是宣府納的監生,連鄉試也未應考,便蒙聖上恩典賜了功名,難道傳言有誤?” “千真萬確。
”丁壽沒有惱羞成怒,他所謂感同身受,是憶起了前世高考,莘莘學子們背後,同樣是萬千翹首期盼的焦慮父母,其中——也有他的,自己一夢百年,家中雙親接到噩耗,又是怎樣傷心難過呢! 劉珊見丁壽忽然神情落落,與那日趁勢威逼簡直判若兩人,若非早將這廝相貌刻骨銘心,真要懷疑眼前人是另一個了。
“劉小姐,照例舉子入場后,五城兵馬指揮將率弓兵火夫環牆四面嚴加看守,敢有窺探者送官治罪,為免誤會,你還是儘早回府吧。
” “不須你來管。
”話雖如此,劉珊如何不知丁壽說的是實情,朝廷三令五申,防止場外王擾科舉,她留此也是無益,還是回去為小弟焚香禱告,等三場之後再來接人了。
喚過在街角避風的車夫,劉珊獨自登上馬車,在車中她心思忽地一動,偷偷將車簾掀開一絲縫隙,視線所及,那色中餓鬼不知何時已不見蹤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