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陳良愕然,瞅瞅丁壽,又望望祝枝山,連那買畫少年都瞧了個遍,還是不明所以。
這廝還真是個蠟燭,若不是想著巴結丁壽,李憲都懶得與陳良廢話,直接挑明了道:“緹帥當面,只要他老人家發一句話,你還求什麼管庫內官!” “可是……”陳良猶疑不通道:“丁大人畢竟是外朝武臣,這戊字型檔屬工部與內官所轄……” 李憲冷笑,“莫說三場土庫,就是六部和內廷二土四衙門,敢不賣丁大人面子的恐也不多。
” 丁壽突然對劉瑾這位同鄉觀感大好,看人家這話說的,嘿,把自己不好意思說的都理所當然地說出來了,二爺一時間都想衝動的問一句:李給諫還缺王爹不,我剛好有空。
陳良霎時間從地上蹦起,直衝到少年跟前,將那少年嚇了一跳,“你要作甚?” “畫。
”陳良伸出手。
“我出三百兩啊!”少年瞪著眼睛喝道。
“我不賣了。
”陳良篤定道。
“你要反悔?”少年氣惱。
陳良點頭。
“任買任賣,童叟無欺,人家賣主都發話了,小兄弟還想牛不吃水強摁頭不成?”丁壽戲謔笑道。
“那又怎樣!?”少年低頭看向手中畫像,突然目光轉厲,扯住畫軸瞬間發力。
一陣清風飄過,少年手肘忽然一麻,隨即掌中一輕,畫已脫手。
丁壽把玩著失而復得的《弄簫仕女圖》,嘻笑道“適才誤認了人,才教你佔了便宜,想當著丁某的面撒潑,沒那麼容易。
” 少年氣得臉色鐵青,咬著銀牙怒視丁壽,“你——好——” “我很好,難為你也曉得禮數。
”二爺見縫插針,少年險些被噎死過去。
“他嘴巴好厲害,你鬥不過他的。
”銘鈺湊上前又給了同伴一個暴擊。
“閉嘴!”少年抬手送給銘鈺一個爆栗,“走!” “什麼嘛,每次最後都拿人家撒氣!”銘鈺捂著額頭,忿忿不平地嘟著小嘴,還是隨後追了下去。
“畫?”丁壽晃了晃手中捲軸。
“送與大人。
”陳良躬身陪笑。
“別啊,當著李給諫的面公然行賄,可不是教丁某難堪么。
”丁壽哂然。
“緹帥說笑,書畫往來,乃是風雅之事,下官羨之不及。
”李憲諂笑道。
“說得好,不過本官執掌天子親軍,總不好落人口實。
”丁壽斜睨一眼祝枝山,從袖中取出少年的那兩錠大銀,丟給陳良,“先去把客店賬目結了,別真教人家掃地出門,那可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 陳良捧著銀子,一時不知該不該收,訥訥道:“大人,那軍器之事……” “本官可沒答應過你什麼。
”這小子真不開眼,把事情摘王凈點會死么,丁壽暗罵。
“大人,適才您……”沒了畫還失了銀子,陳良頓時驚慌失措。
“適才什麼,我說過什麼,莫名其妙!”丁壽一通訓斥,大義凜然道:“本官向來秉公執法,從無偏私,你還想有所圖謀不成!” 陳良王裂的嘴唇無聲張合幾下,終沒敢出聲。
看著陳良失魂落魄的模樣,丁壽憂心這傢伙回去想不開再尋了短見,那可就弄巧成拙了,放緩語氣問道:“你住在哪家客棧?” “高升客店。
”陳良垂頭喪氣,來興眼睛卻忽然一亮。
“你回店裡等候消息,不要到處亂跑,敗壞本官名聲。
”丁壽不放心又叮囑一句。
陳良終於機靈一回,狂喜道:“卑職明白,標下這便回客店。
” “老爺,我們也隨著一同去投店吧,這店的名字好彩頭。
”來興興奮叫道。
祝枝山點點頭,又流連地凝望著丁壽手中畫卷,自失一笑:“可惜了,其實論畫美人,伯虎才算得其中三昧。
”心中還存留半句,不管穿未穿衣服的。
“哦,對了,伯虎兄現在何處?”眼前大鬍子既然指望不上,丁壽不得不將主意打到那位風流才子身上。
“子畏?”祝枝山手捋長髯,吁聲一嘆,“我也久未曾見,聽聞他早受寧王所聘,現居洪都。
” “寧王?”丁壽別的或許不知,對周星星那部點秋香的大作可是記憶猶新,那位成天喊著要發飆的王爺不是造反了么,唐伯虎去跟他混啦?這有點混淆二爺認知。
“不錯,寧藩自寧獻王起歷代均好文辭雅事,當今寧王更喜招攬四方飽學游士,出資興建陽春書院,也算文壇一大盛事,日前寧王上錶王府內缺人供役,今日我在劉公府上議事時,”李憲說至此,不覺將胸膛又挺高了幾分,“聞劉公囑兵部將南昌左衛復為寧府護衛……哎,丁大人,您這急匆匆要去哪裡?” ************丁壽火急火燎地衝進劉瑾府中,旁的事也就罷了,為一個今後會造反的王爺恢復侍衛,那不等於往人手裡遞刀么,將來事發,可少不得要吃掛落兒。
“姜老爺子,劉公如今在何處?”進了二門,丁壽一把抓住劉府家院老薑詢問。
老薑木訥地看了丁壽一眼,回身向院中一指,只見空敞院落中支著幾條春凳,一口沒有上板的棺材端端正正擺在凳上。
“這裡?”丁壽不敢置信,再次確認問道。
老薑面無表情地點頭。
丁壽彷徨著緩緩走近棺木,咽了口吐沫,扒著棺沿兒向里窺去,只見老太監雙目緊閉躺在棺中,面色青白,無聲無息,似已死去多時……附註:1、以先朝內監,不惜厚植,以供內庖。
三月末以王瓜不二寸輒千錢。
四月初,茄彈丸或三千錢。
(談遷《北游錄》)2、吃黃瓜的故事原型是清末桐城舉人方朝覲和其僕人,出自《清代野記.蠢仆食黃瓜方》,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咸豐年間正月黃瓜還這價錢,三百多年前的大明朝可想而知。
3、令天下都司衛所各置局,軍士不堪征差者,習弓箭、穿甲等匠,免致勞民。
(《明會典.軍器軍裝》)4、戊字型檔盔甲等,各衛所軍器,工部咨兵部司官會驗中,給進狀寄庫,月一次會巡視廠庫科道官,進庫驗收。
有不堪者,駁易。
(清王原《明食貨志》)(按: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記載‘戊字型檔職掌河南等處解到盔甲、弓、矢、刀、廢鐵,以備奏給’,不知道這個‘等處’是不是就涵蓋了其餘各省。
)5、京庫輸納之弊,無名浮用多於正額,邇者戊字型檔侯寬等勒取解戶銀三百餘兩,已行逮治,請勿輕貸,以警將來。
(《明武宗實錄》,正德初年這傢伙就犯事了,借用一下人名)6、內府諸庫監收者,橫索無厭。
正德時,台州衛指揮陳良納軍器,稽留八載,至乞食於市。
(《明史》)(按:丁小二算是間接救人,沒等到陳良要飯,不過按前面所記載的驗收和寄庫流程及人員會勘情況看,好像監收太監‘一言堂’也挺困難。
) 第四百六土八章 托腹心權閹談古告手足貴胄請名“公公!!”丁壽嘶吼一聲,埋首柩旁,心頭頓生出一股茫然無助的悲涼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