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諸位,天下善於居積性慳吝的人,留著家財與那敗家的兒子正是流獎無窮,與這敗家的女兒那更不堪言狀。
至於講新學的,原不盡為財色起見,然而以此為名,為圖財、圖色的也不少,恐怕做書的還形容不盡呢!到了初五這天,任天然一點多鐘到長發棧替全似庄送行,順便約達怡軒同到徐園。
其時全似庄出去辭行還未回來,達怡軒同任天然倚在樓梯口闌軒上閑眺,只見棧伙領著些搬行李的人往官房裡去,停回上了兩位土六七歲改妝的姑娘。
一個鵝蛋臉,一個小圓臉,都生得一雙媚眼,兩瓣凌波裊裊婷婷,很繞風致,衣裳卻不大時式。
問起茶房,說是浙江一位道台的家眷。
跟手又上來一個木木訥訥穿素的小官,約有土四五歲,卻有個家人跟著,大約是位少爺。
又隔了一會,上來了一位烏須黑臉的貴官上了樓梯,達怡軒一見,連忙招呼,那位貴官也連忙除了眼鏡道:“老同年怎麼也在此地,真是幸會,幸會。
”究竟來者何人?請諸位等一等,聽著書的慢慢替他敘說罷。
第土四回會短離長蕭郎縈別夢情深膽怯弱弟試靈丹達怡軒在長發棧樓梯上碰到的那位貴官,你道是誰?原來就是他相傍同年賈端甫。
他在河南學務處當了些時提調,喬藩台同他甚為合式,就要了他去署光州。
這光州是個大缺,薦朋友、薦家人的很不少。
他雖然不肯濫收,然而衙門裡事務紛繁,也斷非一二人所能辦,自然也只得揀著用了幾個,裡頭有個寫字家人叫做柏義,是魏太史薦的,說是揚州人。
據他自己說已有三土多歲,卻生得齒白唇紅,看上去不過二土三四的光景,字也寫得很光潔。
賈瑞甫中進士之後,用的那個張全,素來最摸得著這主人的脾氣,所以主人也很重用他。
他的妻子郝氏,是帶著女兒跟著賈太太進京,又跟 到河南的。
女兒也土多歲了,名叫小雙子。
到了河南,郝氏又生一子。
賈端甫的上房是不大有人能到的,只有這郝氏母女,因為曾經服侍過,不時進去請請安。
到了光州,自然派的是前稿門政,家眷住在衙門旁邊租的一個書班的房子。
這柏義同他是揚州同鄉,所以最為親,還稱呼他世妹。
這世交卻也不曉得是哪裡來的?做書的也無從替他敘起,常常幫著他料理料理公事,張全很覺省心。
近來,張全事繁時也就吃上兩口煙,有時公事忙,不得不在衙門裡住著。
這柏義就替他燒燒煙,陪他在榻上躺著談談。
到了夜深人靜,這柏義竟赧然毛遂自薦,這張全也就欣然拜領消受了兩回,覺得竟是一個出色的龍陽,那一種宛轉迎送的風情,比那戰功卓著的窯姐兒還要得趣。
張全從此就格外謹慎從公,常在衙門住宿。
賈端甫也覺得到底是多年舊人,知道慎重公事,也就格外倚重。
這賈端甫做了兩年多,據那上司講起,都說他官聲很好,撫台又在河工案內替他保了個免補本班的知府,仍留在原省補用。
卻好,新任的實缺也要到任,他就請交卸回省,請咨過班引見。
不多時,接任官到了,交卸之後,帶了家眷回到省城,依他的意思,所有新用的家人一齊開銷。
張全說,做過現任的究與那初到省候補的不同,公館里總得多用兩個人才忙得過來,就留了這寫字的柏義,還有個管雜務的俞安。
賈端甫上各大縣的衙門謝了保舉,面陳了些地方利弊,及他在那裡整頓的法子,撫台、藩台皆極欽佩說:“當叫後任實心照辦,不許擅自更易。
”他又同那最知己的魏琢人太史聚了幾次,等清交代,請了咨文,在省里也就耽擱了好幾月,才得料理進京。
張全的意思,主人把這柏義帶著路上好消遣消遣。
若這位主人依了他的話,做書的倒也好省了些筆墨,只要說他日事雕腰、夜遊兔窟就完了。
爭奈這端甫是位道學先生,他說:“我從前在京是馬少仆簡慣了的,這次進京,若是多帶僕從,人家必說我染了外官的習氣,那是於我的聲望大有關係,我可斷斷不為。
”張全也就沒法,又切託了柏義替他照料照料家事。
張全的妻女,這柏義本是見慣的,一口一聲的嬸嬸妹妹,向來就甚親熱。
張全此番既囑託了他,他哪有不盡心的呢!等著張全跟老爺動身之後,就三天兩天去請請嬸嬸的安,問問妹妹的好,彼此更加脫熟。
有一天,柏義跑去,那嬸嬸卻被鄰居家請去看牌,只有小雙子一個人在那裡做針線,柏義進去叫聲“妹妹”,就坐在旁邊,同他兜兜搭搭,說那帷燈匣劍的風話。
這小雙子本來生得流動風騷,心裡也早幾分中意這位哥哥,就笑著問他道:“聽說你在衙門裡天天陪我爹爹睡覺,到底做些什麼?”柏義道:“哪個說的?”小雙子道:“小三子說的,我娘還罵你不要臉呢!”柏義道:“做些什麼我說是說不出的,要麼演把你看,我同你到房裡去。
”小雙子道:“我不去,我又不是個男人家,占不到你的便宜。
”柏義道:“你不是男人家也好演的,總讓你占點便宜的好。
”說著就拉他,小雙子道:“你不要動手動腳的,我喊起來你不得了。
”柏義就獨自一人跑進小雙子房裡,在他床上找到一雙換下來沒有洗的襪套子,拿在手裡站在房門口,望著小雙子道:“這個可送我了?”小雙子看見丟了針線,追上來奪,柏義就朝床上一躲,小雙子也只得追到床上,他把身子一翻,這小雙子在他懷裡,要喊也喊不出來,只好將機就計,任著柏義把他老子同他那番形景細細的演了一回,不過顧后瞻前稍有不同,這小雙子得到甜頭以後,倒也時常同他試演試演。
這天柏義跑來,小雙子正在那裡做鞋花,柏義拉他,小雙子說:“你不要鬧,這鞋子是預備送太太的壽禮,今兒要做成功,明天祝壽帶去的。
”柏義拿他做好的一隻在手裡看了看說:“這位太太的腳倒很小,不曉得長的如何?我到這裡三年還沒有見過呢。
”小雙子道:“你這個人真不是好人,太太的腳,你也要揣量揣量相貌,你又要打聽打聽,我同你說,這位太太雖然四土出頭的人,卻是生得年輕,看上去還不到三土,也還嬌艷動人呢。
”柏義又問:“這位太太不知哪裡人家,姓什麼?也不大見老爺通信呢。
”小雙子道:“姓周,是老爺的同鄉,聽說家裡也是個做生意開鋪子的,老爺做了這麼大的官,怎肯同那做生意的親戚常常通信?”柏義聽著吃了一驚,說道:“是不是開周恆泰順花布莊的?”小雙子道:“那就不曉得了。
”柏義道:“好妹妹,你明兒進去千萬替我問一問,如果是的,你說我是太太娘家的親戚,要求見一見呢。
”小雙子道:“你又是他什麼親戚?叫人家去碰釘子。
”柏義道:“你只管替我問一問,不是的也沒有什麼要緊。
”柏義還怕他不肯,又奪了他做的鞋子,好好的奉承了他一陣,在枕上千央萬懇,小雙子滿足了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