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晨昏作者:若花辭樹文案:(淑妃&皇后雙重生番外更新在微博)權傾朝野的信國公主受賄,只受兩樣東西,一是美人,必得長得像鄭宓,二是舊物,必得是鄭宓用過的。
前者她養在府中,看著養眼,後者她丟入湖中,丟著解氣。
結果有一日,她發現,失蹤五年之久的鄭宓早已回來了。
註:he。
內容標籤:宮廷侯爵破鏡重圓重生甜文搜索關鍵字:主角:明蘇,鄭宓┃配角:┃其它:一句話簡介:晨昏,弄青梅第一章元景二土七年夏日,賢妃娘娘為她所出的五皇子說親,說的正是鄭太傅家的長孫女鄭宓。
幾日後恰逢七夕,鄭宓受皇後娘娘召見,入宮飲宴。
宮中她是常來,並不生疏,接引的宮人也甚健談,一路上與她說些宮中新近的玩笑話兒來湊趣。
只是天熱,驕陽灼灼,曬得人如烈日下的花兒一般,沒精打采。
於是過了麗正門,進了後宮,那土分健談的接引宮人也漸漸消了聲。
待步入御花園,景物驟然自前朝的莊嚴端肅轉為後宮的旖旎清麗。
高大的宮牆消失,宮道變窄,兩側花草遍布,隱隱可見樓台遮掩於綠蔭之後。
草木綠得濃烈,繁花盛放嬌艷,一派色彩絢麗的繁華盛況。
飲宴之地就在前頭的昆玉殿里,那處臨水,三面是窗,常有清風入殿,送來陣陣荷香,殿中再擺上冰,便既能納涼又可賞景,是酷暑里難得的好去處。
鄭宓稍稍加快了步伐,欲早些入殿,也好去去暑氣。
不想拐過一處綠樹掩映的拐角,便見前頭樹蔭下,站了一人。
那人瞧上去不過八九歲大小,形容沉靜,正出了神地望著一叢開得絢爛的千日紅,不知是在發獃還是在想什麼事。
鄭宓見了她就笑了。
身後那接引宮人低低地詫異了一句:“信國殿下怎在此處?”又與鄭宓說道,“殿下在前,需快快上前見禮才是。
” 這是禮數,鄭宓自然知曉,她加快了步子。
將要走到那棵樹下時,明蘇聽聞步履聲,轉頭望了過來,見是她,目光便不移開了,只看著她,以示她站在這裡就是在等她來。
鄭宓走近,明蘇往後退了一步,空出身前的一片蔭涼,好讓鄭宓也容納進來。
鄭宓走到樹下,福了一禮:“見過殿下。
” 明蘇點了下頭:“免禮。
” 鄭宓時常見她的,並不生疏,於是直起了身,笑望著她道:“天這般熱,殿下不在昆玉殿中納涼,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明蘇見了她,聽到她的聲音,下意識便彎起了唇角,露出臉頰上兩個小小的酒窩來。
只是笑意剛露出來,她便收斂了,沒有回答她的話,而是正色了面容,望向她身後的宮人、婢女們,學著大人的模樣,穩重道:“我與她有話說,你們且退下。
” 宮人聞言,低身一禮,退下了,婢女是鄭府家生子,倒是先看向了鄭宓,待鄭宓點頭,方退去了稍遠些的地方。
屏退了下人,這株枝葉茂密的大樹下便只剩了她們二人。
有蟬鳴一陣間隔著一陣地傳來,陽光漏過樹葉,零碎地照耀下來,金色灑落在明蘇的發頂,使她的面容格外柔和。
鄭宓笑道:“殿下有何事,這下可以說來了吧?” 明蘇沒有立刻出聲,而是看著她,直直地看了一會兒,方開了口:“你不要嫁給五皇兄。
” 天熱,即便站在樹蔭里,暑氣也是一陣一陣地撲面而來,明蘇的鬢角都汗濕了,可見在這兒等了有些時候。
鄭宓沒想到她等了這許久,竟是為與她說這個,不由好笑道:“為何?” 她這般嚴肅,她卻笑了,明蘇也沒惱,仍舊是她有些古板的嚴肅神色,語氣裡帶著一抹審慎的意味,道:“他不好。
” 鄭宓又問:“怎麼不好?” 明蘇便是一陣沉默,眼瞼微微地耷下來,唇角稍稍抿起,顯得有些凝重。
鄭宓便知為難她了。
信國公主雖是宮中最年幼受寵的那位殿下,性子卻極好,且還有些溫吞慢熱,從未見她生過氣,宮人們沒有不喜歡她的,於是早早地便有了溫良恭儉讓的美名。
鄭宓與她相識久了,知她生來就是這麼一個斯文端方的性子,要她在旁人背後說人壞話,未免為難,更不必說,這位旁人,還是她的兄長。
她正要隨意說些什麼,將這話頭繞過去,卻見明蘇彷彿下了極大的決心,突然間抬頭看著她。
“五皇兄脾氣不好,有些沖,沉不住氣,而你卻愛悠然閑適,從容行事,與他性子合不來;五皇兄好武厭文,文才粗陋,而你博古通今,好讀書,手不釋卷,你與他說不到一處去;賢妃娘娘只此一子,珍愛逾常,寄予厚望,對兒媳必格外重視,日日教導時時提點,你做了五皇子妃,一定會處處受制,很不快活。
” 她一條一條地述說,神色間有一股執拗勁兒。
鄭宓本就不願嫁入皇家,且如今的皇后已是鄭家女兒,祖父也無意再與皇家聯姻,使得鄭家煊赫太過。
這樁親事註定是賢妃母子一頭熱罷了。
她心中有數,卻沒想到信國殿下竟為她想了這許多,她微覺溫暖,語氣也柔和許多,笑著道:“多謝殿下警示,臣女記下了。
” 明蘇 臉上兩個小酒窩又冒了出來,顯得很高興的樣子。
鄭宓也跟著笑了笑,卻有些心事重重。
明蘇看出來了,問:“你因何煩心?” 她語氣里滿是關切。
蟬鳴聲漸起,顯得悠長而響亮,卻意外地不使人覺得吵鬧。
鄭宓就在這蟬聲中想了一會兒,說道:“只是覺得無人靠得住,無人說得來罷了。
”她到了婚配的年歲,可卻不知有誰能相配,也不知何人可共白首。
近日裡,除了五皇子,還有不少人家託了媒人上門,可這些媒人口中的佳公子,她一個都不識得。
想到將來要與一未曾謀面的男子過一生,她便茫然煩擾,倒也不是懼,只是多少有些覺得無趣罷了。
她回過神,便見信國殿下正努力地挺直腰板,努力地顯得成熟穩重,為了顯得高些,連腳尖都幾乎踮起來了,期待地望著她。
鄭宓一時沒反應過來,不解地看著她。
明蘇眼中閃過一抹急色,口中卻力圖鎮定道:“我前幾日將《國策》讀完了,先生誇我見解獨到,天賦異稟,悟性好。
父皇也誇我讀書快,假以時日,一定能比肩大儒。
” 鄭宓知道她讀書很在行,點了點頭,笑著道:“殿下刻苦勤學,臣女也很佩服。
” 明蘇聽得唇角微翹,可聽她一句說完,就沒有了,沒再說些旁的,又急了,想了一想,再道:“我性子慢,好相處,悠然閑適之人與我一處,一定會過得很自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