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圓心疼父親,出差回來沒好好休息不說,還要為她的事情操心。五十歲的人了,已經不年輕了,連日奔波,疲憊得黑眼圈都出來了。
倚在門口望著父親的遊艇遠去,袁圓突然很想跟886說說自己父親,“我爸爸外表像周伯通,其實是個實芯黃老邪,疼我入骨,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他也有一座桃花島呢,不是我腳下的未眠島,他的桃花島被他深深埋在心底,”停頓半晌,袁圓才嘆息著開口,“連我都不能踏進半步。”
886的思路跟人類永遠不同步,大讚一聲,“就喜歡這種表裡不一的。”
“……”
袁圓:“最近流行什麼雪糕刺客,我覺的你也是個刺客。”
“昂?”
“情緒刺客。”
“你好像又在諷刺我。”
恭喜你又答對了。
被886打岔,袁圓沒了傾訴欲,唏噓不下去,沒好氣地問,“升級到五星餐廳的獎勵作數吧?”
886雖然沒透露位面餐廳的終極任務,但卻宣布了升級到五星餐廳的終極獎勵。
886氣鼓鼓,“我們偉大的位面美食系統從不食言。”
得到保證,袁圓周身騰起一股頑強的氣勢,誓言無聲,為父親,她將竭盡全力!
白天採購了大批食材,終於可以盡情發揮。袁圓燜了大肉,其他的菜品能提前處理的也都處理好,五星餐廳太遙遠,還是儘快從零星升級到一星吧。
奈何袁圓雄心滿滿,冰箱貼實在太難找,上門的食客依然寥寥。
第一時間到來的是昨天的外國友人,擦乾淨臉,換了身乾淨的衣服,出現在袁圓面前的是位帥氣的中年大叔。
大叔依然愛激動,熱淚盈眶地向袁圓表示感謝。
感謝完,還是昨天的流程,先喝水,再把皮囊注滿水,完事後迅速閃人。
好不容易搞次位面穿梭,整得跟閃電俠似的,也太浪費了吧。
袁圓小聲咕噥,“那塊寶石要是光買水,能買下十分之一個西湖了都,怎麼就不捨得留下來吃頓飯呢?還有那個送我大黃魚的馮窈娘怎麼也不來了呢,不是還想聽我給她說現代故事嗎?也不知道休找沒找到鹽土。”
某位面
錢程今年八十整,三年前老伴離世,如今孤身一人生活在姑蘇老城區一幢老式住宅樓的四層。
房子是單位分的家屬樓,一共55平,以前孩子小的時候,總覺的房子不夠大,擠擠巴巴,吵吵鬧鬧,他想寫點東西必須等到晚上躲到沒人的廚房,才能獨享一點私人空間。
轉眼幾十年過去,房子老了,他也老了,孩子們讀書,工作,出國,在國外有了自己的家,不回這個家了,相依為命的老伴也走了,吵鬧聲被寂靜取代,再也不需要私人空間,整個家都是他一個人的了。
腿腳不好,他一周出門買一次菜,平時很少下樓。孩子們工作忙碌,還有時差,很少給他打電話,老朋友們或者離世,或者身體不好,聯繫越來越少,身邊能說話的人一個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實在沒人說話,他就跟陽台上的小鳥說話。
繁殖季節到了,有隻白頭翁在陽台外的香樟樹上選好了地方,先築巢才有地方撫育幼崽,小鳥每天忙忙碌碌,各種小枝丫被它一根根叼回來,用來搭建它和孩子們的家。
一個利落的滑翔,白頭翁穩穩地停在陽台一角,老錢發現它今天銜回來的不是小樹杈,而是一塊小牌子。小鳥歪著小腦袋,黑豆子眼迷茫地注視著工程進展到一半的鳥巢,也許是在後悔自己的貪心,牌子雖然比樹枝大,但是放到哪裡都不合適。
掙扎一番,小傢伙決定放棄,把牌子丟棄在水泥檯面上,展翅飛離。
老錢本想把小牌子撿起來丟掉,結果事情有了後續……
已經得到提醒的袁圓站過來迎客。見來客是個面容慈祥,頭髮全白的老者,穿著筆挺的鉛灰色西裝,領口打著領結,顯然對這次經歷極為重視。
老人笑著用帶吳語口音的普通話跟袁圓打招呼,“來之前我還擔心是不是我一個人待久了,腦子出現幻覺,沒想到臨死之前能有這樣的奇遇,這輩子算值了。”
袁圓對老人總是格外有耐心,陪老人慢慢走到窗邊,笑容溫暖,小小吹噓了下自己,“不光有奇遇,吃了我做的飯,您會長命百歲的。”
初初相識的小姑娘在努力逗他開心,錢程也是真開心,彎起嘴角對袁圓道:“今天其實是我的生日。”
袁圓歡喜地祝好,大方許諾:“您是第一個在我們餐廳過生日的人,可以享受特權,別看菜單了,您想吃什麼,只要我能做出來,可以滿足您的一切要求。”
錢程被大大取悅,這麼好的小姑娘給他當孫女該多好啊,“過生日要吃面,以前我老伴在我過生日時總會做上一碗燜肉面,我可不可以點一碗這個面?”
“當然可以,紅湯還是白湯?燜肉是選擇蓋面還是底澆?”
袁圓邊問邊在心中感嘆,老爺子不想麻煩她,是看到菜單上主食有燜肉面才點的吧?真是一個走到哪裡都不想給人添麻煩的老紳士。
老爺子選白湯底澆。
袁圓讓老爺子稍等片刻,回廚房煮麵。燜肉面是袁家家傳食譜上的看家麵食,作為北方南遷而來的大家族,對麵食一道有著北方人的執著,這麼多年下來,融合南方口味,不斷改良,袁家人對這道面的掌握用爐火純青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食材都是現成的,袁圓切肉煮麵,動作一氣呵成。
首先是肉,鍋里有加了香料燜煮了兩個小時的五花肋條,已經燜到酥爛入味,切開,鋪入碗底。
其次是面,金絲細面,要夠細夠韌,也要夠有型,冰箱里有她早前準備好的,開水煮麵,煮熟撈出,蓋在肉上盤成魚脊狀。
最後是湯,魚鯗、昆布、豬骨還有雞架燉出的高湯,提前熬煮了一大鍋,用小密封袋分開封好,凍在冰櫃里保存,煮麵時化開一袋,既方便,高湯的口感也依然保持新鮮。白湯不放醬油增色,圖的是清淡的口感,要的是高湯本源的鮮度。
高湯澆面,肉卧碗底,才是一碗正宗底澆燜肉面。
面入口,湯鮮、面韌、肉香,讓錢程對袁圓的廚藝刮目相看。平心而論,刨除感情分,他老伴的燜肉面連袁圓一半的功力都沒有,也只有這樣的廚藝才配得上這樣一家獨特的餐廳吧,小廚師果然有一手。
生日面老錢吃得格外珍惜,作為地地道道的姑蘇人,他最愛這樣的寬湯細面,蒸騰的熱氣里爽滑的麵條舒展開來,底澆的大肉也在熱氣中化開油脂,使本就鮮甜的湯底添了一絲油潤。
大肉酥爛非常,對他這樣的老人最為友好。小姑娘怕他吃肉不好消化,還特地燙了些青菜佐肉。
一碗面吃得舒服盡興,是久違了的老姑蘇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