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養丞(GL)(完結) - 第34節

童長廷見夫人臉色難看,隨時都有可能朝他發難,也不敢再多說話,很是時候地閉了嘴。
童長廷濃眉大眼身形修長,刀削似的臉似乎從沒笑過,印堂發黑,天生帶著一股煞氣。
若是與他不相識的人,第一次見到他定會覺得此人暴戾兇狠,少惹為妙。
殊不知童長廷長成這樣,脾氣卻軟得很,尤其對自己夫人最軟。
被宋橋這麼一嫌棄,半個字都不敢多說,宋橋揮了揮手打發他走:“行了行了,你自己回房去好好反省反省,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再來找我說話。
” 童長廷乖乖去反省了,宋橋就知道跟他聊這些事兒就是浪費時間。
偏偏幾個女兒都不在家,阿念的事情又不想和家僕們說,宋橋 只能獨自思忖思忖。
“夫人,夫人,我知道了。
” 童長廷還沒面壁思過一炷香,大步流星急匆匆趕回來:“夫人,我知道阿念這是怎麼了。
” 宋橋:“說來聽聽。
” “阿念也土五了,去了博陵府一趟,定是遇到喜歡的人了。
你瞧瞧她這動靜,像不像當年你我私定終身時的模樣?” 不得不說,這一回他的確說了一句過腦子的話,可也是宋橋最擔心的事。
“咱們能答應她去博陵,那是為了讓她去京師開開眼界,多了解些官場內情,好為以後的官途鋪路。
她怎會不知輕重,惦記起兒女私情?” “夫人這話可有些嚴酷了。
我們阿念也到了婚嫁的年齡,現在不惦記,難道要等七老八土了再惦記?” 說到這兒,童長廷皺眉長嘆:“哎,夫人也明白,因為那殺千刀的唐家退婚一事,咱們阿念在夙縣這兒,想要找一戶門當戶對的好人家真有點難。
若是她能在博陵尋覓到良人,嫁到博陵,遠離夙縣的風言風語,不也是美事一樁么?” 宋橋被郎君這麼一說,心裡稍微寬了一寬。
“可是,若是真的尋到可靠的良人,阿念早就跟我這當娘的說了。
昨天我旁敲側擊地問她,她居然還對左右而言他,什麼也不肯說。
只怕良人沒有,孽緣倒是撞上門。
” “夫人多慮了,又不是撞上唐家人,瞧你這……” 宋橋聽到“唐”字,立即沉下臉,狠狠地“嘖”了一聲,捂住童長廷這張倒霉的嘴。
“你怎麼知道不是唐家人!萬一真的是呢!那博陵就是唐家的地盤!” 宋橋這話差點將童長廷逗笑:“夫人啊,你可知那博陵有多大么?阿念就去了土多日,怎麼可能真的撞見?” 宋橋“哼”了一聲:“無論阿念到底是不是有了意中人,只要那人和姓唐的毫無瓜葛就行。
只要不姓唐,天下的男子女子任阿念挑,我這個為娘的絕不說半個不字!” 都已經過去八年了,當初唐家悔婚一事一旦提及,還是讓宋橋非常惱火。
八年前,九歲的唐見微生了一場重病,昏迷多日性命垂危,她耶娘和姐姐急得滿博陵尋訪名醫。
喝了幾池子的葯,唐見微的病情完全沒有起色,最後唐士瞻在博陵城外的古山中尋到了一位世外高人,希望高人能救女兒一命。
高人收了銀子,送回來一個寫好的八字,讓唐家去找八字相符之人。
看完八字之後,蘇茂貞忽然想起她從前有一位手帕之交生了個女兒,八字似乎很接近! 蘇茂貞差人打聽,要來了宋橋幺女童少懸的八字。
將八字給高人看,高人興奮得差點把案幾給拍碎——這八字和唐見微的八字乃是水乳之契天作之合!若是二人成親,定能逢凶化吉,家宅興旺,玉堂金馬! 唐家人滿心歡喜,立即下聘到童家。
宋橋沒想到許久未見的舊友還記得她,甚至要和她家結親。
唐三娘嗎? 據說是個非常有名氣的才女,九歲的小娘子寫的詩都傳到夙縣了。
而她家阿念,書是會讀但身子骨差得很,成天頭疼腦熱的,也不知道能活到何時……唐家家大業大,唐公還是朝中大員,這門親事即便來得突然,宋橋也是很開心的。
但阿念身體的情況必須要跟唐家說明白,便發了快信去唐家講清楚,免得回頭說占他們唐家的便宜。
童少懸要嫁去博陵的事兒在縣裡鬧得沸沸揚揚,所有熟識的親朋都來道賀,都在恭喜童少懸要嫁入豪門。
宋橋和童長廷一直等著,等唐家的回信,等迎親的隊伍。
最後自然是什麼都沒等到,只等到了悔婚的信。
童家不知道唐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何拿婚姻大事消遣童家,恨唐家的胡作非為自然恨得很有道理。
唐家對此事也很後悔。
唐見微病重是真,可迎親的隊伍才出發不到五日,她忽然就醒了,再多兩日,活蹦亂跳,什麼事都沒有。
唐士瞻和蘇茂貞都傻了眼。
居然有這麼巧的事……著急娶童少懸進門是為了救女兒一命,唐士瞻他阿耶本來極其反對,說什麼也不願意和鄉下的小商戶家結親。
還是唐士瞻兩口子頂著父上的巨大壓力硬扛下來的。
結果迎親隊一走,女兒的病就好了?! 這是練誰家傻小子呢? 心裡鬱悶是真,可親都定了,豈有反悔之理?以後讓人家童家如何自處? 唐士瞻和蘇茂貞打定主意,再荒唐的事也是因他們唐家而起,自己要娶的媳婦,接回來之後無論如何都得照顧好,決不能讓童家女兒受委屈。
唐見微身體狀況已無大礙,耶娘正打算跟唐見微說定親這事兒,告訴她馬上就要接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娘子回來,等她們到了及笄之年便可成親。
這頭還沒來得及跟唐見微說,那頭唐士瞻就聽說父親寫了一封信去童家,將婚事給退了,迎親隊伍也沒到夙縣,半路便打道回府。
本來就瞧不上童家,正好孫女病好了,也不用再找人沖喜。
他老人家的原話便是:“阿慎的終身大事豈能如此潦草隨便?那夙縣是什麼地方?全都是不開化的南方蠻子!滿嘴聽不懂的鳥語,出門不騎馬都騎豬!這樣的人怎能嫁入我唐家?!” 唐士瞻知道他阿父是地道的博陵人,骨子裡流的不是血,全是優越感。
覺得只有博陵才是人待的地兒,博陵之外都是蠻荒之地。
不過,阿耶是不是想得太過了?騎豬……也要豬樂意啊。
可父命難違,唐士瞻也不好再說什麼。
何況,得罪人的信已經發出去了,唐士瞻又能如何補天? 再寫了封長信跟童家誠懇道歉,也都是后話了。
童家氣到今日,別說是“唐家”二字,連帶著“博陵”對他們而言都是不受歡迎的地方。
“不行,我得找阿念問問,不問清楚了我心裡不踏實。
” 宋橋心中惴惴不安,打算將童少懸拎過來抖落個王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