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337節

楚祐往前趕了兩里路,就見那琉璃瓦、正紅牆的皇陵出現了前方,莊嚴恢弘的皇陵在這一片青山綠水中十分醒目突出。
“吁——”
楚祐將馬停在了下馬碑。
後方隨行的虎賁軍將士們也齊齊地停下了腳步,楚祐的長隨小跑著上前,“篤篤”地叩響了皇陵入口的新紅門。
楚祐望著前方那道硃紅色的新紅門,眼神略有些恍惚,眼眶發酸。
先帝的棺槨就葬在這座皇陵內,還是他親眼看著先帝下葬的。
這一瞬,楚祐的耳邊又響起了先帝駕崩前對他的諄諄叮囑聲:
“寧之,若是你大皇兄不仁,你也不必忌憚什麼兄弟之情,別白白受了委屈!若非你鳳陽皇姑母,這皇位本就該屬於你的。”
“但是,切記‘行事’慎之又慎!”
回想著先帝對自己的一片慈愛之心,楚祐心口的悲愴之情一掃而空,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
他要完成先帝的遺願,這便是他對先帝最大的孝順,看到他登基,先帝在天之靈也會瞑目的!
思緒間,楚祐的眼眸愈發明亮。
“吱呀!”
新紅門的中門很快就從裡面打開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孝陵衛將士從門內走出,齊齊地對著康王抱拳道:“參見康王!”
皇陵內外,一片沉水寂靜。
面對馬背上的楚祐,那兩名孝陵衛將士恭敬無比地低下了頭。
楚祐勾唇笑了,意識到一切順利。
他翻身下了馬,大步流星地往新紅門內走去,目露精光地望著前方,精神抖擻。
鳳陽一死,文武百官齊心逼宮,今上楚祈懦弱無能,難以掌控大局,短時間內也來不及調兵遣將。
於自己而言,有蕭首輔他們與自己裡應外合,這是最好的機會。
加之京城現在已經在他的掌控中,這一戰,他必勝。
也不用楚祐再吩咐,他後方的三千虎賁軍將士立刻就大踏步地跟了上去,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逶迤前行,黑壓壓的一片。
原本寂靜無聲的皇陵一下子就變得嘈雜起來。
山風凜冽,道路兩邊的一排排松柏在風中搖曳。
楚祐昂首闊步地越走越快,壯志凌雲,一心只有身在隆恩殿內的皇帝。
他完全沒注意到當最後的幾個虎賁軍將士進入新紅門后,後方的那兩扇朱漆大門慢慢地關上了。
關門聲被那些將士隆隆的步履聲壓過,沒有人察覺。
這一路上都是空蕩蕩的,除了他們的腳步聲,沒有一點聲音。
前方越是安靜,楚祐心裡越是篤定,知道蕭首輔他們已經掌控住了大局,事成了大半。
他和越國三皇子百里胤早有約定,百里胤會替他處置掉楚翊,那麼只要他今日在皇陵拿下了今上楚祈,這大景朝就能易主了。
就像嫆兒說的那樣,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楚祐徑直地一路往前,在正紅門前停下了腳步,揮手下令道:“兵分五路,封鎖皇陵。”
“是,王爺。”那些虎賁軍將士立即領命。
這些將士訓練有素地分開成了五隊,靈活地往皇陵的各個方向去了。
最後還有五百將士留在了楚祐的身後,楚祐繼續往隆恩殿的方向走去,徑直地穿過睿功聖德碑樓、龍風門,終於來到了隆恩門外。
門的另一邊,就是供奉著楚氏列祖列宗牌位的隆恩殿。
此時的隆恩門外,沒有任何禁軍將士守衛,也沒有錦衣衛。
楚祐的步履停頓了一下,他後方的五百將士也駐足。
當腳步聲停下后,周圍瞬間寂靜無聲,只剩下了風拂枝葉聲。
周遭實在是太過安靜,楚祐心裡暗暗覺得有點奇怪:其他人莫非都在隆恩門內?!
怦怦!
楚祐心跳加快,被勝利的喜悅洶湧壓過,大步上前,直接推開了隆恩門的中門,跨步而入……
第354章
“吱——”
隆恩門的中門被猛地推開。
楚祐一眼就看到了正前方的隆恩殿,殿外群臣林立,與殿內的皇帝彼此對峙著。
皇帝的身邊僅僅只有幾個錦衣衛護著,相比殿外的群臣以及一隊孝陵衛,顯得人單勢薄。
雙方之間,哪怕暫時沒有任何言語以及兵刃的衝突,也能看出空氣中那種電閃雷鳴般的緊繃感。
那刺耳的推門聲引得門內的所有人都聞聲朝楚祐這邊望來,數百道目光全都集中在楚祐一人身上。
人群中的好幾人語氣複雜地喊著“康王”,此起彼伏。
首輔蕭奉元和李雲嫆也都轉頭看了過來,蕭奉元一派胸有成算,李雲嫆則笑容明媚歡快。
目光相對之時,李雲嫆輕輕地向著楚祐點了下頭。
成了!真的成了!楚祐勾唇笑了,鷹眸里迸射出凌厲的眸光。
昨夜,他徹夜未眠,剛剛來此的這一路上,心裡其實是有點忐忑的,擔心他們的計劃像二十一年前那樣出現什麼不可控的變數,擔心李雲嫆以身涉險,萬一被誤傷……
有道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他勸過李雲嫆乾脆告病別來皇陵,但李雲嫆堅持要來,說唯有她在這裡,皇帝才不會起疑;說欲成大事,必冒風險。
他知道,他的嫆兒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直到這一刻,看到李雲嫆安然無恙的瞬間,楚祐的這顆心才算是真的安定了下來。
她沒事就好!
兩人在半空中交接的目光纏綿繾綣,楚祐冷硬的眉目在凝視著李雲嫆的時候變得溫柔如水。
李雲嫆唇畔的笑意更深,露出那對熟悉的酒窩,似在說,不負君之所託。
楚祐也對著她微微點頭,隨即就將目光移向了隆恩殿內的皇帝。
他定定地注視著皇帝,以一種緩慢堅定而充滿了壓迫感的步伐朝隆恩殿的方向走近,步履間,一種貴氣與威儀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
這是一種勝利者的姿態。
他所經之處,殿外的那些文武百官自動朝兩邊退開,為他讓出一條道來。
隆恩殿內外沉入一片寂靜中,所有人久久不語。
楚祐直走到了與殿內的皇帝相距只有三四丈來遠的地方,才停了下來,含笑地宣佈道:“大皇兄,你輸了。”
這六個字他說得極為緩慢,不輕不重,卻清晰地傳到了在場每個人的耳中,就彷彿他這句話不僅僅是說給皇帝聽的,也同時是對著在場的群臣宣布一個事實。
殿外的群臣不由來回看著這對形貌迥異的兄弟。
皇帝已過知天命之年,身形清瘦,鬢生華髮,面有皺紋,整個人難掩龍鍾蒼老之態,而康王楚祐才剛及冠,器宇軒昂,挺拔如松的身形中透著一股難以撼動的傲然風骨。
前者蒼老衰弱,後者精力旺盛,咄咄逼人。
一旁垂手而立的首輔蕭奉元注視著楚祐冷酷的側臉,輕輕地蹙起了眉頭。
在他看,康王還是太激進了點,涉及皇權交迭,他應該做得更冠冕堂皇,讓外人在明面上挑不出錯處才好。
像是前朝的太宗皇帝也是弟承兄位,還在史冊上留下了“斧聲燭影”這個詞,世人皆質疑他殺兄奪位。
康王若是得位不正,連他們這些擁護康王的臣子也會變成被人口誅筆伐的亂臣賊子。
蕭奉元與王康尹、裴文睿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心中不快,但此時此刻,他們也不便當眾指責康王。
後方的李雲嫆敏銳地注意蕭奉元等人的眉眼官司,羽睫顫了顫,指甲在寬大的袖口中掐著掌心,暗道:這些足以挑戰皇權的世家士族果然是不該存在的。
“皇兄,”楚祐看著皇帝的視線未有片刻的偏移,冷冷一笑,接著道,“看在我們兄弟一場的份上,我可以給你封一個逍遙王,讓你從此逍遙一世,安享晚年。”
“皇兄,快寫退位詔書吧。”
楚祐輕嘲地催促了一句,心道:楚祈年過半百,這幾年不僅精力不濟,而且體弱多病,根本無力處理政事,大景朝在他手上只會日暮西下。
待自己登基后,許楚祈一個逍遙王噹噹,沒準楚祈還能多活幾年,也算全了他們兄弟一個兄友弟恭的名頭。
大景會在自己的手上蒸蒸日上!
皇帝不置可否地挑了下眉頭,目光幽幽地穿過楚祐,落在了後方他帶來的五百虎賁軍將士上,透著深沉、凝重之色。
那五百將士暫時停在了隆恩門外待命,皆是目光灼灼地望著皇帝與楚祐兄弟倆,將隆恩門堵得好似一個鐵桶般密不透風。
皇帝慢悠悠地背著手,面上水波不興,淡淡地直呼其名道:“楚祐,這是先帝留給你的人?”
“不錯。”楚祐一派坦然地點了點頭。
從他出生起,他就知道先帝對他的偏愛,遠勝於其他的兄弟們。
先帝親自為他啟蒙,親自授他騎射,教他如何看人識人,教導他權謀心計……這些都是他的幾位皇兄們沒有的優待。
事實上,先帝給他遠不止擺在明面上的這些,這支藏在暗處的虎賁軍才是先帝留給他最寶貴的財富。
他藏了這麼多年,而今天,他終於可以親口告訴皇帝這個秘密!
楚祐的薄唇揚起,一臉傲然地看著皇帝,故意用緩慢的語氣說道:“這是父皇留給我的虎賁軍!”
他不介意讓皇帝知道這些,他就是想讓皇帝嫉妒,想讓皇帝不平,想讓皇帝的臉上露出求而不得的挫敗。
他只想狠狠地打擊皇帝,摧毀他的心志。
殿內的皇帝定定地看著楚祐,神情幽幽,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再問道:“九年前,你去揚州真正目的,就是為了接受這支虎賁軍對不對?”
皇帝的表情看著很平靜,哪怕面對現在這種刀劍相對的局面,依然不焦不躁,無悲無怒,似乎是放棄了掙扎,又似乎看破了紅塵般。
“不錯。”楚祐再次點頭。
他笑得志得意滿,完全沒有去想皇帝為什麼會這麼問,只想宣洩這一年壓抑的苦悶與抑鬱。
不……不對,是壓抑了整整九年的苦悶。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