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章和等學子們全都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一陣紅,羞愧得無法直視楚翊。
就在這種詭異的寂靜中,韓章和邁出了半步,正想說什麼,卻聽楚翊又道:“真人,馬車已經備好,勞煩真人隨我去一趟萬草堂吧。”
玄誠真人神情和煦地應下了。
他們本就說好了一起去萬草堂,不過因為唐氏的出現,稍稍耽誤了些功夫。
整件事大致是理清楚了因果,但自己還是得走這一趟的,玄誠真人在心裡琢磨著,此事涉及玄門術法,由他出面替顧二姑娘當眾澄清,會比大皇子以及官府出面更合適。
而且,這些牌位被華家供奉在了無量觀,他們無量觀也就沾上了這份因果,必須有所了斷。
於是,一眾學子們也全都跟上,簇擁著楚翊與玄誠真人下了山。
一行車馬又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回京的歸程,只是學子們的心態已經與去程迥然不同了。這一路,他們全都在沉默中度過,一個個都在心中檢討著、自責著……
車隊經由西城門回到京城時,夕陽已然墜下,陰沉的天空中烏雲密布。
在鑾儀衛的護送下,眾人順順利利地來到了萬草堂,一路上暢通無阻。
這個時間,本來路上的百姓已經不多了,可鑾儀衛的陣仗實在是太大了,一看看就知道有貴人出行,街道上那些路過的行人以及附近酒樓店鋪的客人也全都被吸引了注意力。
聽聞是大皇子與玄誠真人親臨萬草堂,所有人都驚住了,這下,連那些酒樓茶樓的酒客茶客也都坐不住了,全都朝萬草堂這邊圍了過來。
眾人爭相告走,於是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圍得是熙熙攘攘。
這些看熱鬧的路人都被鑾儀衛攔在了外頭,只能探頭探腦地往裡面張望著。
萬大夫誠惶誠恐地招待了楚翊與玄誠真人,無措地說道:“大皇子殿下,真人,華公子就在裡面躺著……”
楚翊被迎到了窗邊的一把鐵梨木玫瑰椅上坐下。
華二公子華照醒著,只是十分虛弱,靠著一個大迎枕坐在榻上。
玄誠真人給華照探了脈,萬大夫呈上了兩樣東西,一件是給華照盛給符水的茶杯,另一件是那個裝著符籙的紫色荷包。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玄誠真人的身上,也包括不遠處就站在櫃檯后的顧雲嫆。
玄誠真人隨意地看了看那個留有幾點符灰的茶杯,就移開了目光,接著拿起了荷包里的那道符籙,反覆地端詳著。
“顧二姑娘果然是天賦卓絕。”玄誠真人慈眉善目的面龐上露出一抹笑意,眼尾笑出幾道皺紋,贊道,“此符甚妙!甚妙啊!”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那道符,移不開眼。
被鑾儀衛攔在外頭的人群中一片窸窸窣窣的騷動,眾人全都豎起耳朵聽著,目光發亮地望著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的玄誠真人。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中午有位昏迷的華公子被送進了萬草堂,後來就有人口口聲聲在外宣揚說,這位華公子是被顧二姑娘的符給害了。
可現在,聽玄誠真人讚賞的語氣,怎麼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呢!
“真人,此符妙在何處?”楚翊閑話家常般問道。
玄誠真人又把符紙上那蜿蜒的符文端詳了一番,才把符放下,言辭簡潔地說道:“此符能斷了華家的邪術。”
饒是韓章和在無量觀時,就猜到了這一點,此時聽玄誠真人親口確認,還是有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
圍在外面的百姓登時鼓噪了起來。
人群中的一個年輕婦人扯著嗓門喊道:“顧二姑娘沒有害人對不對?”
“沒有,顧二姑娘沒有害人!”玄誠真人微微一笑,他的聲音不重,卻清晰地傳到了外面每個人的耳中。
此時天色已暗,前堂中點著蠟燭,淡淡的燭光氤氳在這個發須銀白的老道身上,襯得他氣度越發莊嚴,比道觀中供奉的那些三清道尊神像還要威儀。
他輕拂了下拂塵,隨行的一個十來歲的小道童就意會了。
小道童快步走到萬草堂的大門口,繪聲繪色地把整件事的真相一一說了,還說害人的華大老爺夫婦倆已經被大皇子派人押去了京兆府。
榻上的華照原來還以為玄誠真人是被大皇子請來救他性命的,此刻方知原來父母竟被送去了府衙。
他的臉色瞬間沉了下去,連唇色都是慘白,心頭惶惶:那他會怎麼辦?
萬草堂外那些圍觀的路人們彷彿一鍋沸水似的,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
一個老婦激動而憤慨地說道:“太惡毒了,這怕不僅是為了用邪術旺自家,還是為了謀財害命吧!”
“這一人死,嫁妝不就是他們華家的了!”
“就是謀財害命啊!”另一個穿灰衣短打的青年一拍大腿,“自家缺錢了,就娶個兒媳昧下嫁妝!這不是畜生嗎?!”
對於這些普通百姓而言,謀財害命以及昧兒媳的嫁妝顯然好理解多了,眾人代入了一下,越發憤慨。
罵了華家人一通后,就有人歡歡喜喜地感慨道:“果然,我就知道顧二姑娘是善心的小仙人。小仙人怎麼會害人呢!!”
其他人一聽,也紛紛為顧二姑娘叫好,多是溢美之詞。
在一片對顧二姑娘的讚頌聲中,楚翊勾了勾唇,眼底淌過一抹璀璨的流光。
“韓章和,”楚翊神情溫和地望著韓章和,聲音平穩而又帶著一種泰山壓頂般的威壓,“你還有什麼疑惑?”
“現在,你們還要不要接著告御狀?”
楚翊的最後這句話是對在場的其他學子們說的。
韓章和等學子們羞愧得簡直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不僅無顏面對楚翊,更羞於面對外面的這些百姓。
韓章和等幾個同窗不由想起了中午在附近的一家茶鋪里曾有一位姑娘義憤填膺地斥責了他們一番:
“虧你們讀了這麼多書,就只會人云亦云,我看是越讀越糊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