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242節 (2/2)

皇帝頗有種春日晴方好的好心情,愈看自己這幅《桃花圖》越順眼,琢磨著得好生裝裱起來。
很快,顧淵就把萬草堂的這種秘葯治好了吉安侯與某鏢局的鏢頭的事大致都稟了,最後道:“舍妹說,她也不知道這藥粉究竟是由哪種草藥調配而成。”
楚翊隨手打開了那青色小瓷罐,看著裡面的白色粉末問道:“可知這藥粉叫什麼嗎?”
一旁的小拾按捺著想回話的衝動,只能抿唇憋著,默默地斜了顧淵一眼,覺得這傢伙來得真不是時候,他前腳到,後腳顧淵就來了,讓他根本來不及稟這趟去萬草堂的收穫。
“藥名特別奇怪,叫什麼青黴散。”顧淵既然要把這種葯呈給楚翊,自然不會一問三不知,早就提前吩咐梧桐問過萬草堂,立即答道。
“青霉素。”下一刻,一個溫和低沉的男音接著顧淵的話尾響起。
顧淵下意識地看向了皇帝,第一反應是以為皇帝聽錯了,可是當他看清皇帝的表情時,不由愣住了。
坐在窗口的皇帝背著光,儒雅的五官略顯模糊,眼神分外幽深,右手緊緊地握住椅子的扶手,手背的線條緊繃如鐵。
顧淵是聰明人,瞬間就明白了一點:皇帝沒聽錯。
東暖閣內,一時寂靜。
楚翊垂著長長的睫毛,注視著瓷罐中的藥粉,眸子幽深。
靜了片刻后,楚翊抬眼看向了窗邊的皇帝,語氣肯定地吐出四個字:“《太祖手札》。”
太祖皇帝駕崩時,楚翊還未出生,他從未見過他那位英明神武的曾祖父。
關於太祖皇帝的事,楚翊有的是從《太祖起居注》中知道的,有的是聽先帝、衛國公等人提起的,更多的是他小時候聽他父皇把這些當作閑話軼事告訴他。
“是《太祖手札》。”皇帝略有幾分恍然地點了點頭。
歲月如梭,不知不覺,太祖皇帝駕崩也有二十年了。
太祖皇帝是今上的祖父,先帝不喜今上,皇帝年幼時跟隨太祖的時間反而比跟著先帝要多,他對這位祖父的感情自是不一般。
太祖駕崩前的三年,龍體每況愈下,皇帝也常在太祖身邊侍疾,偶爾會聽太祖嘀咕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說他還有很多事沒有做,還寫了好幾本手札。
“咯噔。”
皇帝突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背過了身,看著屋外在春風中搖曳的花木,又道:“太祖駕崩前一年,有一次,朕為太祖侍疾時,不慎將些許湯藥打翻在一本手札上,去擦拭時,才翻了幾頁……”
“手札上就提到了青霉素,可以治療外傷炎症導致的高燒、肺癆、膿耳等等。”
“可惜啊,朕當時也只是一次草草地看了一眼……”那本手札就被太祖奪回去了。
說到這裡,皇帝的聲音戛然而止。
金燦燦的陽光透過枝葉層層疊疊的過濾在皇帝的臉上投下了斑駁的光影,光影輕輕搖晃,襯得他的神情愈發複雜。
有追憶,有感傷,有無奈,有歲月無情的唏噓。
太祖皇帝駕崩前的那一年,已是年老體衰,每況愈下。
那段日子,太祖與先帝父子之間的關係很是緊張,先帝苦苦哀求太祖,想要那些手札,想要太祖把發電機、蒸汽機這些都留給他,可是太祖說,手札上的這些東西現在還不能拿出來。
父子之間為此爭執了好幾次。
有一次,父子倆又一次爭執后,太祖不耐煩地打發了先帝,之後,滿身疲憊地對皇帝感慨了幾句:
“你父親是個蠢的,我要是把這些都留給他,他怕是守不住的。”
“這科技樹要是點錯了,就不能重來了……”
“時間不夠,時間實在不夠。若是能給我更多時間,還能立你大姑母……”
第285章
二十年過去了,想起太祖皇帝的音容,皇帝猶覺得心口激蕩不已,眼角微微發紅。
“父皇,”又過了一會兒,楚翊清潤的聲音在寂靜的東暖閣內悠悠響起,“世人都傳說,太祖在駕崩前燒了手札。”
皇帝深吸了幾口氣,定了定神,激蕩起伏的心緒平復了些許,才沙啞著聲音道:“太祖駕崩前寫了好幾本手札,大部分都被他撕了燒了,只留下了最後一本。那一本寫完后不久,太祖就駕鶴西去……”
“而手札也不見了。”
“太祖皇帝的棺槨還沒有入皇陵前,先帝就把整個皇宮都翻來覆去地找過好幾變,掘地三尺,都一無所獲。”
“哎,先帝一直懷疑是鳳陽姑母拿走了手札。”
說到這裡,皇帝揉了揉眉心,覺得一陣深深的疲憊感涌了上來。
看出了皇帝的疲憊,楚翊起身走到了皇帝的身邊,低聲道:“父皇,您該午睡了。”
皇帝已是知天命之年,這些年龍體一直不算好,三五天一場小病,這幾個月還是因為楚翊回國,人逢喜事精神爽,瞧著精神又好了些。
對上兒子關切的眼神,皇帝不由笑了,二話不說地拍了拍兒子的手,釋然地笑道:“好好,朕去歇著。”
皇帝一副甩手掌柜、萬事不管的架勢,讓趙讓給他捧好那副《桃花圖》,就施施然地走了。
皇帝才剛走,楚翊就吩咐小拾道:“你去把何烈叫來。”
半盞茶后,錦衣衛指揮使何烈就應命而來,抱拳行了禮。
“吉安侯是怎麼回事?”楚翊語聲淡淡地問道,俊雅的面龐上噙著一抹若有似無的淺笑,令人看不出喜怒。
何烈一臉肅容地維持著抱拳的姿勢。
自打楚翊接手錦衣衛后,錦衣衛才算是真正地成了帝王的耳目,對於京中最近發生的這些大事,他們知道得一清二楚。
--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