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 滿級醫修重回真假千金文 第233節 (1/2)

“而庾家更慘,錦衣衛已經去往豫州拿人。”
“還有袁哲……哎!”
“在這個關頭,王爺你不想著怎麼反擊大皇子,居然還……”居然還有閑情準備大婚?!
平日里,蕭首輔對楚祐一向敬重有加,這還是他第一次對楚祐用這般嚴厲的口吻說話,實在是怒其不爭啊。
想著被軟禁在詔獄的袁哲,楚祐的心中多少有愧,於是,后一日的早朝上,康王楚祐便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上請進宮探望袁太后,言辭鑿鑿。
“皇兄,臣弟大婚將至,卻沒有親自向太后稟明,實在於心不安。”
“若是臣弟進宮不便,不如讓臣弟未來的王妃進宮探望太后,皇兄以為如何?”
在楚祐寒氣逼人的眸光下,皇帝含笑應允:“七皇弟一片孝心,朕允了。”
“臣弟謝過皇兄。”
楚祐身姿筆挺地站在金鑾殿的中央,很是隨意地對著金鑾寶座上的皇帝揖了揖手,那種漫不經意就從他舉手投足之間展露出來。
他就知道,他這個皇兄就是偽善之人,想當個青史留名的仁君,只要他以孝道為由,皇兄必不敢當眾和他撕破臉。
目的達成,楚祐不動聲色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心裡想著帶顧雲嫆一起去壽寧宮探望太后。
楚祐才退下,就見旁邊一個中年內侍突然步履匆匆地走到了皇帝的龍椅邊,俯身對著皇帝附耳說了一句。
皇帝的臉色微微一變,淡淡道:“宣。”
這個字滿朝文武都聽得清清楚楚,知道應該是有人求見皇帝。
會是誰呢?!
眾臣面面相看,連原本要奏本的御史們也暫時歇了。
片刻后,身穿一襲紫色收腰胡服、腰系犀角帶的百里胤在文武百官的目光中昂首闊步地邁入金鑾殿。
眾臣的臉上皆是難掩訝異。
百里胤作為越國來使出使他們大景,他來到金鑾殿上,自然代表的就是整個越國的態度。
這還是百里胤第二次上金鑾寶殿,第一次是他來京城的第一日。
第二次就是今天了。
百里胤粗獷俊朗的臉龐上噙著一抹放蕩不拘的笑容,泰然自若地走到了距離皇帝不過十步的地方,昂首挺胸,與周圍畢恭畢敬的群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參見大景皇帝陛下。”他給皇帝行禮時,甚至沒有低頭,就這麼仰著下巴與皇帝對視,朗聲道,“吾今日是代吾國聖人正式提出想與貴國聯姻,吾國願將八皇女熙明帝姬許給貴國大皇子。”
在場的群臣皆是嘩然,登時騷動了起來。
皇帝眸色微沉地俯視著百里胤,右手猛然抓緊了寶座的扶手。
百里胤全然不在意周圍其他朝臣的反應,目光定定地望著正前方的皇帝,唇角噙著自信張揚的笑容,接著道:“如此,景、越兩國也能結秦晉之好!”
他說得是一派義正言辭,眼角的餘光不動聲色地瞥著站在皇帝右側的楚翊,嘴角的弧度又上揚了幾分:說穿了,楚翊之所以拒絕與他八皇妹聯姻,也不過是捨不得顧家二姑娘吧。
也是,那顧家二姑娘的確是連自己也覺得生平僅見的美人,這美得有趣的美人可比那等徒有美貌的空殼子要稀罕多了。
就是他,也不甘這麼拱手讓人。
百里胤這番話令在場的不少官員都有幾分意動。
確實,兩國若能聯姻,便可從敵國變為親家,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可以維繫住兩國的和平,避免再起戰火,百姓受難。
大部分官員都將目光投向了站在皇帝右側的大皇子楚翊。
皇帝徐徐地掃視了下方眾人一圈,將眾人的表情變化收入眼內,語氣淡淡地直接回絕道:“百里三皇子,大皇子的婚事,朕早有決定。”
“百里三皇子的提議,朕心領了。”
皇帝堅定如磐石的目光對上了下方的百里胤,語氣不輕不重,卻是少見的強勢,不容置疑。
百里胤平日里玩世不恭的面龐依然帶著笑,目光銳利地與皇帝對視。
景國皇室的那些事也不是什麼秘密,皇帝和楚翊父子處境艱難,康王又野心勃勃,世家底蘊充沛,又傾各家全族之力地扶持康王,皇帝父子可謂是危機四伏。
皇帝登基已有一年,至今未坐穩這江山。
兩國聯姻對大景皇帝是大有好處的,可以助大景皇帝穩住皇位。
於公,他能順理成章地要求景國把新型燧發槍的圖紙作為給帝姬的聘禮,這比原先所提的條件應該更能讓大景皇帝心動;
而於私,顧二姑娘芳心落空,自己也有機會美人在懷。
不想,大景皇帝竟然這般短視,一口拒絕!
“皇帝陛下可考慮清楚了?”百里胤徐徐問道。
即便他沒有吹鬍子瞪眼,也沒有怒言以對,但任誰都能從他蓄意放慢的語速中聽出他的不快。
“朕金口玉言。”皇帝輕輕撣了下袖子,前一句擲地有聲,後面的話又變得敷衍淡漠起來,“我大景風光秀麗,山河壯闊,與越國有異,百里三皇子難得來了我大景,就該四處好好玩玩才是,才不負這千里之行啊。”
百里胤褐色的瞳孔中漸漸地蒙上了一層冰霜,漸漸地收斂了唇角的笑意。
八年前,是景國的宣仁帝楚洛求著越國議和,主動提議將楚翊作為質子送去越國。
現在,他們越國願意送帝姬結兩國秦晉之好,他們景國倒是不樂意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