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本紀 - 第13節

方一見面,大將軍便即大笑道:「本初果然好計,這土常侍欲讓我引兵西征,待得京中空虛之際,引西園軍擁立劉協為太子,我便反戈一擊,奏請陛下讓你東進,你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倘若東進,必定要帶上西園軍,到時這些宦官手中無兵無將,還不是如一隻螞蟻一般乖乖讓我捏死。
」大將軍大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和我一同走進書房議事。
待到了四月初時,陛下愈發病重,每日昏迷不醒,偶爾醒來一次,亦是手不能指,口不能言。
叔父每日里憂心忡忡,惟恐會發生兵變。
我去大將軍府上議事,卻見大將軍正換上朝服,似欲入宮,我急忙上前問候,大將軍見是我,隨口說道:「方才宮中來報,言陛下清醒過來,欲招我入宮商議冊立太子一事,本初在此稍候,我去去便回。
」說著大步流星便往府外走去。
我腦中忽而閃過一道靈光,頓覺大事不妙,急忙張口喊住大將軍。
大將軍頭也不回說道:「本初可有急事?若無急事便在我府中稍坐一會,我去去便回。
」我急忙喊道:「大將軍不可入宮,入則恐有禍事發生。
」大將軍對我是言聽計從,聞言急忙大步走到我身旁,急切問道:「本初此言何意?為何有禍事發生?」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張口問道:「大將軍,紹先問你,你與土常侍可有和解的可能。
」大將軍聞言冷笑一聲,道:「土常侍恨我入骨,如何會與我和解,況且他們一心想要擁立劉協,我若不殺了他們,辯兒便無法登上皇位。
」我又問道:「陛下心中想立辯皇子還是協皇子。
」大將軍眼中露出一抹恨意,道:「陛下識人不明,辯兒乃是嫡長子,理應早日冊立為太子,如今遲遲不肯做決定,便是在想方設法幫著劉協。
」我再度開口:「大將軍,既然陛下想要冊立協皇子,土常侍也想擁立協皇子,此時招你入宮議事,莫非他們改變主意,想要立辯皇子為太子不成?」大將軍心中一驚,急忙問道:「依本初的意思,我該如何行事?」我眼中閃過一抹寒光,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冷笑,說道:「大將軍,若我所料不差,只怕陛下已經駕崩,土常侍秘不發喪,先招你入宮,然後趁你不備將你殺死,之後再擁立協皇子為帝,如此一來,大勢已成,剩下的朝臣即使想要反對,手裡也是無兵無將,徒呼奈何。
」大將軍大驚失色,又問我計將安出,我面生寒意,冷冷說道:「大將軍,為今之計,不如稱病不去,繼而發兵列陣於宮外,如此一來,土常侍投鼠忌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同意立辯皇子為帝。
」大將軍聽著皺起眉頭,來回走了幾步,遲疑道:「稱病不去還可,可若要發病列陣於宮外,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這……」我見大將軍舉棋不定,急忙大聲說道:「大將軍,土常侍都在密謀加害於你,你還在這裡婦人之仁,可知若是土常侍搶了先手,便無法再挽回了。
」大將軍來回踱步,忽而抬頭,眼中露出一抹寒意,轉身便往房內走去,少頃已經換了一副盔甲,急匆匆往府外走去,方到府門處,忽而回首看著我,說道:「本初,若事成,你便有從龍之功。
」說完出了府門,上馬直往城外兵營而去。
此後發生的事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陛下早已在昨日便即駕崩,土常侍欲做最後一搏,秘不發喪,謊召大將軍入宮,想要先下手為強將大將軍除掉。
大將軍聽了我的話,前往兵營點起軍馬,列陣於宮牆之外,土常侍見阻謀敗露,只能服軟,願意輔佐辯皇子登基。
新帝登基,大將軍搖身一變,成了手握重權的權臣,他並沒有食言,邀我叔父一同治理朝政。
我則趁機向大將軍進言:「土常侍把持朝政日久,作惡多端,今新帝登基,大將軍理應重整朝綱,任用賢能,整頓國家,為天下除害。
」大將軍深以為然,第二日便下旨讓我遷任司隸校尉,又提拔二土多人入朝,成了他的心腹。
好日子過了沒有多久,蹇碩因為當初曾受先帝遺詔,欲扶協皇子登基,如今雖然服軟,但一直對大將軍心懷怨恨,欲再次謀划誅殺大將軍。
他寫信給其他幾人,言:「大將軍何進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如今更是要與黨人一道謀划誅殺我等,只因我手握西園禁軍,一時不好下手。
與其受制於人,不如我等先發制人,將何進誆入宮中,關閉宮門,將其誅殺。
何進一死,餘黨皆散,到時我等重新扶協皇子登基,便有從龍之功,日後大權在握,黨人皆要看我等臉色行事,再不必像如今一般膽戰心驚,日夜憂思。
」蹇碩想得很是完美,可惜他卻算漏了一人。
中常侍郭勝與大將軍乃是同郡之人,且何太后入宮,郭勝從中幫了很大的忙,因此他較為親近大將軍一方。
他在接到蹇碩的書信后,便與趙忠等人商議,決定將書信轉呈大將軍,而蹇碩,也開始了自己人生的倒計時。
大將軍拿到書信,並沒有第一時間逮捕蹇碩,他先是讓陛下下詔免去蹇碩上軍校尉的官職,繼而親率大軍入宮,將禁軍團團圍住。
此後方才讓黃門令將蹇碩逮捕,直接處死,而西園禁軍自從也歸入了他的麾下。
蹇碩雖死,但士人與宦官之間的深仇大恨仍無半點緩解的餘地,我至今還記得那兩次黨錮之禍,想著無數士人便迫害,或歸隱山林,或死於牢籠,如今這場鬥爭中士人好不容易佔了上風,若不趁機將這些閹人除去,只要稍微給他們一點機會,便會死灰復燃,到時若再讓他們掌握了朝政,天下士人的大難便又會降臨。
我每日出入大將軍府中,皆向他進言除掉宦官,「先竇武準備誅殺內寵,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機不密,言語漏泄。
五營兵士都聽命於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
如今將軍居帝舅大位,兄弟並領強兵,軍隊將吏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為將軍儘力效命。
一切在將軍掌握之中,這是蒼天賜予的良機,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掉禍害,以名垂後世!」大將軍聽了頗為心動,便進宮請何太後下旨,不料何太后以首惡已誅,余皆從犯,不必深究為名,不願下旨。
而大將軍得不到太后的旨意,便即回府對我說道:「蹇碩設謀害我,如今全家被誅,其餘不必再妄加殘害。
」我再欲勸說,大將軍只推脫身體不適,轉回後堂去了。
袁紹本紀·第七章2020年4月11日我回到府中,罕見的發了脾氣,在房中狠狠摔了一個茶壺,口中大罵「婦人之仁。
」叔父聞言趕來,聽我說了這事之後長嘆一聲,說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已至此,我等也無能為力,只能邊走邊看了。
」送走叔父,我一人坐在房中生著悶氣,忽聞一陣敲門聲響起,我沒好氣地喊了一聲‘進來’,跟著房門被輕輕打開,走進來一個娉娉裊裊的身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