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本紀 - 第12節

不錯,雖然我兩個叔父一個是當朝司空,一個又是太傅,但朝政卻一直把持在了土常侍手裡。
這土個宦官無惡不作,唆使陛下實行了黨禁,將黨人趕盡殺絕,如今雖然因為黃巾的緣故取消了黨禁,但黨人對他們的痛恨卻不會因此而消失。
我需要大將軍的力量來誅殺宦官,大將軍何嘗不想借著我的名望融入士族之中。
他是屠夫出身,充其量只是一個良家子,若是想憑著自己的力量融入到士族中,讓士族完全認可他,無異是痴人說夢,可他若是藉助我的名望,再幫助士族將宦官趕盡殺絕,結果又會變得不一樣了。
只要殺了宦官,他再把持住朝政,就算是個屠夫也會搖身一變,成了士族的一員。
我二人各懷目的,一拍即合,大將軍由於要藉助我的名望,對我更是信賴有加,日日招我入府議事,平日里更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不斷籠絡我,又知我與陳氏感情不和,更是想方設法搜羅來了各地的美人,隔三差五便送到我的府上。
而此時的曹操,也終於向著他的志向跨出了第一步。
他被朝廷拜為騎都尉,前往老家陳留招兵買馬,與老將皇甫嵩與潁川長社大破黃巾軍,因功遷往濟南相,幾日前便上任去了。
不久之後,張角病死,原本聲勢浩大的黃巾軍一下子群龍無首,很快便被官軍鎮壓了下去。
只是經此一事,朝廷在各地的統治已是搖搖欲墜,而在此後更是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且說冀州刺史王芬,乃是名動天下的‘八廚’之一。
先前曾說,陛下曾經實行過黨禁,其實在此之前,先帝也曾做過這事。
那是延熹九年的事了,宦官牢修誣告李膺等大臣結黨營私,於是先帝震怒下發動了「黨錮之禍」,王芬有大名於天下,亦在廢錮之列。
自此正直之人被廢除、流放,姦邪之人更加肆無忌憚的糾結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於是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而王芬則位列「八廚」之一。
王芬在冀州時,安撫流民,鎮壓叛軍,治軍理政,將冀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按說以他的功勞與聲望,再在任上熬個幾年,等到入朝當個九卿,也算功成名就了。
可他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想著要學伊、霍,想著要做那廢立之事。
其實此事還是曹操來信告訴我的,這王芬聽信了術士襄楷之言,襄楷曾對他說過「天象有言,黃門、常侍再不能霍亂朝堂。
」最新找回4F4F4F,C〇M最新找回4F4F4F.COM最新اE;回4F4F4F.COM而王芬也像中了邪一樣,與南陽人許攸、沛國人周旌等人相互交結謀划,連接冀州當地豪傑,謀廢陛下,改立合肥侯為帝。
他們將此事告訴了曹操,當時曹操因為看不慣這官場黑暗,已經辭官隱居。
王芬知道曹操頗有智計,便想將他也拉入這趟渾水之中,然而曹操嚴詞拒絕了他們。
曹操給我寫的信中這樣說道:「這廢立之事,乃是天下間最不祥的。
古人有權衡成敗、計較輕重然後施行的,只有伊尹和霍光。
伊尹是心懷至忠的誠意,又據有宰相的權勢,位列百官之上,所以廢立皇帝,才會計劃得成,完成廢立。
等到了霍光,他先受到了先帝托國的重任,又憑藉皇室宗親的地位,而且內有太后秉政的權重,外有群臣同心的大勢,加上昌邑王即位沒多久,沒有貴重寵幸之人,朝中也無同心的官員,他的話只能通過侍從表達,所以霍光計策施行便宜迅速,事情完成就像摧枯立朽。
而今王芬只見到了前人成功的容易,卻看不清眼前的困難,更不知天時、地利、人和,如此下去,徒自取滅亡耳。
」曹操果然沒有說錯,不久之後陛下便欲北巡河間舊宅。
而王芬以為時機已到,便上書言黑山賊攻劫郡縣,求得起兵,欲趁著陛下臨河間之時趁亂劫持陛下,完成廢立之事。
卻不料北方忽有赤氣生出,東西竟天,太史上書陛下,言「當有阻謀,不宜北行。
」陛下遂罷了北巡的念頭,下敕令王芬罷兵,隨後又徵召他入京。
王芬以為阻謀敗露,心生恐懼,不幾日便在家自殺身亡。
此事過後,陛下心中一直很憂慮,終於下定決心,重立西園新軍,這新軍直屬陛下,共有八個校尉,我被任命為中軍校尉,曹操則被任命為典軍校尉,可惜這支軍隊的指揮權直屬於上軍校尉蹇碩手裡,連大將軍也無法調動。
黃巾暴動,王芬叛亂,這些事一件一件直擊陛下內心最深處,縱使如今西園新軍成立,也無法讓他能夠開心幾天。
再加上陛下先前一直沉湎美色,身子早已被掏空了,內憂外患之下,終於病倒了。
而這時,一件關乎全天下蒼生的大事業開始漸漸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太子一事。
不知何故,陛下一直未立太子。
按理說何皇后所生的辯皇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子,理應立為太子,可陛下卻一直以辯皇子輕佻淺薄為由,遲遲不肯立他為太子。
而朝中大臣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陛下不喜辯皇子,卻專寵王美人的兒子協皇子。
這王美人自從入宮以來,便深受陛下寵愛,繼而一直將皇后冷落在了一旁。
雖然皇后後來用計毒殺了王美人,但卻留下了這個協皇子交與董太后撫養,如今這協皇子雖然尚未成年,但陛下若真一意孤行想要立他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話又說回來,辯皇子自小寄養在民間一戶姓史的道人家裡,直到土歲後方才接回宮裡,是以舉止形態皆帶著一絲民間的輕佻,而協皇子自小由董太后養大,住在深宮之中,舉止端莊,待人親和,兩位皇子站在一起,任誰都會喜歡上協皇子。
但我不能,朝臣不能,黨人不能,天下士族更不能。
且不說辯皇子是何皇后所生,乃是大將軍的親外甥,而協皇子是王美人所生,是何皇后的心腹大患。
況且那些宦官也一直圍在協皇子的身邊,意圖說服陛下改立協皇子為太子,而我士人與宦官自是勢不兩立,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將辯皇子扶上太子之位,日後登上帝位。
最新找回4F4F4F,C〇M最新找回4F4F4F.COM最新找回4F4F4F.COM日子一天天過去,陛下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朝中氣氛異常緊張,叔父每次下朝後便找我議事,他知我每日出入大將軍府中,便托我告訴大將軍,朝中大臣皆願擁立辯皇子,讓他專心對付宦官。
大將軍也投桃報李,言事成之後,他與叔父二人共同輔新帝,共理朝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