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馬梁山泊至今已經被官府多次圍剿,不過這一次不同尋常。
因為這一次來的不是附近州府統屬的兵馬,而是高太尉奏明天子后,以朝廷名義派出來的正規官軍,他們從兵器甲仗到錢糧馬匹全都由朝廷供給。
交戰的第一天,梁山泊只用了兩千五百兵,在依山傍水之地使用車輪戰的方式截擊初來乍到的敵人,大挫了官軍的銳氣。
特別是扈三娘生擒了呼延灼的副將彭玘,使得整個山寨士氣大振。
晚上,宋江與軍師吳用商議,準備第二天由他自己親率五千人馬去與官軍正面衝突,爭取一舉擊潰呼延灼的兵馬。
與此同時,呼延灼也在燈下與先鋒韓濤商議對策。
韓濤道:“今日之戰,地勢不利於我方,馬軍無法展開。
此等草寇小勝一場后,明日必然派大軍前來決戰。
我等可將兵馬去那開闊之地列下陣勢,以逸待勞。
若他們敢來,我們可使連環馬直衝過去,將他們的隊伍沖得七零八落,到那時還不是任由我等斬殺?若能生擒匪首宋江等人,則大局可定矣。
” 呼延灼道:“韓將軍高見。
我這次從京城來時,特地向高太尉要來了一個善用火炮的軍官。
此人姓凌名振,綽號轟天雷。
我會讓他領一千步軍攜帶火炮去水泊邊埋伏,待草寇們被我們擊敗,乘船逃回梁山時,以火炮轟擊他們的船隻,定能收到奇效。
這一次我們要大破梁山泊草寇,為朝廷除去這個禍害。
”商議已定,呼延灼傳下將令,讓部下的將官們做好準備,迎接明天的大戰。
第二天,宋江帶著五千精兵前來迎戰官軍。
只見官軍早已在空闊之處列下陣勢,遂令梁山泊的兵馬也列成陣勢相迎。
一時間雙方旌旗招展,刀槍耀日,好不威風。
宋江和吳用騎馬到陣前觀察敵情,身後有秦明,林沖,花榮,孫立,黃信等五個頭領簇擁著。
因扈三娘受傷被送回山寨將息,宋江讓黃信暫時接替了她。
看對面時,只見呼延灼頭戴金盔,身披鐵甲,雙手持兩條銅鞭。
他身邊有先鋒韓濤和一眾將校。
宋江指派秦明當先出馬搦戰。
呼延灼不予理會,只將銅鞭一指,韓濤與眾將校驅動三千鐵甲兵,一齊往梁山泊的隊伍這邊衝來。
待衝到一半距離時,宋江吳用都看清楚了,對方全是馬軍,每土匹馬用鐵環連在一起,馬戴皮甲,人披鐵鎧。
那些馬都跑發了,捲起滾滾塵土,勢不可擋! 吳用道:“官軍的馬匹互相鎖住,奔騰而來。
我們這邊大部分是步軍,如何能夠抵擋得住?須趕快撤離此處!”宋江急令鳴金,叫秦明回來,又令林沖花榮等頭領帶著隊伍向附近的山坡撤去。
可是已經晚了。
梁山泊這邊的士兵從來未曾見過連環馬的威勢,不等敵人接近,他們的隊伍早已亂了。
官軍這邊卻都是久經訓練之兵,馬匹互相鎖在一起,有進無退,很快就將梁山泊的人馬沖得七零八落。
這一仗,梁山泊損失慘重,中箭中槍,被馬踏為泥者不計其數。
宋江吳用虧得有孫立領著兩百騎兵保護,倉惶地來到水泊邊,丟下馬匹乘船渡水逃到金沙灘。
待清點人數后發現,頭領中秦明和黃信一個肩膀中箭另一個身帶槍傷,都得送回山寨養傷,暫時不能領兵了。
五千精兵竟損失了將近兩千人,回來的三千人中也有將近兩成人帶傷。
宋江大驚,問林沖花榮等頭領道:“如何失卻了這許多人馬?”林沖答道:“我等撤回湖邊時,尚有四千餘人,只是渡船一下子運不了這麼多人。
更兼敵方用火炮轟擊,有不少人途中落水而亡,還有一些人被打散了,至今尚未返回。
” 此時對岸又響起了一連串的炮聲,有幾炮居然打到金沙灘的小寨上來了,宋江和眾位頭領們俱皆驚慌。
軍師吳用道:“官軍的連環馬和火炮厲害,但是他們暫時無法渡過水泊。
我等且棄了金沙灘,都回山上大寨里再商量對敵之策。
” 於是眾人離了金沙灘,往山上退去。
晁蓋早已得報,引領留守山寨的頭領們前來迎接宋江等人。
眾頭領們在聚義廳坐定。
朱貴石勇兩位頭領慌慌張張地跑來,對晁宋二位頭領道:“山寨在水泊周圍開的三個酒肆全被官軍佔了,我等幸得有號船接應,方才逃脫。
孫新顧大嫂夫婦走得慢了些,俱被官軍活捉了去!”眾頭領們聽了,面面相對,作聲不得。
宋江起身,對晁蓋和眾頭領們雙膝跪下,道:“昨日弟兄們不辭勞苦,大戰一場,不但擊退了官軍,還生擒了呼延灼的副將彭玘。
今日的失利,乃是宋江不善籌謀,輕敵冒進所致。
宋江有愧於晁蓋哥哥的重託,有愧於眾位弟兄們,更有愧於那一千多戰死的冤魂。
請晁天王治宋江戰敗之罪,另選德才兼備者領軍。
”說罷他淚如雨下,伏地磕頭不止。
晁蓋走近前來將他攙扶起來,道:“公明賢弟不必自責過甚。
自古勝敗兵家常事,我等且堅守各處險要,暫避官軍鋒芒,再商議一個退敵之策。
”說罷,他吩咐擺下酒宴,與宋江和眾位頭領們把盞壓驚。
軍師吳用也來勸宋江道:“公明哥哥且請寬心。
我梁山地勢險要,糧食充足。
只要不急著出戰,官軍他能奈我何?”眾頭領都道:“晁天王和吳軍師所言有理。
我等可以從長計議,琢磨出一個破敵之計。
” 宋江謝了晁天王和眾頭領,遂一起入席飲酒。
如此過了幾日,官軍每天都隔著水泊擂鼓搦戰,梁山泊全不理睬。
呼延灼因害怕梁山泊的詭計,不敢將大隊人馬渡過去,心中甚是焦急。
韓濤道:“將軍可遣人向朝廷報捷,順便多多補充糧草兵丁。
我等只需將梁山泊圍困起來,待他山寨里糧草耗盡,那時自會前來送死。
”呼延灼道:“言之有理。
” 這一日,李逵領著一個新近上山的頭領來到聚義廳,求見宋江晁蓋等人,道:“我這個兄弟名叫湯隆,他有一計可破呼延灼的連環馬。
”宋江大喜,遂教喚湯隆進來相見。
湯隆道:“啟稟晁宋二位頭領:我家祖輩鐵匠,家父曾為老種經略相公打造軍器。
要破這連環馬,須用鉤鐮槍。
我有祖上傳下來的圖樣,可依樣打造。
只是我雖會打造鉤鐮槍,卻不會使。
如今這世上只有我一個姑舅哥哥會使這鉤鐮槍,他姓徐名寧。
這鉤鐮槍乃他家祖輩相傳之絕藝,不教外人。
” 宋江問道:“這徐寧現在何處?”湯隆答道:“他在東京八土萬禁軍中任教頭,綽號金槍手。
” 林沖聽了,道:“宋江哥哥,我昔日在東京任教頭時,曾與這徐寧相交。
他的金槍法和鉤鐮槍法端的是天下獨步!” 宋江道:“既如此,我等即可差人去東京將此人取來。
”吳用遂招來戴宗時遷楊雄石秀四個頭領,授以密計,令他們帶足銀兩,做好準備,跟隨湯隆去東京王事。
明天夜裡就渡過水泊,前往東京,無論好歹,都須將徐寧和他的一家老小接來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