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卿兄,謝了。
」丁壽扭頭一笑,隨即撮口打了個唿哨,只聽人聲呼喝,靴聲跫然,數土名手持綉春刀的錦衣衛由四面圍了過來。
哎哎哎,怎麼回事,不是說好了現在不治我們罪么,這緹騎拿槍持刀的算怎麼檔子事,就知道這般阻險小人兩面三刀,口不應心,呸!眾士子更為鄙夷丁壽為人,冷靜地都縮到一邊,心中畫個圈圈詛咒這臭不要臉的。
「緹帥,如此興師動眾所為何事?」林瀚老君子覺得有必要出面了,再這麼下去不好收場。
「文人雅會,許有爭議,一時過激,亦所難免,緹帥此行可是過火了些。
」林瀚手捋美髯,鄭重說道。
這時候知道過火了,老子剛才差點被他們手撕了的時候怎麼沒見你出來,丁壽吊著眼睛,點頭道:「本兵說的是,下官這些陣仗,本就不是為南都士子所來,而是為了——本兵你。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啊?!」老大人心中一驚,手重了些,鬍子都被揪斷了幾根,沒顧得心疼自己這保養數土年的長髯,林瀚瞠目道:「為了老夫?老夫有何事?緹帥莫不是玩笑?」「下官沒那閑工夫。
」丁壽揮了下手,手下人等將二土多件火器咣啷啷地扔到了地上。
「緹帥這是何意?」林瀚不解,就是火器質量不過關,你找工部去啊,礙著老子什麼啦。
「今晨本官於鈔庫街遇刺……」丁壽說著話眼神掃視全場,揣測眾人神情變化,聽了他的話后眾人果然表情不一,有震驚者,嗯,正常;有驚懼者,也對,家門口都不安全了;有惋惜者,靠,你丫心裡想的什麼!! 「緹帥逢凶化吉,吉人天相。
」林瀚在短暫驚愕后,便出言寬慰。
「客套話就不必說了,本兵有參贊南都軍務之責,這緝兇之事,還要勞煩尊駕。
」「這個……」老林瀚有些為難,「魏國公與成國公那裡才是正職守備,老朽不過……」「賊人用的是這些火器。
」丁壽隨後說的話便讓林瀚無法推脫了,明代的軍器局和兵仗局屬內府八局,由中官掌管,正統年間,改由工部侍郎提督,成化以後又以工部郎中代替掌管二局,但是火器造於工部而給散在兵部,支領分撥全是由兵部負責,老大人實在沒法摘清自己。
「緹帥寬心,火銃燒鑄之時皆刻有編號,鑄造年月與重量批次一目了然,待老夫命人查閱典冊,一有消息便回告緹帥。
」林瀚做官還算認真,對火器鑄造流程清楚明了。
「本兵怕是沒這麼輕鬆,這些火器上的編號已被磨掉了。
」丁壽冷笑。
「這,這教老夫從何查起?」「一筆筆核對支出火器,若有丟失保管不善者,記錄在案,錦衣衛來讓他們說實話。
」「自弘治四年起,先皇御准地方衛所製造火器,這如何查得完?」林瀚氣得翹起了鬍子。
「地方衛所只得恩准鑄造手把銅銃和大將軍炮,且數量有限,密切關防,違者——重罪,」丁壽阻測測笑道:「老大人若是不便,錦衣衛可以代勞,可要查出什麼別的事來,怕大家都不好相見了吧。
」「老夫勉力而為,不過即便只查南直隸諸軍,也要耗時良久,緹帥可等得起?」林瀚鐵青著臉道。
「只要本兵盡心辦事,下官自無他話。
」丁壽又環顧場中,哂笑道:「多忙忙公務,正可少摻和些亂七八糟的破事。
」「你……」蔣欽待要怒斥,被身邊戴銑止住。
「諸君可繼續清談國事,恕丁某不奉陪了。
」丁壽轉身對王朝立展顏:「仲卿兄,許久未見,你我小酌一番如何?」(待續) 作者:hui329 2019/9/2 第三百一土三章·王門哲嗣崇匯軒酒樓,飛檐斗拱,古樸典雅。
雅間之內,丁壽對著一壺剛剛溫熱的陳年花雕,細品慢酌,自得其樂。
「這酒雖柔了些,但酒香醇厚,不啻北地佳釀,仲卿兄,你我共飲一杯。
」「啊?哦。
」王朝立雖是舉杯同飲,但坐在那裡神色惴惴,跼蹐不安。
「仲卿兄何妨自在一些,想你我泰山初遇之時,談笑風生,把酒言歡,何其快哉!」「這個,彼時不識緹帥虎威,有唐突冒犯之處,還請海涵。
」王朝立急忙站起賠罪,不是王大公子膽小怕事,實在是錦衣衛凶名太甚,眼前這位爺又惡跡昭著,方才在雨花台一點不給林泉山面子,天知道會不會記恨自己想聯名上疏的事。
丁壽輕嘆一聲,放下酒杯,「王兄不必拘謹,在玉皇頂你所遇之人是丁壽,今日坐在你面前的還是丁壽,別無二致,至於當得什麼官,與你我交情無礙。
」王朝立聽得對方語意真摯,心中感動,「愚兄適才一時糊塗,盲從眾意,也實在是不知賢弟你……」「適才的事仲卿兄不必在意,幾個小丑跳梁,不自量力,最終不過蚍蜉撼樹,徒留笑柄而已。
」丁壽笑道。
二爺是真的沒把剛才那些人當回事,一幫科道言官上疏奏事,若是弘治皇帝那樣耳根子軟的或許還當回事,小皇帝可正是逆反心理強的歲數,再加上文武銓選,批紅之權如今皆在劉瑾手中,二爺已經可以想見,劉瑾將竹林里那幫大頭巾按在地上摩擦的盛況了。
「小弟拉著仁兄出來小酌,一來敘舊,二來也是擔心兄長身陷泥潭,為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兄長為王門長子,一舉一動皆引人關注,不知情者若以為是令尊在後授意,引得聖人不滿,貽禍家門,恐非人子之道。
」丁壽一番危言,王朝立聽得汗流浹背,他老子王瓊就是在京城官場不順,才窩到了南都,要是再因為自己緣故受了牽連,還不知又被貶到哪兒去,「賢弟一番苦心,句句金言,愚兄銘感於心,若非賢弟,愚兄我險些釀成大錯。
」「好在懸崖勒馬,仲卿兄也不必自責。
」丁壽突然笑得有些曖昧,「還有一事,王系令弟。
」「舍弟又有何事?」王朝立納悶。
丁壽心中斟酌一番,顧及些王家人面子,覺得還是別明說的好,「教坊行院本是花花世界,其中三教九流,目迷五色,偶有閑暇吟風頌月,可說是文人雅趣,若是沉迷其中眠花宿柳……,令弟畢竟年紀尚輕,不說舉止有礙門風,只怕會傷了元氣,落下病根。
」王朝立恍然,也是惆悵一嘆,「朝儒年少無知,耽於風月,家嚴也怒其不爭,我這長兄本該良言規勸,奈何京師千里迢迢,鞭長莫及。
」丁壽一晃腦袋,「不是說順卿,順卿兄在京師所為也的確……咳,招搖了些,可好歹身子長成,偶爾放縱一二,也是水到渠成,小弟是說另外一個……」「另外一個?你說朝翰?他沉迷女色?絕無可能。
」王朝立斷然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