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張家六尺巷的記載出自民國25年編纂的縣誌,張英張廷玉父子的著作中沒提隻言片語,這或許可以說張家人厚道,不好意思往自己臉上貼金,可《清代名人軼事》記載的張玉書和張英同朝為官,故事如出一轍,合著一招鮮吃遍天,大清朝不收版權費的,何況比起類似小說家言,前文提到過恨乞丐恨得牙癢的徐珂,同期所著《清稗類稿》考據嚴謹得多,六尺巷一句未提。
當然要說張家父子和這巷子一點關係沒有,也是冤枉,《父子宰相家訓》曾引用了一段《韓魏公遺事》內容,並做了評語,故事差不多,詩作則是:他人侵我且從伊,子細思量未有時。
試上含元殿基看,秋風秋草正離離。
故事的主角和張家父子挨不上半點關係,是而今戶部尚書韓文的先祖北宋名臣韓琦。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即便如此,這也不是故事的最早出處,韓琦的這首詩出自五代,後唐尚書楊玢告誡子弟批作,張廷玉不喜楊玢以蜀臣入唐的貳臣身份,使用了編纂《明史》時常用的春秋筆法,盛讚韓琦風骨,楊玢之事直接省卻,也不知已經辮髮胡服的張家爺倆哪來的蜜汁自信瞧不起別人。
眾人見林瀚舉杯痛飲,俱都興緻高昂,御史蔣欽提議道:「世上詩難得,林中酒更高。
既然群賢畢至,有酒豈可無詩,不若大家作詩相和,諸君以為如何?」與會眾人連連唱和,紛紛提議由林瀚出題。
「唉!」聽了眾人提議的林瀚突然喟然一嘆,「借問山陽會,如今有幾人。
」「先生可是有心事?」戴銑見林瀚突然興緻寥寥,憂心問道。
「寶之,無妨,只是有些累了。
」林瀚寬慰道。
「可是在下提議唐突?」蔣欽心中忐忑不安。
「子修哪裡話,汝之提議甚好,只是……」林瀚眉峰緊鎖,「老夫這裡有一篇文章,想請諸君品鑒。
」「先生有新作問世,末學自當拜讀。
」蔣欽笑著從林瀚手中接過文章,低頭一覽,便驚呼道:「這是台諫呂、劉二君論劉瑾姦邪,置瑾極典的奏疏!」手機看片 :LSJVOD.COM手機看片:LSJVOD.COM眾人驚呼出聲,京城中樞劇變,他們早已知曉,但畢竟神仙打架,事不關己,且天高皇帝遠,他們這些人都是南京的科道言官,就是有心參與,也趕不上熱乎勁兒。
「子修,你將這份謄抄的奏疏念與大家聽聽。
」蔣欽自無不從,清清嗓子,便開始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實話說這份奏疏寫得不錯,不過內容上除了要挽留劉健、謝遷兩個老頭以外,就是一個主題:殺劉瑾,殺劉瑾,還是殺劉瑾。
蔣欽慷慨激昂的聲音剛剛落地,林瀚老大人便擊節讚賞,「這才是今世直臣,不可多得!」「老眼昏花,若能早薦此等良臣進身中樞,何致今日人微言輕,正義難伸,惜哉!悔哉!」聽了老林瀚一番痛心疾首的話,與會眾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機會來啦。
「老大人此話何意,吾等雖僻居留都,心中忠義之心可昭日月,今日便聯名上奏,斥權閹,正國法。
」「不錯,豈能讓京中同僚專美於前,我等也上疏留保輔託大臣,以安社稷。
」御史薄彥徽隨聲應和。
一人首倡,眾人皆出聲應和,紛紛表示聯名上奏,獨蔣欽不語。
「子修,何故不言,可是心有懼意?」林瀚手撫須髯,乜斜問道。
蔣欽搖頭,「不然,茲事體大,非振聾發聵之言不足以動聖聽,末學今夜當披肝瀝膽,奮筆疾書,拜疏陛下:元老不可去,宦豎不可任!」「好好好,子修真鐵膽也,老朽先為之賀。
」林瀚當即浮一大白。
其他人也各自陳詞,有數人聯名者,也有準備單獨上疏論事者,一時物議沸騰,大有與劉瑾勢不兩立的架勢。
戴銑持著紙筆來到一方巾襕衫的青年身邊,「仲卿,你雖為中書舍人,不在台諫之列,可為國除佞乃國之盛事,可願共襄盛舉?」「寶之兄客氣了,小弟願附驥尾。
」王朝立也是胸中火熱,將聯名書鋪在一旁石桌上,提起筆來,便要書上自己名字。
筆尖方觸紙面,聯名書便被抽走,一個帶著嘲意的年輕聲音響起:「就憑你們這些人,也想與劉公公為敵?」突然變故讓戴銑一驚,細看桌旁站著一名錦衣青年,正滿臉不屑地將聯名書丟到桌上。
「此乃雅客文會之處,你是何人,不請自到,還敢如此放肆?」戴銑厲聲呵問。
青年負手傲立,「本官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指揮使——丁壽。
」 2019年8月15日第三百一土二章·口舌之爭「錦衣衛!!」不獨戴銑,林中眾人俱是悚然,有幾位高卧巨石頗有幾分魏晉風流的倒霉蛋一個沒坐穩,直接摔了下來,連痛都忘了喊。
錦衣衛凶名遍天下,當今錦衣衛指揮使丁壽被朝臣列入奸黨之列,八虎一狐,狼狽為奸,南都士子早有耳聞,難道這邊文會才臨時起意彈劾劉瑾,錦衣衛便已得到消息,這幫緹騎未免太神通廣大了吧! 戴銑強自鎮靜,「原來緹帥當面,不知有何見教?」「見教?哪敢,諸位這般大手筆,丁某自愧弗如。
」丁壽掃了一眼被他丟掉的聯名書,嘿嘿冷笑。
「我等身為科道言官,有奏事之權,規諫之責,難道這也犯了錦衣衛的王法嗎?」蔣欽踏步上前,冷笑不止。
想用話引老子入套,沒門,丁壽暗想,「國朝律法不因言獲罪,只要你們按著規矩將奏疏遞交銀台,陛下沒有旨意之前,本官無權治你們的罪。
」我的天啊,你倒是早說啊,一幫言官這才鬆了口氣,寒風穿林,覺察身上冷汗涔涔,通體冰涼。
丁壽嘴角一勾,緩緩道:「至於上疏以後,你們是妄議朝政還是誣謗忠良,是功是過就得自己擔著了……」眾人心中又是一緊,這麼忽上忽下的心境,讓這般士大夫小心臟壓力有點大。
蔣欽哈哈一笑,「時窮節乃現,吾輩風骨,不勞緹帥掛心。
」「子修所言正是,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吾輩所為,豈是鷹犬爪牙所能領會。
」戴銑昂然言道。
「子修與寶之說得對,我等為國上疏,何罪之有!」「錦衣武臣,妄想堵塞言路,摧折士人風骨,真真不自量力!」「今日文會高談之所,竟有小丑跳梁,眾位仁兄,將他轟了出去!」有人領頭,與會眾人群情激昂,彷彿打了雞血一般,揎拳捋袖,摩拳擦掌地奔丁壽圍了過來。
「賢弟……丁大人,此地不宜久留,你還是暫且避避吧。
」王朝立腦子方才還處於「宕機」狀態,丁壽黨附劉瑾,囚禁牟斌,查抄車霆,驅逐劉謝,百官伏闕又將他與八虎並列,南都士子都說此人既稱「雄狐」,必是老奸巨猾,狼眼鼠眉之徒,因此他雖聽說過新任錦衣衛指揮使喚作丁壽,可根本就沒往泰山偶遇的那位胎毛未退的小老弟身上想,幾萬錦衣衛,出幾個同名同姓的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