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進祿失魂落魄,無力地鬆開那人,麻線嶺失守,撤回黃龍山的路都被斷了,如何是好! “堂主,怎麼辦,您快拿個主意啊!”隨邵進祿逃出的幾個心腹人人焦躁,在教中混到高位,腦子沒一般教眾那麼‘實誠’,所謂真空家鄉在哪裡不知道,腦袋掉了沒法子吃飯的道理可是一清二楚。
怎麼辦?如今還能怎麼辦,能掙一時算一時,邵進祿咬牙翻身上馬,“走,再去搏一次,看看誰的命硬!” 在前後隱約傳來的明軍喊殺聲中,邵進祿帶領手下投入了茫茫雪原…… 第四百三土一章·除惡務盡雷霆手·褒貶由人菩薩心2020年1月14日白蓮教亂匪灰飛煙滅,陝西三司上下官員總算鬆了口氣,大家可以安心過個好年了,心中慶幸自不必說,才受封為秦王的朱惟焯特在王府設宴,邀請有司官員慶功道賀。
“此番多蒙都堂率固原精兵兼程馳援,會師潼關,畢其功於一役,如今陝境教匪無蹤,奸民授首,皆仰都堂功德也。
”陝西布政使安惟學舉杯提議,眾人紛紛請酒,褒揚上司。
“不敢當行之兄溢美,此皆緹帥運籌之功,教匪驟然舉事,我等始料不及,險些釀成大禍,幸有丁帥四方奔走,星傳羽檄,各方精兵才可從容布置,平亂之功緹帥當居首位。
”一身便裝的陝西巡撫曹元,笑著將酒轉敬身邊丁壽。
“是極是極,丁大人代天巡狩,平冤獄,御胡虜,掃奸叛,弘揚聖德,宣威中外,實乃朝廷股肱,國之棟樑啊!”身穿袞龍服小大人模樣的朱惟焯立即介面。
朱惟焯自記事起便擔著秦王庶長子這個無名無分的虛名,日日戰戰兢兢地面對宗支內那些對王位虎視眈眈的親戚們,心中苦楚可想而知,經丁壽三言兩語點撥上表之後,竟然真的就提前順利承襲了王爵,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常言說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位新晉的秦王爺對丁大人的推崇感激可想而知。
“王爺謬讚,都堂言重,在下豈敢愧領。
”瞧人家孩子多會說話,丁壽嘴角噙笑,忍得很辛苦,盡量不讓人看出自己快按捺不住的得意神情。
“丁某不過恰逢其會,說來平亂如此順遂,還是靠將士用命,主帥調度有方,是吧,戴將軍?” 戴欽霍地從座上站起,欠身恭謹道:“卑職不過略盡綿薄之力,本分而已,不敢貪功,緹帥居功厥偉,末將等心服口服。
” 嗯?戴欽這番謹小慎微的回話,大出丁壽預料,在他印象里,老小子腰桿甚硬,當日在綏德見了御賜金牌也沒這般卑微表現,如今吃錯了什麼葯,前倨後恭的! 丁壽當然不知道,戴欽是被他腹黑手狠的酷烈手段給驚著了,再有這幾日來見一個個封疆大吏地方憲臣皆對丁壽俯首帖耳不敢違拗,連宗藩之長的秦王殿下都恨不得抱著他大腿套近乎,可見心中忌憚之深,自己不過一路分守參將,出了延綏誰鳥他這一壺,聯想自己昔日對這位錦衣緹帥的態度,戴欽腸子都快悔青了。
“言之有理,延綏軍雖有圍剿之功,但白蓮賊屬其轄境,此乃分內之事,況且若無緹帥居中調度,山西、河南二省豈會傾力相助,單隻教匪急撲潼關,便教我等始料不及,若奸謀得逞,吾等在座之人皆難逃王系。
”曹元見丁壽端杯發怔,便笑語打破冷場。
一眾陝西官員聽了連連點頭,白蓮教若真奪了潼關,流毒三省,後患無窮,屁股下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大家的腦袋還能不能在脖子上都是兩可之間。
心存感激,勸酒之間比之適才多了幾分真情厚意,丁壽卻之不恭,只好一一滿飲盡興,這酒勁兒一上來,話便開始多了,放下杯子笑道:“其實也是白蓮教多行不義,偏選了錦衣衛作為對手,他們便是再多生兩條腿,也不如我錦衣兒郎消息傳遞快捷……” “那是自然,緹騎長目飛耳,天下誰人不知。
”曹元附和完畢,又低聲道:“曹總鎮傳來軍報,才總制旗開得勝,於羱羊泉小有斬獲,如今乘勝追擊,想來不日也可凱旋。
” “哦?”丁壽已經從留守花馬池的郝凱等人傳來消息中得知才寬出兵詳情,才寬輕騎出塞,命陝西總兵曹雄於土一月初五自大川墩東出境以為接應,兩軍相隔不遠,首尾相顧,由此看來才寬出塞搗巢雖是倉促,用兵卻也算謹慎。
“如此說來,軍門馬上就要喜上加喜,再擺宴為才部堂慶功洗塵咯?”丁壽輕聲笑道。
“慶功自是要的,可也不只為才總制,若無緹帥偵知軍情,哪裡可竟全功,便是論功行賞,錦衣衛也當居其首。
”曹元笑容中頗有意味深長的味道。
丁壽朗聲大笑,舉杯道:“好一個論功行賞,軍門,今日不醉不歸。
” “老夫奉陪到底。
”曹元舉杯呼應。
酒過三巡,丁壽微醺,不禁有些飄飄然,起身端著酒杯四處應酬。
稱讚按察使曲銳和都指揮使劉端帶軍守衛關中府縣之功,丁壽與二人各連王三杯,抬頭又瞥見了敬陪末座的河南千戶廖鵬。
“老廖,你這一番馳援辛苦了,來,敬你一杯。
”丁壽徑直走了過去。
廖鵬在座人物中官職最小,若非河南鄉兵應援潼關至關重要,加之他又是錦衣衛的人,才破例進了這一桌,不過也正因錦衣衛的身份,旁人也不願多打交道,在席上備受冷落,此時見丁壽過來敬酒,頓時受寵若驚地站起,雙手捧起酒盞,躬身道:“屬下謝過衛帥。
” “別客氣,咱們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你與廖公公幫襯的情分,咱都念在心裡呢。
”丁壽自來熟地拍著廖鵬肩膀。
廖鵬腰彎得更低,諂笑道:“這是卑職本分,不敢言功,家兄常說,能為緹帥效勞是莫大幸事,緹帥若是看得起廖家,有事儘管吩咐,我們兄弟肝腦塗地,絕無二話。
” 廖鵬說的是河南鎮守太監廖堂,他在開封接了丁壽的飛鴿傳書,立即飛馳洛陽,就近調撥河南府的衛所官軍,協防潼關,其中正是仰仗了其兄鎮守中官的身份,地方無不配合行事,也是無巧不巧,河南官兵到時正趕上潼關衛守軍大敗,關防空虛的空當,他們前腳進關,後面白蓮教便來搶關,可謂千鈞一髮。
“好,這份心意丁某記下了。
”這類惠而不費的表忠心的話,丁壽已然聽多了,他在意另一件事,“將士犒賞可曾到了潼關?” 河南陝西畢竟互不統屬,廖鵬可以說是接了本衛指揮之命到西安覲見,河南鄉兵卻無理由跨境,只好駐紮潼關,沒了主將約束,若再賞賚不到,誰知那幫丘八會鬧出什麼亂子,丁壽可不想才平民亂,又鬧兵變。
“卑職離開潼關時,陝西所送犒賞已然到位,謝衛帥挂念。
”廖鵬道。
“那就好。
”丁壽點頭,拍拍廖鵬肩頭示意他安然入座,端杯又踱到安惟學與馬炳然座前,舉杯道:“安方伯、馬府尊,二位為大軍轉運支應,費心良多,丁某謝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