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314節

“大人,這個……”校尉面露難色。
“怎麼,那邊沒找到陳瑛?”丁壽的心提了起來。
“人是找到了,只是……” 校尉支支吾吾,惹得丁壽心煩,“那便念出來!” “才總制偵知韃虜入侵宣大,柳條川空虛,親率精兵搗巢,嚴命各鎮邊軍嚴守防務,勿為北虜可趁之機,切切……” 校尉字條還未念完,便被丁壽劈手搶去,從上到下細看一遍,“陳瑛只是重複了一遍才總制的軍令,旁的什麼也沒說?” “其實陳總鎮已然說得很清楚了,”戴欽起身撣撣袖子,一臉惋惜道:“緹帥,軍令如山,愛莫能助。
” 丁壽白凈的麵皮已然氣得紫漲,“戴將軍,你是打定主意與丁某作對?!” “下官怎敢!丁大人官威赫赫,誰人不知,緹帥大可如霍忠一般解了戴某兵權,或者仿劉僉憲之例將我下獄拿問,反正下官也是經楊總制舉薦,丁大人怕是正中下懷吧?” “你當丁某不敢?” “丁大人是天子近臣,背後又有內廷做靠山,有何不敢做的,下官只是提醒足下一句,綏德州不是寧夏城,您若不信,盡可一試。
” 二人正自劍拔弩張,又有一名錦衣校尉奔來。
“衛帥,延安急報。
” 怒瞪著戴欽,丁壽唇間只迸出一個字:“念!” “巡捕指揮陳正率部平賊,遇伏被殺,白蓮妖賊假冒官軍,詐取宜川、甘泉、白水等縣,聚教民數萬,關中震動!” 註:以妖術倡於延安,惠慶、邵進祿等信之,遂謀亂,殺巡捕指揮陳正,陷洛川城。
(《明武宗實錄》)……竄居陝西洛川縣,倡白蓮教,聚眾稱亂,攻殺長史,屠其城(明龐尚鵬《以誅逆賊正國法以銷禍本事疏》)明正德七年,洛川黃章鄉珊瑚村人邵進祿,篤信……彌勒之教,聚教民數眾,遂成為首領。
土月,舉兵起義,攻破洛川城。
知縣田濟攜印逃匿,妻、子皆被殺。
(《洛川縣軍事志》洛川知縣在明實錄里記載為田清) 第四百二土七章·平民亂校場點兵挾小將另闢蹊途2020年1月10日“鄜州知州孫侃王什麼吃的!?” “延安知府趙楫是豬腦子么!?” “田奉璋這些人的耳朵里塞豬毛啦!” 丁壽大聲咆哮,將延安府上至知府,下到知縣罵了一個王凈,猶不解氣,自己櫛風沐雨,累得跟狗一樣四處求救兵,千叮嚀萬囑咐,只要謹守門戶,不讓賊勢蔓延即可,就這麼點小事延安府這些孫子都做不好,王嘛不買塊豆腐集體撞死! “亂民攻掠如此之速,當是早有籌謀,縱使未繳獲陳正所部軍器旗仗,也當有他法破城。
”戴欽面色凝重,延安民亂糜爛至此,也大出他的意料。
“戴將軍,適才的事就當未曾發生,如今形勢危急,丁某再度敦請,可否遣兵平亂?”說不記仇是假的,可形勢比人強,丁壽如今有求於人,不得不放低姿態。
戴欽神色變幻,終究重重一嘆,搖頭道:“未得軍令,戴某還是不得隨意調兵,請緹帥恕罪。
” “你……”丁壽勃然變色,義憤填膺,若不是顧忌在人家地盤,自己又沒有大義名分,他早就翻臉把這姓戴的給拿下了。
前番寧夏鎮城他敢放翻劉憲,是因為有李祥、仇鉞等軍中實力派人物支持,科道言官與鎮守太監也幫著鎮場子,又有欽差身份的張雄當場背書,有驚無險,最多在朝中背個跋扈難制的風評,這名頭對丁二而言倒是無所謂,他本來也沒指望能在那幫大頭巾處混出個‘徽稱’來,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錦衣衛的大名已然夠臭得了,只要能得到實惠,名聲算個屁! 可在延綏鎮,尤其是在人家府內,自己若是沒憑沒據的翻臉,對方保不齊會直接掀桌子,就他手下帶來那點緹騎,怕是給這些百戰邊軍塞牙縫都不夠,便是脫身自保無虞,事後他也有很大的把握讓這姓戴的老東西全家在詔獄里過下半輩子,可眼前剿白蓮教匪的事就耽擱了,洛川城的慘象猶在眼前,丁壽自問做不到無動於衷。
“告辭了。
”話不投機,再留此地毫無意義,丁壽打算傳書固原,讓陝西巡撫曹元回師關中穩定大局,他則立即親赴榆林,面見陳瑛痛說利害,分延綏精兵南下平亂,至於戴欽老小子,咱的賬可沒完。
丁壽還沒出門,迎面差點撞上一名匆匆趕來的僕役,那人立在一旁躬身告罪,二爺也沒心情和下人計較,只聽那僕役對戴欽施禮言道:“啟稟老爺,有客來訪。
” 起身送客的戴欽此時也是心中糾結,不願多做應酬,擰著眉頭道:“便說某病了,不便見客,待來日……” “老哥哥我一路風塵僕僕地趕過來,戴老弟你不請酒也就罷了,反要給我吃閉門羹,豈是待客之道。
”伴隨著一陣爽朗笑聲,一名神態粗豪的中年軍官衝進了院子,身後還跟隨著一個與他容貌相近的錦衣少年。
一見來人,戴欽遠遠微笑拱手,“小弟深知,姜兄若要進來,舍下哪個人也不敢去攔,是以這‘閉門羹’,姜兄是萬萬吃不到嘴的。
” “言不由衷。
”軍官指著戴欽大笑,“令千金我便不敢招惹,若是她在府門前,定是一雌當關,萬夫莫開。
” “姜兄取笑。
”知其所指,戴欽老臉不由一赧。
看老友窘相,來人更是開心,幸得身後少年上前行禮,才算緩和了戴欽面上尷尬。
“賢契果然將門虎子,氣度不凡,老哥你後繼有人啦。
” 聽了誇讚少年靦腆一笑,姜姓軍官喜在心頭,嘴上卻笑罵道:“老弟莫要誇他,這小子也是個沒大出息的,聽說你那丫頭返家,便央著我過來探望,行事不分輕重緩急,誒!” “他二人青梅竹馬,心中記掛也是應有之義。
”戴欽會意一笑,吩咐家人去請小姐過來拜見長輩。
“這位公子看著面生,不知是哪家高門子弟?”客套說笑過了,來人終於發現了一旁板著面孔的丁壽,只怪二爺年歲實在太輕,對方只想是過來拜訪的哪家將門子弟,當然既然要戴欽親自迎送,估計長輩的身份不低。
“姜兄,這位是當今緹帥,錦衣衛都指揮使丁壽。
” “緹帥,這位是……”戴欽還未介紹完,那姜姓漢子已然一個大步上前,深施一禮,“下官協守延綏副總兵姜漢,攜犬子姜奭見過緹帥。
” 丁壽食指蹭了下鼻子,淡淡道;“別客套了姜大人,丁某還有要事待辦,不打擾您幾位敘舊了,告辭!” “下官早聞緹帥威名,難得今日一見,豈能輕易錯過,且請稍作盤桓,容下官恭聆教誨。
”姜漢拉住了丁壽袖子,言辭懇切。
人家把話說成這樣,丁壽真倒拉不下臉走人,只好重新回了客廳,換茶入座,隨著姜漢探問,他把此行來意說了一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