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彩語氣堅決,楊一清喟然一嘆,搖首不語。
酒興闌珊,賓主分散,雖是丁壽溫言挽留,二人去意已決,帶了親兵隨從,啟程離去,適才還人滿為患的臨汾驛頓時清靜了許多。
搬進了楊一清等人所住的院落,一眾錦衣衛各自安歇,丁壽則躺在一張太師藤椅上,臉上蒙著一條熱氣騰騰的手巾,優哉游哉地閉目養神。
“衛帥,宋姑娘已經安排休息了。
”郝凱道。
丁壽懶得說話,嗯了一聲表示知道。
“沈彬回來了。
”郝凱繼續道。
“哦?子衡兄請來了?”丁壽一把扯掉臉上手巾,睜眼問道。
“沒見到王按院。
”郝凱搖首。
“叫他進來回話。
”丁壽不悅,此番路經太原,本意還想與王廷相敘敘舊的。
不多時,一個精神飽滿,英氣勃勃的漢子走了進來,利索地下拜行禮:“卑職東司房辦事百戶沈彬拜見衛帥。
” “別廢話了,你是誰我清楚得很,王子衡人呢?” “巡按御史王大人目前不在太原……”沈彬揉了揉鼻子,為難地說道。
“不在?去了哪兒?” “您問他吧。
”沈彬向門外瞟了一眼。
見門外還立著一個,丁壽沒好氣道:“外面的誰,進來吧。
” “卑職錦衣衛山西千戶昌佐拜見大人。
” 昌佐膚色異常白皙,高鼻捲髮,顯然並非漢人,張嘴卻是一口地道純正的大明官話。
大明立國之初,便有許多異族人投效,錦衣衛里有世襲的色目人並不奇怪,丁壽只是關心自己的問題,“山西巡按御史王廷相去了哪裡?” “稟大人,據錦衣衛的消息,日前王大人查閱卷宗,發現洪洞縣上報的一樁案子頗有疑點,親往勘案去了。
” “有疑點便把人犯提到太原再審就是了,何必大老遠折騰一次。
”丁壽不屑地嗤了一聲。
“大人,洪洞縣恰在咱們南下的路上,也算順路。
”沈彬陪笑道。
“一邊兒去。
”丁壽白了他一眼。
“似乎是洪洞縣與平陽府都定案斷了死罪,王按院憂心提取人犯時被獄吏在其中做下手腳,便親身前往。
”昌佐道。
“平陽府?知府可是張恕?”丁壽站起問道。
“平陽知府正是張恕。
” 丁壽興奮地轉了幾圈,“張老兒,二爺還有賬沒和你算,你最好別有把柄給我落下。
” “洪洞縣那個具體是什麼案子?”丁壽對那案子突然萌生了極大興趣,又追問道。
昌佐思索一番,道:“民婦蘇三毒死親夫案。
” 2019年12月10日第三百七土八章·二人定計牆有耳洪洞縣知縣名叫王貴,科舉之途不算順暢,中了舉人後參加會試三考不中,好不容易遇上吏部大挑,一步步熬到外放洪洞縣正堂,已是年過四旬,孔子曰:五土而知天命,王縣令發育快些,提前幾年便已開悟,知道自己的仕途該是到了盡頭,整日琢磨的便是為自己今後多攢些養老銀子。
也是流年不利,本以為輕輕鬆鬆又得了一筆孝敬,不想碰到一個較真的,如今王知縣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埋首案卷的王廷相,對方任何一顰一蹙的小動作,都讓這位縣太爺揪心不已。
“貴縣,”王廷相抬首道,“我有一事不明,想請教一二。
” “按台不必謙辭,有事儘管吩咐。
”巡按御史雖與知縣平級,奈何權力太大,面對三司長官,也可分庭抗禮,王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這蘇三毒殺親夫一案,證據齊全,口供俱在,看來毫無疏漏……” “事關人命,下官斷案不敢輕忽,向來是要審得公正明白,要人犯心服口服,才具結上陳。
”王貴謙遜的笑容中夾雜了幾分得意。
“只是這動機之說,實在太過牽強。
”王廷相眉峰緊攢,連連搖頭。
“動機?” “狀中說蘇三出身風塵,由死者方爭重金為其贖身,並納為妾室,說來能脫離苦海,這女子該感恩戴德才是,何以不過數月光景便毒死親夫呢?” “按台有所不知,歡場女子水性楊花兼又蛇蠍心腸,怎會懂得知恩圖報的仁義之理,這蘇三本是京師名妓,才貌雙全,琴棋書畫俱是嫻熟,往來的多是風流雅士、騷人墨客,自然看不上那粗鄙無文、樣貌醜陋的方爭,因怨成仇,下毒殺人也是情理之中。
”王貴講解得頭頭是道。
“可將那方爭毒死在自己房中,未免太過愚蠢,不說暴死之後家人必定生疑,便是周遭人一時疏忽略過,無有家主寵愛,一個無子傍身的妾室,還不是任由大婦處置,似這等百害而無一利的殺人之舉,她為何要做?”王廷相擰眉詰問。
“這個……,想來是這女子愚鈍不堪,未曾慮及。
”王貴支吾道,“這愚民愚婦因妒殺人之事不勝枚舉,多為一時衝動,這也是尋常事。
” “適才貴縣還說蘇三乃是精通琴棋書畫的才女,怎又與一般愚婦相提並論?”王廷相一臉肅穆,直視王貴。
“那……那依按台之見又該如何?”王貴不答反問。
“在審問人犯之前,本院也難作定論。
”王廷相合上案卷,溫言道:“勞煩貴縣將人犯提出,本院訊問一二。
” “大人提議,小縣本該遵令,只是天色已晚,若夤夜偵訊女犯,怕有瓜田李下之嫌。
” 王廷相濃眉一豎,未待說話,王貴又搶聲道:“小縣自知按院高風亮節,行止端正,但終究人言可畏……” 見王廷相攢眉不語,王貴繼續道:“小縣所說皆是為大人考慮,按院若是堅持己見,敝人自當遵命,但請恕在下避嫌不能陪審之過。
” “既如此,便明日升堂傳訊人犯吧。
” 王貴句句都是為王廷相著想,王廷相也無法辯駁,只得眉峰稍解,道:“少不得還要煩勞貴縣旁審。
” “分內之事。
”王貴欠身應是,陪笑道:“按院一路奔波,敝縣略備薄酒,為大人洗塵。
” “本院不請自來,豈能過分叨擾,一茶一飯足矣,貴縣盛情,不敢生受。
” 王貴又三番延請,王廷相語氣堅決,王貴只得作罷,當然少不得‘兩袖清風’,‘廉潔如日月’的一同誇讚。
待前腳出了衙齋,王貴便臉色一變,喚過一個貼身長隨,一番耳提面命,長隨領命離去。
“不開竅的書獃子,莫要擋了老爺我的財路。
”凝望客房,王貴恨聲說道。
***洪洞縣西門大街上,有一座青磚砌成的雄偉大宅,兩扇烏漆大門半開半掩,一個圓臉小丫鬟倚著門框嗑著瓜子,眼神卻不時向過往的年輕後生身上瞥上一眼。
一個青布衣服,頭頂瓦楞帽壓得低低遮住大半面孔的男子突然衝上了門前石階,嚇了那丫鬟一大跳。
“哪裡來的破落戶,也不睜開狗眼看看,這是哪家門庭,便直衝衝過來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