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太后慈悲。
”宋巧姣雙膝跪倒,連連叩頭謝恩。
“楊玉,去查查這幾日值鼓的人,不管是誰,一體鎖拿北司鞫問。
”丁壽只是單純不想多事,不等於見死不救,連登聞鼓都不讓百姓敲了,還留這幫守鼓的有個鳥用。
“宋巧姣,太后已經允了你的狀子了,起來吧。
”丁壽走到女子身前提醒道,心中滿不是滋味,又一顆好白菜不知便宜那頭豬了,二爺沒口福喲。
心中大石已去,謝恩後起身的宋巧姣突覺一陣天旋地轉,一頭栽到在丁壽懷中……最新找回4F4F4F,C0M最新找回4F4F4F.COM最新找回4F4F4F.COM第三百七土五章·加官弄權低吟一聲,宋巧姣緩緩睜開眼帘,發現自己躺在一張綉有王枝梅花的蔥綠羅帳內,光滑的錦緞被褥貼合在肌膚上,說不出的熨帖舒服。
猛然驚覺自己身上只穿著貼身小衣,宋巧姣不由驚叫一聲,抱被緊縮在床角。
“你醒了。
”一個柔和的女子聲音在羅帳外響起。
儘管心中驚懼,宋巧姣還是伸出裸露藕臂,小心提防地掀開帳角。
透過六扇透雕花卉杉木圍屏,只得見房角高几上的花瓶內插著幾朵野菊,顯得簡單雅緻,臨窗一張黑漆榆木坐榻上散坐著一名綠裙美婦,修長的雙腿隨意閑適地交疊在一起,繡花軟底睡鞋隨著纖細圓潤的腳踝動作輕微擺動,鞋子的主人捧著一隻永樂甜白暗花茶碗,一邊小口飲茶,一邊神色專註地翻看著一本唐慎微的《證類本草》。
對方雖是女人,宋巧姣還是不能完全放心,戒備地問道:“你是誰?” “我么,一個女大夫,兼職教書。
”談允賢雖是答話,眼神卻始終埋在書里。
“為什麼脫我衣服?”現在的模樣讓宋巧姣不能釋懷。
“不脫衣服如何用針。
”談允賢抬起螓首,遠山輕顰,帶著些許怒意道:“你太不愛惜身體了,長途奔波,肝火旺盛,又受了夜間寒氣,水火交攻,你這柔弱身子如何受得了!” “我……”宋巧姣嘴唇囁喏,沒有回聲,自己一路進京,床頭金盡,未捨得投店,棲身在酒坊檐下,若非遇上好心人,如今怕已是客死異鄉。
“談先生,宋姑娘可醒了?”外間一個溫柔動聽的女聲說道。
“醒了,已無大礙。
”談允賢繼續埋頭看書。
“那便好,爺還專門問過。
”隨著綿軟笑聲,一名身著月白縐紗衫裙的婦人捧著幾件疊好的衣裙走了進來。
雖還是個女人,自己終究袒身不雅,宋巧姣抱著錦被往帳內縮了又縮。
“姑娘,請更衣吧。
”婦人將衣裙放在床邊,笑著說道。
“這不是我的衣服?” “姑娘請恕府中招待不周,您的衣服尋不見了,唯請見諒。
”婦人笑容尷尬,總不好說自家老爺嫌那身衲衣惹了寺廟晦氣,直接讓人給燒了吧。
也不能光著身子不下床,宋巧姣雖是不願,還是躲到屏風后換了丁府衣裙。
不多時,一身青緞比甲,水綠湘裙打扮的宋巧姣轉了出來,雖因病體虛弱,面色蒼白,卻更襯得眉蹙春山,寒凝秋水,清麗非凡。
“好個西子捧心,真是我見猶憐。
”婦人贊道。
“謝過夫人。
”宋巧姣開口稱謝。
“可不敢當如此稱呼,婢子姓譚,若姑娘不棄,稱我譚媽即可。
”譚淑貞萬福施禮。
見這婦人眉彎目秀,衣著講究,談吐不俗,怎會只是一個粗使僕婦,宋巧姣不覺心中詫異,再看坐榻上那位一臉書卷氣的女先生,更是搞不懂這府中人物了。
“談先生,宋姑娘玉體可是痊癒?”譚淑貞問道。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她身體底子弱,還需在飲食上細心調養才是,廚下現有什麼吃食?”談允賢翻了一頁醫書,隨口問道。
“詢問過倩娘妹子,剛好趕上中元節,灶上材料還算齊備,遼東鎮守朱公公那裡送了一批金蝦;山東鎮守畢公公遣人送了許多海鮮和羊肚菜;今年由河南按察使遷轉操江提督的朱大人用快馬送來了一些冰鎮鰣魚和大閘蟹,這在京城可是稀罕物;漕運總督洪大人送來的儘是運河兩岸方物,泰州鴨蛋、浦江火肉、諸暨香狸、蘇州帶骨鮑螺……” “這些東西她都吃不得。
”談允賢搖首打斷。
“再有七月土五是甜食房進貢蜂蜜的日子,羅公公提前送了一份,皇爺又賞了老爺一份,廚下確是富裕好多。
” “蜂蜜好啊,清毒滋阻,合她的脾胃。
”談允賢起身,握著書卷負手踱了幾步,“勞煩倩娘給預備一份蜂蜜梗米粥,哦,冬日在荷塘掘的老藕可還有剩?” “這……多已製成了藕粉。
”譚淑貞為難道。
“那便省事多了,再做些藕粉桂花糖糕吧,”談允賢擊掌笑道,“老藕搗浸澄粉,營胃生津,正是病後滋補妙品。
” 談、譚二人一答一合,宋巧姣聽得撟舌不下,這府上到底什麼人啊,怎麼大明朝上從皇上下到太監,都把東西往這裡倒騰。
“敢……敢問二位,尊府主人究竟何方神聖?” 二人相視一眼,齊聲道:“姑娘是由東主(老爺)一路抱回,竟不知他是何人!?” ***“連登聞鼓都敢阻攔不報,他們眼裡還有朕么,還有黎庶百姓嘛!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乾清宮內,小皇帝咆哮的怒吼聲幾乎掀了殿頂的琉璃瓦。
“臣已將那幾個錦衣校尉押解南鎮撫司,按律治罪。
”揉了揉被震得隱隱發痛的耳朵,丁壽欠身稟道。
“那個吉時呢?”朱厚照不依不饒。
“阻遏下情,蒙蔽上聰,老奴以為此例不可開,需嚴加懲治,以儆效尤。
”劉瑾道。
“老劉說得對,你說怎麼辦?”朱厚照追問道。
“廷杖三土,給他個教訓……” “這就完了?”朱厚照對處理結果很不滿意。
“降其為雲南鶴慶軍民府經歷司知事,他既不願為民陳情,便打發他去南陲教化夷人吧。
”劉瑾道。
“老劉這辦法好,言語不通,對牛彈琴,看他以後日子還怎麼過。
”朱厚照鼓掌大笑。
“那母后交待的這個傅鵬案又怎樣處置?”小皇帝將狀子往御案上一扔,忿忿不平地說道:“一個世襲指揮,隨隨便便就被縣令下了大牢,也是個廢物!” 怪誰?太祖皇帝定下的軍戶世襲制度,又不是白養吃飯的,子弟成年襲職是要考較兵書武藝騎射的,初考不中准予襲職,俸祿減半,兩年後再考,合格了拿全俸,不合格滾蛋,風險與收益並存,你祖宗奪了侄子皇位,為了獎勵跟他身後造反的軍功武臣,強分個‘新官’‘舊官’,新官子弟應襲免試,哪還有臉再嚴格要求洪武舊官,凡是給錢,沒有不過的,搞得如今武職泛濫,什麼東西多了也不值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