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如此,想卑職等人一王粗坯,也入不得仙姑法眼。
”楊玉斬釘截鐵道。
管他呢,先撩了再說,二爺還沒試過尼姑呢,甩手將酒瓶丟給楊玉,丁壽直直奔著林中小尼走了過去。
小尼姑見丁壽走來,扭身欲走,卻不知為何沒有移步,素手撥弄僧袍,徘徊踟躕。
有門啊,丁壽掩唇呵了口氣,確認口中沒有酒氣噴薄,整整飛魚服,飛步至前,欠身施禮道:“拜見仙姑。
” 小尼側身避過,回禮道:“奴家……哦不,貧尼見過官爺。
” “在下陪太后降香,未及竭誠奉拜眾位師父,既幸會仙姑,也是有緣,敢問寶號上下?”二爺的一雙桃花眼爍爍放光,直盯著小尼粉腮。
“貧……貧尼入寺不久,還未得賜法號。
”小尼吞吞吐吐道。
“那也無妨,仙姑芳名可否見告?”丁壽鍥而不捨。
“這……素味平生,貧尼已居方外,俗名不敢見君。
”小尼一再推脫。
好大的架子,這麼不給面兒,丁壽當即打起了官腔,“那請問小師父仙鄉何處?何時剃度出家?家中又有何人?” “這個……”小尼被丁壽追問得愁眉不展,支支吾吾地快要急出淚來。
正當二爺盤問小尼之際,禪房門開,靜因陪著太後走了出來。
一打眼不見了丁壽,張太后微微不喜,“小猴兒哪裡偷懶了?” “太后,臣在這兒呢。
”丁壽喜笑顏開地迎出竹林。
“你去林中做什麼?”太后往林間一望,見那俊俏小尼更加不悅,“那人是誰?” “寺中一個小尼,無事的。
” 二爺總不能告訴太后剛才去撩逗小尼姑吧,正想輕飄飄揭過此事,不想當即被打了臉。
“冤枉!”一聲凄呼,紫竹林內的小尼直衝太后奔來。
“大膽!”“護駕!” 一陣呼喝,院中的數名錦衣衛當即抽刀攔阻,可每到女尼身前便都環跳穴上一麻,眼睜睜看著人從眼前穿過。
丁壽眼神微移,見靜因如筍芽般的玉指快速地縮進僧袍之中,低聲笑道:“峨眉三靜,名不虛傳呀。
” 靜因聞言星眸轉盼,不發一言。
轉眼間那女尼已奔到近前,楊玉要出手阻止被丁壽擋住,有他在側不虞太後有礙,他倒想瞧瞧靜因搞得什麼名堂。
因奔得急,小尼僧帽已然掉落,三千青絲披在削肩之上,吁吁嬌喘地跪到在前。
“民女有冤,求太后做主!” “這是怎麼回事?”重重戒備之下突然遇見攔駕喊冤的,這錦衣衛是做什麼吃的,太后問向丁壽的話中帶了一絲薄慍。
“這怕是要問靜因師傅吧。
”丁壽眉峰一挑,乜眼問道。
“稟太后,此女確有冤情,求告無門,敝衲斗膽為之陳情。
”靜因雙手合土,躬身回話。
聞聽靜因知情,太后也不再說什麼,“既有冤情上告,可有狀紙?” “有。
”假冒尼姑的女子從懷中取出狀紙,雙手呈上。
丁壽接過尚有少女體香餘溫的訴狀,忍不住放在鼻尖嗅了嗅,女子見了他這輕薄動作,因奔跑過激而酡紅的臉頰更是火燒一般。
一聲哂笑,丁壽轉身將狀紙呈與太后。
“你叫宋巧姣?這傅鵬又是你什麼人?這案子怎麼回事?”太后不耐細看狀紙,直接問道。
“民女宋氏巧姣,陝西鳳翔府郿縣庠生宋國士之女,自幼遵父命,許配世襲指揮傅鵬為妻,六禮已成,尚未合巹,我夫因丁父憂,未能出任為官,一日在街遊玩,無意中失落玉鐲一隻,被西村民女孫玉姣拾去,內有劉媒婆看見,誆去繡鞋,勾奸賣奸,她子劉彪,手拿繡鞋,在大街之上訛詐我夫傅鵬,幸有地保劉公道解勸,我夫只得忍氣回家。
” “黑夜之間,孫家莊一刀連傷二命,天明地方呈報,太爺相驗,男屍有頭,女屍無頭,太爺問起繡鞋情由,言說是殺人兇犯,應在傅鵬身上,將我夫傅鵬帶上公堂,百般拷打,一無兇器,二無見證,無故竟將世襲指揮拿問在監。
” “民女之弟名喚興兒,在劉公道家中以為僱工。
劉公道告他盜物逃走,太爺又將我父帶上公堂,斷還劉公道土兩紋銀。
民女貧寒之家,無銀可還。
太爺又將我父押問在監,民女前去送飯,問出我夫情由。
我想殺人兇犯,定是劉彪無疑。
聞得太后慈悲廣播,菩薩再世,民女不顧羞恥性命,今番前來,求太后斷明此案,猶如草木得生,撥雲見日。
謹此叩天,哀哀上告。
” “阿~~欠,”丁壽掩嘴打個哈欠,“太后,時候不早了,咱回宮吧。
” 宋巧姣哭得聲嘶力竭,丁壽從知道這是別人老婆后便沒了興趣,“案子您已經知道了,交付法司辦理就是,臣將人和狀子一併轉交都察院。
” “太后不可。
”宋巧姣連連叩頭,“按察使曲銳官官相護,若由都察院審理,恐上下勾連,民女冤屈石沉大海,永無出頭之日!” “這個……”張太后也是懶得管閑事的,民間疾苦並不操心,不然也不會由著自己家人胡鬧,可這邊卻有靜因的面子在,不好撒手不管。
“太后您放心,咱大明朝有的是清官,都察院不行,還有刑部和大理寺,總有能斷個清楚明白的,後面刑部閣臣還會多番廷議複核,斷不會屈死無辜良善。
” 宋巧姣凄厲慘笑,“清官不明,有冤難訴,朗朗乾坤,青天何處!” “大膽!”這話犯了忌諱,楊玉大聲呵斥。
一改方才謹小慎微,宋巧姣緩緩起身,“既然陽間無人做主,民女唯有一死向閻君求個公道。
”說罷合身向禪院內的一塊太湖石撞去。
袍服擺動,兩條人影不約而同攔在宋巧姣身前,各伸手扣住她一條肩膀,不得動彈分毫,閑著的另一隻手電筒光火石間互拆了數招,不分勝負。
丁壽只覺對方招數變幻多端,掌力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當即收手,“峨眉神功,果然名不虛傳。
” 殊不知靜因驚疑更甚,對方年紀輕輕,竟然在自己浸淫多年的飄雪穿雲掌下不退半步,也收了小覷之心,“朝堂之中,確是藏龍卧虎。
” “太后,此女雖行為乖戾,也是情有可原,想她千里迢迢來到京師,只為陳冤上訴,怎奈四處碰壁,求告無門,這才有了以死明志之念,斷無要挾聖人之意,伏請太后明察。
” “朝廷設登聞鼓便是讓百姓有自陳冤獄之所,倘若人人都來攔駕喊冤,法度何在?”丁壽不滿道。
被他扣緊香肩的宋巧姣聞聽凄涼一笑,“登聞鼓,呵呵……” “此女正是在登聞鼓下遭人逐斥,才行此險著,敝衲也曾勸解,驚擾鑾駕九死一生,可她為救親人情願捨命,出家人慈悲為懷,便助她一臂之力,太后,敝衲情願一同領罪。
”靜因躬身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