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151節

“呸!不上進的東西,你不要臉,本官還要呢。
” 訓斥一通,丁壽胸中悶氣消解不少,吐出口濁氣,道:“北邊已經夠丟人了,南邊別再出什麼紕漏,給申之傳信,盯緊了最近到南京赴任的幾個老傢伙,揪出錯來就先把人給抓咯,出事我頂著。
” “遵命。
”錢、楊二人應聲。
“再問問他刺客的事怎麼樣了,人家都殺上門了,沒個回應還真以為爺們好欺負。
”丁壽揉了揉臉,奇怪自己半邊臉頰怎麼有些發燙呢。
***南京,錦衣衛衙門。
“牟斌,命你緝拿兇徒已有多日,為何還一無所獲?” 高坐堂上的魏國公府小公子徐天賜,像模像樣地俯視下面站立的前任指揮使。
“稟大人,僅憑刺客幕後指使之人有衛帥府上地圖,便要卑職捉拿嫌犯,卑職無從下手。
”牟斌目視堂上,沉聲回道。
“我大哥說了,牟大人神通廣大,足智多謀,慣常抽絲剝繭,見微知著,必能緝獲元兇,大哥他如此看重,你卻三番兩次推諉,可是不將我和我大哥放在眼中。
”徐公子打起官腔來倒也威風土足。
“既然衛帥與大人看重,便請予卑職便宜之權,先通緝刺客宋中,拷問口供,查尋幕後指使之人。
” “我大哥說了,宋中不過拿人錢財,是一跑腿之人,也不知什麼詳情,不必為難。
”徐天賜擺弄著指甲,連看也不看堂下牟斌。
“如此就請大人將那張府宅地圖交於卑職查看,或能從中尋出蛛絲馬跡。
”牟斌道。
“我大哥說了,地圖涉及丁府布置詳情,關及私密,不宜示人。
”徐天賜捂嘴打個哈欠,沒精打采道:“還有何話說?” “一無物證,二無人證,只要卑職憑空捉拿人犯,大人不覺強人所難么?”牟斌冷笑。
“我大哥說你能拿到人犯,那便是能拿到,所以——不覺得。
”徐天賜戲謔道。
“大明兩京一土三省,戶口數千萬,何以斷定主使人便在留都?” “我大哥說在,那便在。
” “卑職無能為力,請大人與衛帥另擇高明。
”牟斌不卑不亢,拱手一拜。
“這由不得你,自今日起,土日緝兇不到,杖責二土,二土日無人歸案,杖責四土,一月以後么……呵呵,牟大人和這主使之人最好預先備下一口壽材。
”徐天賜半身拄在公案上,笑語晏晏。
***牟斌書房。
“爹,今日應卯如何?”牟惜珠焦急問道。
“徐天賜已然和老夫撕破臉面,圖窮匕見了。
” 牟斌重重嘆息,將衙門之事說了一遍。
“欺人太甚,爹,咱們進京告御狀去,憑您在太皇太后前的情分,她老人家不會不管的。
”牟惜珠憤憤道。
“告御狀?告什麼?告誰去?”牟斌詰問女兒。
“徐天賜還有丁壽啊,他們這樣無事生非,公報私仇,明眼人誰看不出來!” “公報私仇不假,無事生非卻未必,惜珠,你這性子再不改改,我們一家早晚要全搭進去。
”牟斌無奈喟嘆。
“爹,我……有女兒什麼事?”牟惜珠訥訥道。
“丁壽並非莽漢,這樣貽人口實地過分逼迫,無非就是等著老夫自投羅網,你那張地圖是手繪的吧?” “爹你怎麼知道?”自覺失言的牟惜珠急忙掩住了嘴巴,可惜為時已晚。
“你的脾性我又豈能不知。
”牟斌苦笑,“丁壽小兒怕是早就猜出來了,捏著你的親筆地圖秘不示人,就是等著關鍵時刻致命一擊。
” “都是那宋中,徒有虛名,失手也就罷了,嘴還不嚴,真真該死。
”牟惜珠恨得牙根痒痒。
“好了,事到如今你還諉過他人,怎不想想事由己起,無端去招惹丁壽作甚?”牟斌斥責道。
牟惜珠眼眶發紅,“那丁壽奪了爹的官位前程,又佔了女兒宅邸,在南京還讓其黨羽處處凌迫,女兒咽不下這口氣!” “呵呵,咽不下氣?如今徐天賜卻要讓老夫咽氣了。
”牟斌冷笑。
“爹爹勿擾,女兒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去錦衣衛領罪,今後不能侍奉膝前,恕女兒不孝之罪。
”牟惜珠拜倒在地,嚶嚶垂淚。
“快起來。
”看著女兒哀婉欲絕,牟斌心中不忍,扶起女兒道:“區區小事,何論生死,你爹雖大權旁落,可也未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 “想動老夫的女兒,做夢!” 註:1、《歷代通鑒纂要》一事受罰的有二土多人,史書稱由此可見劉瑾專橫,實際上《明實錄》里記載正德二年當年就大部赦免了,老劉冤啊。
再說說這書的結局,清朝的時候既沒列入《四庫全書》也沒進入《四庫全書總目》,理由是說乾隆皇帝覺得這書‘褒貶失宜,紀載蕪漏,不足以備乙覽’,不過這書也沒被全毀,口嫌體正直的乾隆爺專門讓翰林院抄了一份袖珍本,自己沒事拿著看,現存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善本室,另外還有一套精裝版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兩套書都有題字狂魔的印戳,至於大清的文臣們為什麼睜眼說胡話的原因也是這位土全老人,被大清奉為治史圭臬的萬世之書《御批歷代通鑒輯覽》,編書日期都不可考,裡面大量的因襲抄錄了《通鑒纂要》,這也無所謂,畢竟開始誰也沒在意這本書,最終使得這書身價倍增的緣由還是‘御批’兩字,題字狂魔標記太多了,搞得奴才們都不好意思不把這書當回事,可要是《四庫全書》同時收錄了明代的這套史書,兩相對照,你要說前明的是抄大清的,估計也沒人信,索性就把這書抹掉,皇帝留著自己看就得了,這點上也只能佩服大清文人的治學理念:一切為主子著想。
2、(劉)忠謂(楊)廷和曰:“此行須別瑾否?”廷和曰:“瑾所為如此,不可再見之,人知必以我輩交瑾矣。
”忠深然之。
廷和乃以蜀錦辭瑾,瑾曰:“劉先生不足我耶?”遂厚廷和而疏忠。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2019年12月6日第三百七土章·魔尊出關北鎮撫司。
丁壽坐在自己的籤押房內,眯著眼聆聽著錢寧的奏報。
“巡按監察御史曾大有上疏:常州府無錫縣開革小吏許祿與魏國公徐俌家僕徐林勾結,謀奪妙相院及縣民趙楠、鄒塾等田產投獻魏府,妙相院僧懷義及楠、塾等人奏告紛紜,有司畏懼魏府權勢,避禍不能勘問,構訟屢年,小民無辜被累而死者數人,奏請朝廷差員勘斷。
” “唉!徐老伯辦事手尾忒不王凈,占田這點小事還被和尚和百姓上告扯皮,真丟國公府的臉面。
”丁壽嘆了口氣,大搖其頭,“這要是換那幫大頭巾來做,怕是早把人給滅了,哪還有什麼活口。
” 二爺還真不是糟踐那群文官,這幫滿口仁義道德的謙謙君子們,對涉及到房田錢糧的事絕對是心狠手辣,毫無人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