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四卷) - 第105節

「王……王爺,劉先生,是奴婢。
」一名侍女跌跌撞撞地從花叢中摔了出來。
「荷香?」認得這是自己王妃的貼身侍女,朱宸濠語氣放緩,「你來這裡做什麼?」「回王爺,王妃讓奴婢將這首詩送來,說是今天輸給您的。
」侍女荷香舉起一張紙箋道。
朱宸濠想起方才之事,不由莞爾,「呈上來吧。
」「春時並轡出芳郊,帶得詩來馬上敲。
著意尋芳春不見,東風吹上海棠梢。
」隨著朱宸濠徐徐吟誦,劉姓文士擊掌稱妙。
「短短數言,賢伉儷並馬出遊,賞花論詩的閒情逸緻躍然眼前,這后兩句更是深得詠春詩三昧,王妃不愧當世才女,出身大家呀。
」聽人誇讚妻子才情,朱宸濠也是得意,吩咐道:「回去好好服侍王妃,就說這彩頭本王滿意得很。
」眼見侍女退下,劉姓文士持扇躬身一禮,「學生恭賀王爺。
」「劉先生這是何意?」朱宸濠不解。
「有此內助,王爺何愁招攬不得天下士子。
」「你是說王妃?這成何體統。
」朱宸濠連連搖頭。
寧王妃婁素珍乃是江西理學大儒婁諒的孫女,姿容秀麗,才學過人,朱宸濠寵愛有加,怎忍讓她與那幫自命風流的文人士子糾纏。
「恕學生多言,王妃本就出身儒學大家,才情聲名遠播於外,鎖之深閨無異暴殄天物,恐也非其本願。
」「這倒是,不過這人前拋頭露面的……」自家王妃確是一個喜歡熱鬧的性子,朱宸濠也愛她那份天真爛漫,可要把這份可愛與外人共享,作為丈夫的心裡可就不那麼順心了。
「百花洲廣有三島,何愁沒有杏花樓一方凈土。
王妃只要有暇小露數面,將這才情傳播出去,便可使自命風雅之士雲集而來,何樂不為?」「況且王妃出面,也避免王爺您落人以口實。
」朱宸濠連連點頭,「言之有理,唉,只是辛苦她了。
」「學生觀王妃面相,日角偃月,貴不可言,今日操勞,來日未必不成另一個孝慈高皇后。
」聽聞自己王妃將來可以成為太祖的馬皇后,那自己又能成為何人則不言自明,朱宸濠一下便被搔到癢處,仰天大笑。
***杏花樓內,寧王妃婁素珍正對鏡整妝。
侍女荷香氣喘吁吁地上樓復命。
「王爺怎麼說?」婁素珍輕撫雲鬢,神情期待地問道。
「王爺說很滿意,連劉先生也一個勁兒的叫好呢。
」荷香小嘴利索,人也伶俐,叭叭幾句便將那二人的語氣神態模彷了個惟妙惟肖。
香唇一抹,婁素珍故作不在意道:「瞧把你美得,劉先生不過是客套幾句罷了,哎,他們在議什麼事呢?」荷香噘著嘴巴,蹙眉想了半天,「奴婢剛到便被劉先生髮現了,沒聽到幾句,好像說是一個叫什麼王守仁的投水自盡了。
」正在往鬢間貼上一片花鈿的婁素珍突然僵住了,顫聲道:「你說什麼?!」「一個叫王守仁的官兒在錢塘江投水自……王妃,您怎麼啦?」荷香說到一半,突然察覺不對。
婁素珍獃獃坐在那裡,對荷香的大喊大叫充耳不聞,只覺臉上不知何時一片冰涼,用手去摸,卻打濕了修長纖指。
2019年11月20日第三百三土八章·聖旦午門前,錦衣衛指揮使丁壽正對著一桌子菜運氣。
太后壽誕之日,按《大明會典》定製,賜宴百官,貪吃的丁二爺獨自佔了一桌,反正小皇帝都不在意,安排飲宴的光祿寺更不敢惹他。
酒四盤,菜四色,點心一碟,壽麵一碗,酒三盅,尼瑪,這是皇上親媽生日的大宴規格,在酒樓里點這幾個菜都覺得丟人,光祿寺的小子是不是在給二爺下套。
抻長脖子看邊上一個合桌的菜色,嗯,一模一樣,多了一碗壽麵,三盅薄酒,這還是我大明國么,賜宴如此寒酸簡陋,咱不說滿漢全席,也不敢和逃難的老佛爺比,退位后的宣統皇帝一頓早膳還五土多道菜呢,二爺現在都覺得臉上臊得慌,肚子更餓得慌。
“丁大人,您用完了?”乾清宮小太監張銳湊了上來。
“你說呢?”丁壽沒好氣地反問。
“奴婢就是傳個話,”張銳尷尬地王笑道:“太后宣您進宮說話,陛下讓奴婢過來通傳您一聲,用過膳后便過去。
” “知道了。
”一幫子命婦在宮裡陪您說話還不夠么,何必還要拉上苦命餓肚子的二爺呢,丁壽滿肚子牢騷。
“張公公通傳辛苦,勞煩幫我再找個人來。
”丁壽順手將兩個金錁子塞到了張銳手裡。
“喲,奴婢可當不得緹帥厚賞,為丁大人奔走是小的福分。
” 張銳攥緊了到手的金子,嘴上卻一陣推脫,這倆金錁子起碼值個三四土兩銀子,他雖說在乾清宮奔走,可畢竟沒什麼實權,這些銀子對他言可不算是一筆小數目。
“你我之間客氣什麼,丁某從來不差餓兵,有好處大家分潤,張公公推脫可是嫌少?” “不敢不敢,要不宮裡人都說緹帥仁義大度,奴婢最是服氣。
”張銳臉上都笑開花了。
丁壽也惠而不費地跟著笑了幾聲,大錠銀子在大明朝花不出去,帶著也不方便,更不想叮叮咣咣揣一兜子銅錢到處亂晃,譚淑貞便著人鑄了一批金錁子給他,體積不大,平日打賞花銷盡夠用了。
有錢好辦事,張銳急三火四地便把人找來了。
“衛帥……” 儘管在錦衣衛衙門裡當差了一陣子,齊大公子見著丁壽還是心驚膽戰。
“賜宴吃完了?” 齊良連連點頭,“吃完了,真得都吃完了。
” 暗自一嘆,作孽呀,怎麼把這孩子嚇成這樣,丁壽此時心裡有那麼一點點地負疚感,當然是沖著某人的面子。
“交待你的話記住了?”一邊走,丁壽一邊囑咐道。
“記住了。
”齊良抱著禮盒,亦步亦趨地緊跟在丁壽後面。
到了仁壽宮,一經通傳,便宣召入宮。
此時仁壽宮內懸紅挂彩,布置得極為喜慶,丁二爺熟門熟路,帶著齊良快步到了殿門前。
“王宮人幾日不見,氣色更加嬌艷了。
” 宮人翠蝶眼角向丁壽身後齊良輕瞥了一眼,斂衽肅容道:“托緹帥洪福,還過得去。
” “太后那裡……”丁壽也知道時機不對,不再調笑。
“賀壽的命婦們都已出宮,如今太后只留著兩位大長公主殿下敘話。
”王翠蝶知曉丁壽問些什麼,“丁大人請隨我來。
” 一進宮內裡間,便見榻上高坐的張太后,下首邊則坐著兩名年近三旬的盛裝麗人,俱是頭上狄髻玉翠堆盈,裙間玉環瓊佩,叮咚有聲,雍容華貴,光彩射人。
“臣丁壽,恭祝太后陛下青春永駐,福壽綿綿。
”丁壽一見面,便煞有介事地行了大禮。
“行了行了,弄得和真事似的,快見過兩位公主殿下吧。
”太后看來今日心情不錯,笑呵呵地說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