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同年好友如此意志消沉,顧可學勸解道:“縱然劉瑾勢大,但詞林清靜之地,獨成一局,有何懼哉!” 嚴嵩呵呵一笑,“輿成真是書生意氣,翰苑早非清靜之地,莫說吏部已然插手詞林考察揀選,便是本院掌印,何嘗未有背倚大樹之念,我等詞臣早已無往日清靜逍遙!” “劉內製?他也依附劉瑾了?!不會吧?”劉春在士林中素有才名,顧可學難以置信。
“有什麼不會的,他那侄子早便與丁南山過從甚密,劉東川這些時日去丁府門裡可比他那侄子還要勤快。
”一旁悶頭喝酒的顧應祥忿忿言道:“惟中兄告病歸家也未嘗不好,終是遠離是非之地,好過在任上受氣,如穎之兄奉旨丈量直隸境內草場屯地,勞碌辛苦不說,還要憑白受人指摘,真是費力不討好!” 高淓雖與幾人同榜,但畢竟家中老爺子曾是部堂重臣,有這份淵源,授官也比幾人早些,今年才由都察院御史轉任兵科給事中,就攤上了劉瑾清丈田畝的差事。
顧應祥將酒杯往石桌上重重一頓,恨聲道:“那些人也是糊塗,清丈屯田豈是穎之可左右的,劉瑾大興查盤清丈之事,命使四齣,天下騷然,也不見他們啰唣半句!” “惟賢慎言,你此番外放饒州推官,雖是遠離京華,亦要謹言慎行,須防禍從口出!”嚴嵩對這位心直口快的小老弟甚是擔憂。
“怕些什麼,了不得我掛印棄官,赴龍場追隨陽明先生求學去,功名利祿我不愛,他能奈我何!”顧應祥渾不在意道。
眼見二位同年拿官不當官,同人不同命的顧可學滿嘴不是滋味,絮絮叨叨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惟中兄素得李相賞識,更莫說朝中還有王相斡旋,對了,惟賢不是與王相還有鄉誼么,那楊新都亦入閣辦事,朝中有如許忠臣良相,還不能與那一介閹人相抗么!” 李相?若非前些日子在李東陽府內建言獻策大出風頭,劉春近來怎會對他多加呵斥管束,從李西涯朝堂上本之態便可看出,那位老先生可是精通明哲保身之道,嚴嵩輕聲一嘆,“輿成莫忘了改革翰苑考察舊制,便是李相上本,震□先生縱有頡頏之心,也是獨木難支,至於楊新都……” 嚴嵩搖頭失笑,“劉瑾若是作梗,他豈能順利入閣,其中恐有內情不為外人道哉!莫說朝中諸公各懷念頭,便是真能攜手并力,只要劉瑾聖眷不衰,便無人可以相制,莫忘不久前朝中物議洶洶,連那丁南山也難動分毫,遑論劉瑾!” “難道我等南方士子就永無出頭之日?!”土年寒窗苦讀,科場千軍萬馬之中殺出,卻連一官半職也實授不得,顧可學如何心甘。
“今歲既是大計之年,又逢京察,我等既愛惜羽毛,不肯奔走劉閹門下,不若趁時急流勇退,尚可保全出身文字,否則……”嚴嵩不忍再言,仰頭唏噓道:“莫說前程,自身恐都難保啊!” “前程……”顧可學喃喃自語,若有所思。
************“哈哈,諸位仁兄秋闈旗開得勝,金殿唱喏不過旦夕事爾,來日自然青雲平步,前程似錦,丁某此宴既為接風洗塵,又預作慶成,諸君不醉不歸!” 松鶴樓雅軒之內,丁壽設宴款待一王返京舊友,觥籌交錯,飲興正濃。
“任那青雲之路如何順遂,我等也難望丁兄項背,以錦衣緹帥之位,兼管神機營操練,國朝從未有此恩典,我等為丁兄賀!”焦黃中舉杯倡議,眾人紛紛附和。
丁壽擺了擺手,意興闌珊道:“那不過是個應付差事,營內自有勛貴宿將提調,丁某蕭規曹隨,算得什麼。
” 韓家老爺子可是靠著丁壽引薦再度出山,見丁壽興緻寥寥,韓守愚急忙又道:“不說軍中,此番聖諭錦衣衛會同各處巡按清查邊儲侵盜隱匿之事,朝野交口稱讚,都道丁兄乃國之棟樑,吾等聞之與有榮焉。
” “此乃聖上信重,錦衣衛唯有夙興夜寐,勤於王事,方可報答一二。
”丁壽向斜上方抱拳拱手,一臉正色。
為免清查到自己頭上,那些大頭巾們能不提前賣好么,丁壽心底冷笑,目光一掃,瞥向鄰座劉鶴年,“維新,怎地只有你一人獨來,難道我的帖子未曾送給用修?” 劉鶴年急忙道:“受丁兄所託,怎敢拖延,只是用修瑣事纏身,難以親身燕集,教在下代為致歉。
” “怕是用修對丁某還心存芥蒂吧?”丁壽眉毛一挑,笑容玩味。
劉鶴年訕訕笑道:“豈有是理,用修此番進京,家眷安頓頗為勞神,實在分身乏術。
” 丁壽一聲輕笑,“也罷,用修結褵之喜,我也當備份禮物,一事不煩二主,回頭勞煩維新兄一同帶去,也免了我二人見面尷尬。
” “丁兄美意,一定帶到。
”劉鶴年起身作揖。
“吃酒吃酒。
”丁壽也不再糾纏此事,連連舉杯,眾人推杯換盞,只吃到月上東山,才盡歡而散。
************孝順衚衕,楊廷和府邸。
次輔焦芳已晉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三輔王鏊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將原本的文淵閣大學士的位置讓了出來,楊廷和甫一抵京,便改授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
新鮮出爐的楊閣老才四土來歲,可謂年富力強,朝事大有可為,朝中官員紛紛登門拜會,傾吐心曲,府門前正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孝順衚衕內好不熱鬧。
人人皆注目凝神於府門前又是哪家大人出來,何時輪到自家進門,卻無人留心衚衕拐角處兩個秀麗少女也在翹首企足,望穿秋水。
一個臉龐微圓的少女滿臉憂色,“雪姐姐,今日還是算了吧,再不回去恐老爺要回府了,若是發現……” “發現便發現,我們只是出來街上走走,又不是和人私奔,怕他個甚!”回話少女膚光勝雪,眉眼如畫,踮著腳尖,熱切地望向楊府大門。
二人正是雪裡梅與小丫鬟墜兒,丁壽畢竟是乍富新貴,府內門禁不如其他閥閱門第森嚴,家中女眷通常不做約束,何況雪裡梅在內宅身份不尷不尬,非主非仆,她只說得了譚淑貞吩咐上街採買,旁人也無法攔阻,多派幾個隨從跟著的由頭都找不到。
墜兒苦著小臉,低聲嘟囔道:“你私奔還能去哪裡!身籍文書都在老爺手裡,就是出京去也是個逃人,誰敢……” “住嘴,我還要你來提醒!”雪裡梅沒來由一通煩躁。
“好姐姐,你只說在街上散心,怎地走到這孝順衚衕來了,當年楊家既把你送去丁府,今日怎會再行接納!再磨蹭下去,若被有心人告於老爺,莫說我倆難逃家法懲治,連譚家嬸子也要受牽連!”墜兒拉著雪裡梅一隻玉臂,苦苦相勸。
雪裡梅秋水凝愁,一聲低嘆,“我何嘗不知,姐姐也非痴心再續前緣,只是聽聞各地舉子進京,心裡不知怎地揪心不下,只想著遠遠看他一眼,也便心滿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