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74節

劉春擦擦額頭冷汗,迭聲道:“大人訓誡,門下銘記於心。
” 丁壽對劉春態度甚為滿意,洒然長笑道:“早已說過,宗伯不須如此見外,從維新處論及,您畢竟是丁某長輩。
” “不不不,”劉春連道不敢,“大人肯折節下交,是那孺子之福,門下卻不敢因私廢公,壞了官儀體統。
” “好,克己慎行,宗伯宏圖大展,指日可待。
” 劉春喜不自勝,“皆賴緹帥提攜。
” 丁壽將禮單往劉春手中一塞,“東西拿回去吧。
” 劉春笑容頓凝,“大人這……” “維新高中乙榜,這些便充作本官賀儀吧,請宗伯轉告維新,待他進京之後,我為他設宴接風。
” 劉春頓時轉憂為喜,“門下替舍侄謝過緹帥!” ************儘管對神機營的差事並不滿意,但一時意氣受了老太監激將,咬著牙這局丁壽也只得接了,選了日子,帶了一隊校尉趕赴神機營駐地。
營門外早有人等候,各色旌旗迎風招展,頭戴紅氈笠身穿綠衣的吹鼓樂手足有四五土人,見了丁壽等人縱馬到來,門前領隊者微微示意,霎時間樂聲動天,兩排手持三眼銃的官軍銃口向天,鳴放空銃致意。
丁壽翻身下馬,離著老遠便拱手作禮,“累得諸位久候,丁某失禮了,哦?馬公公也在,驚動您老大駕,在下罪何如之。
” 神機營提督內官、司設監太監馬永成哈哈大笑,“緹帥客氣,新官上任,咱家豈能不來,來來來,待咱家為緹帥引薦。
” 馬永成指著眾人中的一位錦袍青年道:“這位便是奉旨執掌神機營的惠安伯。
” 惠安伯張偉,年不過二土余歲,仁宗誠孝張皇后弟惠安伯張昇的曾孫,土四歲襲爵,土九歲鎮守陝西,二土歲由內閣大學士劉健等人推薦執掌神機營,土足的人生贏家,丁壽端詳著這位風度翩翩的大明‘後浪’,心頭微微有點泛酸。
“下官見過爵爺,哦不,該稱元戎才是,今後標下在元戎帳前效力,少不得要元戎耳提面命,多加指教,這裡先行謝過。
”丁壽躬身施禮。
三大營與土二營一樣,俱都是勛臣和內臣共同提督,劉瑾給丁壽弄的差事也只是以都指揮使的官職充作號頭官管營,說白了就一個聽喝兒的,二爺回想起來愈覺這差事是老太監給自己挖的一個陷坑,還用話擠兌自己跳了進來。
張偉急忙攙扶,“緹帥言重,緹帥巡視西北,戰功赫赫,我等早有耳聞,心儀久矣,今日能與緹帥共事,實我等之幸。
” 惠安伯不愧世家子弟,言辭溫恭,不卑不亢,丁壽心中熨帖許多,隨即張偉與馬永成分別介紹了神機營中軍與左右哨掖的坐營武官內臣,各司把總及監槍內官,眾人紛紛見禮,一行人熙熙攘攘進了大營。
一路上丁壽微微詫異,迎接儀仗中雖不乏健壯雄偉士卒,但所過之處營內許多房舍已隱有傾頹破敗之象,似乎早無人居,再看周邊大獻殷勤已有些過頭的迎候眾人,不由暗暗冷笑,這神機營內怕是沒那麼簡單。
酒宴擺在張偉營房之內,雖處軍營,卻懸著中堂山水與幾幅名人字畫,毫無金戈肅殺之氣,倒像高門大戶的書齋廳堂更多一些。
宴席上眾人連連把盞勸酒,丁壽來者不拒,言笑晏晏,很快便與席上眾人呼朋喚友,打成一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丁壽微睨醉眼,呵呵笑道:“今日累得諸公破費,可惜有酒無樂,少了幾分滋味,改日丁某作東,定教諸位暢飲盡興,樂享佳人風月柔情。
” 神機營的另一位號頭福英咧嘴大笑,“原來丁大人喜好女樂佐酒,這有何難,大家寫票傳人……” 張偉眸光一凝,如利劍般從福英臉上掃過,福英頓知失言,住口不語。
丁壽已是大搖其頭,“不妥,不妥,此處究是軍營,鶯鶯燕燕的進進出出,實在有礙觀瞻。
” “福英醉后胡言,緹帥不必放在心上。
”張偉展齒一笑,輕輕揭過。
丁壽卻不願就此錯過話頭,“元戎此言差矣,福兄所言深得我心,只是應稍作變通,不如讓那些歌女舞姬們身著軍服,扮作軍士再來應奉,豈不就全了軍中氣氛……” 眾人鴉雀無聲,丁壽左顧右盼,訝然道:“難道此法不好么?” 福英一拍桌案,“奶奶的,我以前怎麼就沒想出這麼個花樣來!” 屋內頓時哄然大笑,丁壽耳朵忽然豎起,內間中也有人發出一聲輕笑,聲音不大,卻未曾逃過他的耳朵,聽來有些耳熟,究竟是什麼人?! 馬永成捧腹道:“難怪丁大人不在時萬歲爺總是念叨,您這奇思妙想,咱家是拍馬難及啊!” 張偉也忍俊不禁,“既然丁大人有此雅興,便依緹帥之意行事,來人……” “且慢。
”丁壽將手一擺,環視席間眾人,“爵爺,馬公公,諸位同僚,咱們說歸說,笑歸笑,酒不妨照喝,女人也不妨照要,只是這公事上也不能馬虎了,您看標下合管營務是否也該交待一下,免得日後一時不察,再出了錯漏,惹人笑話。
” 丁壽話語一出,席間氛圍頓時凝重,眾人也不曉這人適才還沒個正行要女樂扮成軍士佐酒,怎地轉眼間又一身正氣地談起軍務來了。
馬永成仰頭打個哈哈,“丁大人,今日是為你接風洗塵,只聊風月,不談公事,是吧諸位?” 眾人連聲稱是,再度舉杯勸酒,丁壽卻不應和,只是坐在那裡皮笑肉不笑道:“丁某便在這四九城裡住著,北京城的風塵有多大門兒清得很,洗不洗的倒不打緊,只是這神機營內有多少官軍,如何操練,月支食糧幾何,諸位可有教我?” 席間眾人面面相覷,張偉泰然自若,輕輕擺手,眾人起身施禮告退,席上只留下了惠安伯張偉、提督太監馬永成、羽林衛都指揮使福英,以及丁壽四人。
“本想著日後有暇,再與緹帥細說分明,既然丁大人心急,有些事也不妨今日便挑明。
”張偉從容笑道。
“爵爺是明白人,否則丁某這頓飯吃不踏實。
” “自團營組建,神機、五軍、三千三大營早已淪為老家營,只在團營行伍出缺時選拔精銳替補,平日多為些供役營造之事……” 這點破事丁壽如何不清楚,點頭道:“不錯,不過行文各營調用的官軍只是部分,無役者仍可輪班操練。
” 張偉莞爾,馬永成呵呵笑道:“這邊廂都操練好了,將這精銳再去補團營的窟窿么?” 福英搔著下巴胡茬,咧嘴大笑道:“費了好大力氣討的婆娘,拜過天地后卻讓旁人去入洞房,我等豈不成了傻子!” “英國公執掌團營時,那些大頭巾們何止一次欲將三大營官軍俱都補入團營操練,只為三大營留存八萬兵額以備執役之用,美其名曰揀選隱佔多役之數,其實……呵呵……”張偉笑而不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