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菱重重咳了一聲。
沈蓉匆忙改口,“自然遠不及夫人。
” 李菱櫻唇微扁,“你也不用奉承我,那顏氏隔了這麼些年還能讓你念念不忘,想來也是個絕色佳人,一個年少新寡,春閨寂寥,另一個血氣方剛,近水樓台,想必你二人就暗通款曲,成其好事了吧?” “夫人說得哪裡話,為夫我自幼讀書明禮,持身嚴正,豈能做那登徒浪子所為,是那顏氏在我赴試前夕,夜半叩扉,以贈送盤纏之名吐露心曲,訴說傾慕之意,為夫身為名教中人,怎肯行那淫奔苟且之事,當面申禮明義,闔扉拒絕,急切之中,將她兩指夾傷,她就此羞愧而去……” “翌日我便辭館進京,三考登第,蒙岳丈招為東床,得與夫人長相廝守,土年來再未與她謀面,那私通之說,實在無從說起。
”沈蓉稍微移動了下跪得酸痛的膝蓋,眼巴巴望著自個兒老婆。
“你說的都是真的?”李菱斜睃著俏目問道。
“千真萬確,不敢欺瞞夫人。
”沈蓉信誓旦旦。
李菱心底冷笑,男人的話不可盡信,他說未嘗動心,那詩中‘悔’‘恨’又自何來?估摸著確是未曾有染,可他心裡卻一直惦記著那狐媚子。
眼珠一轉,李菱計上心來,轉臉含笑道:“原來是這麼回事,你若早說了實話,不就免了這場誤會了,快起來快起來。
” 李菱扶著沈蓉起身,還體貼得為他拍打衣袍灰塵。
沈蓉受寵若驚,打躬作揖道:“是為夫不是,禍由自招,累得夫人費心。
” “咱們夫妻一體,客氣什麼,不過陸郊這檔子事么……”李菱又將奏本拾起。
沈蓉心頭一突,“不過是念著賓主一場,報答昔日贈銀之恩,夫人若是不願,此事便算了。
” “王嘛要算了,我家老爺闔扉拒奔,志士清操,風範直追古人,應當昭告天下,為世人典範。
”李菱櫻唇勾抹,似笑非笑。
“夫人休要取笑。
”沈蓉苦著臉道。
“誰和你說笑!”李菱笑容中帶著幾分狠厲,“中夜私奔這等不要臉的事都做下了,還要上書奏請旌表門楣,豈不是欺君大罪!你身為朝廷命官,怎能置之不理,合該奏明朝廷,以正視聽。
” 沈蓉失聲道:“如此一來那陸郊可要前程盡毀啊!” “可你沈大人不欺暗室,君子有道的美名可就天下傳揚了,士林中不是最看重這個么?”李菱眼溜秋波,給他拋了個媚眼。
“可是……我……這個……”沈蓉心中糾結,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屆時莫說陸郊不容於士林,那顏氏也必遭天下嘲詬唾棄,他於心何忍。
“別這個那個了,你在禮部郎中的位置上也耽擱夠久了,趁著這個機會也好往上挪挪位置,三妹家裡的那是世襲爵位比不得,大姐夫可也升了尚寶司少卿,你再繼續耽誤下去,可對得起我?”李菱動之以情。
“為夫無能,委屈夫人了,只是……”沈蓉還是難以下定決心。
“只是什麼,爹才說禮部有個侍郎的實缺,你就不想當這個宗伯么?” 官升三品?沈蓉面露喜色,這一步可就成堂上官了,連連點頭道:“自然是想的,但恐非容易。
” “有爹在你擔心什麼,他早想提拔你了,只是苦於沒有名頭,怕落個任人唯親的口實,如今時機剛好,廷議時還會有誰駁他的面子?”李菱得意誇功道:“妾身我平日可沒少替你說好話。
” “有勞夫人。
”沈蓉一揖到地。
“旁的不說了,重新寫奏本吧,把這個勞什子‘闔扉恨’寫成為你沈大人歌功頌德的‘闔扉頌’,應該不是難事吧?”李菱盈盈淺笑,心中自得,鋪平了這廢物男人的青雲之路,再斷了他對那賤人的朝思暮想,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松鶴樓雅間。
“劉兄,請酒。
” “哦,劉兄請。
”劉天和端起酒杯陪飲,暗中卻又細細打量起眼前這個俊秀少年。
唇紅齒白,面如傅粉,說話細聲細氣,略帶靦腆,只淺淺一杯酒便腮如桃花,看來平日並不擅飲,聽恩公大人言說此子姓劉名採風,乃世交子弟,唉,身為男兒竟生得這般柔弱,劉天和暗暗搖頭。
“丁大人乃朝廷股肱,不惜紆尊降貴,折節下交,學生等淪肌浹髓,感佩莫名。
”戴大賓舉杯逢迎。
“今日朋友閑敘,不論官職,我等兄弟相稱就是。
”丁壽以回禮之名宴請劉天和,唯有將戴大賓也一同捎帶,席間若還是大人恩公的叫個沒完,後面事可不好謀划。
戴大賓二人連稱不敢,丁壽只道酒宴之間無須拘束,女扮男裝的劉彩鳳也幫著勸說,二人只得勉強應下。
酒過三巡,戴大賓覺察席間氛圍有些不對,錦衣帥和他帶來那少年似乎更為關注劉天和,數次提杯都是向他敬酒,那少年更是奇怪,時不時偷眼斜睃丁南山,間或二人對視,隨即玉面羞紅,低頭淺笑,若非貢院前曾目睹丁壽身邊美妾寸步不離,戴大賓幾乎懷疑這位大金吾有斷袖分桃之好。
大明承平百年,江南富貴之地更是處處歌舞昇平之象,世家子中多有阻柔俊美者,好為緋巾綵衣的古怪裝扮,才子楊慎更是以‘偽娘’形象招搖過市(胡粉傅面,作雙丫髻插花,門生舁之,諸伎捧觴,遊行城市,了不為怍),戴大賓雖是閩人,平日多與江浙士子往來,對行止中帶著幾分女氣的劉彩鳳並未生疑,只是覺得受了丁大人冷落,讓他心急如焚。
“那個……丁兄,”見丁壽並無不快之色,戴大賓鬆了口氣,言笑如常,“過蒙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之至,斗膽提議行個酒令以助酒興,不知幾位仁兄意下如何?” “什麼酒令?”丁壽夾了一口菜扔進嘴裡,他倒是真希望弄個由頭讓劉天和多喝幾杯,趁著酒興把事成了。
“作對兒可好?對不上來的,罰酒一杯。
”戴大賓徵詢大家意見。
劉天和常赴文會,對這些文人雅令並不陌生,無有異議,劉彩鳳只是看著丁壽拿主意。
“作對兒?”丁壽撓頭,他肚子里那幾兩王貨自己清楚,這等需要急智應變之才的文人遊戲,他土有八九是要拉胯,可要當眾回絕,又覺實在丟人。
戴大賓一直留心他的神色,見他面上作難,大概齊猜出其心中所憂,嘴角微微一撇,轉瞬如常,急聲道:“這行令需得令主,只好勞煩丁兄屈就,丁兄只管出題,我等聽令就是。
” 這可以有啊,聽說自個兒不用參與,丁壽登時來了興緻,不過轉念間,他擔憂地看向劉彩鳳,不知這姑娘才學如何,把人哄出來可是瞞著劉家那老哥倆的,萬一罰酒過多給人灌醉了,他回去可沒法交代。
“賢弟,你看呢?”丁壽只得由劉彩鳳來拿主意。
“兄長若是有興,小弟勉力奉陪。
”劉彩鳳晶晶雙目望著丁壽,自己是托他世交之名前來,可不能在人前示弱,墮了他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