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221節

“不必多禮。
”丁壽見那陸郊生得眉清目秀,不過土八九歲的年紀,算得一表人才,不解道:“劉大人,您這是……” 丁壽實在搞不清劉春神神秘秘把自己拉到這僻靜處來,只為介紹一個俊俏後生是什麼意思,天可憐見,二爺就是真轉了性有龍陽之好,去找白老三不好么! 劉春欠身陪笑道:“緹帥,陸生是順天府霸州人,去歲鄉試方才中舉……” “原來是宗伯門生啊,難怪難怪。
”丁壽彷彿豁然。
“正是正是。
”劉春點頭微笑。
“所以呢?” “啊?!”劉春有些跟不上丁壽思路節奏。
“啟稟大人,學生自幼喪父,全靠寡母含辛茹苦,教養成人,今歲會試有幸忝列榜中,自覺光耀門楣,不愧祖先,唯有寡母之恩未得報償,身為人子心自惴惴,斗膽懇請朝廷旌表家母,彰其多年守節之行。
”也不待劉春反應過來,陸郊索性自行將目的說出。
貞節牌坊?丁二爺對這東西大不以為然,背轉身行了幾步,示意劉春靠近,低聲道:“這不是你們禮部的差事么?扯上我作甚?” 劉春回頭瞅瞅自己的新門生,也壓低聲音道:“陸生一心為母請旌,求告到了下官處,下官憫其孝心可嘉,欲待成全,可劉公公對地方舉奏之孝子節婦多是封駁不行,下官也是被逼無奈,只好引他來見緹帥您了。
” 怎麼好事從沒想到我,二爺像是喜歡沒事給女人立牌坊的么,丁壽沒好氣地送給劉春一個白眼。
陸郊見恩師與那錦衣帥竊竊私語,恩師面上難堪,恐事有不諧,急聲道:“禮部郎中沈大人已允諾代為轉呈上表,只請丁大人說服劉公公處關節,此事可成。
” “你說的可是沈蓉?”丁壽驀然扭頭。
“正是,沈郎中乃學生蒙師,此番入京幸得重逢,聞得學生心意,願從中奔走。
”陸郊興沖沖道。
“既如此何必又來尋丁某,有你老師那位岳丈大人在,何愁事不成呢。
”丁二這記仇的性子可沒變過,貢院門前沈蓉不開面,自己又何必給他學生面子。
聽丁壽語含不快,陸郊暗道壞了,之前恩師曾言大金吾若肯相助,事則必成,倘若他從中作梗,一切休提,慌忙道:“學生萬不敢讓緹帥白白辛苦,大人若肯玉成,定有厚禮相謝。
” 劉春把眼一閉,這熊孩子談什麼錢啊,丁南山可是缺銀子的主兒。
果然,丁壽把頭一歪,乜眼斜視劉春,“你收他禮了?” “無有此事。
”劉春矢口否認。
“沒有就好,前陣子事辦得不錯,我與劉公公商議著上奏皇上,給你加禮部尚書銜,可別在這時候弄出些別的事來。
” “謝緹帥,謝劉公公。
”劉春喜不自禁,不顧門生當面,施禮道謝。
丁壽不再理會劉春,轉首道:“陸公子,孀居不易,令堂嘔心瀝血將你拉扯大,想來也吃了不少苦頭,如今你已成才,金榜題名,就該好好孝順回報,弄這些有的沒的有什麼用!” “學生正是要報答家母生養之恩,才請旌貞節,使母親德行流芳百世。
”陸郊懇切道。
“這貞節牌坊就是一道枷鎖,套在頭上再要摘掉可就難了,令堂今後若有心儀之人,你還教她如何改嫁?” “住口!你你你……竟敢污衊我母德行!”陸郊一張俊臉憋得通紅,指著丁壽氣得渾身發抖。
“牧野不得無禮!”劉春急忙喝止門生,同時幽怨地瞥了丁壽一眼,你小子說的的確不是人話,人家孩子一門心思給自己媽立牌坊,你卻說什麼改不改嫁的,這不是當面打臉么。
“當我沒說。
”丁壽可沒覺得寡婦嫁人有什麼不得了的,要不是怕丟官,他連小皇帝姑姑都敢往家裡娶。
“丁某還有事,劉大人待會兒戲台見。
” “恭送緹帥。
”劉春將丁壽送走,才算鬆了一口氣。
“恩師,這錦衣帥實在欺人太甚。
”陸郊憤憤不平。
“丁大人言語隨性,並無惡意,牧野勿要介懷。
”劉春安撫門生道。
勢不如人,介意又能如何,陸郊強咽下這口悶氣,“那家母之事……” “這個么……”劉春撫髯,為難道:“大金吾所言也不無道理,牧野孝感動天,膝前盡心侍奉就是,也不必在意朝廷嘉獎。
” 陸郊斷然搖頭,“此願不償,難報寡母撫養之恩,大金吾既不願幫忙,學生便央沈師父求告李閣老,定要讓家母貞德之名世代流芳。
” “你若不肯王休,便去試試吧,劉公公當也不會拂了李閣老的面子。
”劉春搖搖頭,覺得自己這官真是做得有些失敗。
************劉府花園戲樓上幾名優伶已粉墨登場,在樂班伴奏下輕吟曼唱,翩翩搖擺,不得不說王九思調教出的戲班確是不同凡響,曲聲婉轉,詞調清雅,更兼伶人身段風流,引得底下散座的眾士子隨著絲竹檀板聲輕輕在掌心打著節拍,或有低聲唱和,陶醉其中。
六部九卿等一眾朝臣坐在觀戲台上,偶或點評幾句念白唱腔,談笑風生。
“銀台,令郎身邊那個年輕人看著眼生,是誰啊?”劉瑾目光一直在台下士子中巡睃,此時指著一個清俊少年向眾人問道。
通政使韓鼎眯著眼睛看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看清那人相貌,“回公公,此子名喚邵昇,陝西鳳翔人,少有才名,年方土七便為陝西解魁。
” “哦?原來也是吾關中才子,難怪,”劉瑾欣慰一笑,轉瞬攢眉道:“今歲貢士中似乎未有他的名字?” “邵生時運不濟,今科名落孫山,他本意要回鄉閉戶攻讀,因與犬子有舊,留他在京多盤桓幾日,今日也是與犬子作伴得來赴會。
”韓文解釋道。
“世間縱有千里馬,亦需伯樂慧眼識人,否則空有一身才學,也只得徒呼負負啊。
” 劉瑾不經意地眄視身旁,王鏊阻著臉一聲冷哼。
“告訴那孩子,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
一時碰壁,年輕人也無須氣餒,今後風雲際會,未嘗不得青雲直上之機。
”劉瑾笑道。
“公公高論,字字箴言,下官定將這勉勵之言傳於邵生。
”韓鼎哆嗦著離座行了一禮。
韓廷器對閹豎這般鄭重其事,哪還有壯年時直斥權貴的耿介,王鏊暗暗搖頭,聽聞他還與那丁壽小兒走得甚近,真是年老昏聵,丟盡士人顏面。
“公公,怎個不等小子,戲便開場了?”人就是不禁念叨,王鏊才轉念想到丁壽,丁二爺便大踏步走上了觀戲台。
劉瑾展顏笑罵:“你對戲文詞曲從不上心,阿音已在我跟前抱怨多次,如今反怪起咱家來了!” “各位大人,有禮了。
”丁壽朝兩廂拱手見禮,眾人紛紛還禮,王鏊縱是心中千般不願,也只得頷首致意,周全禮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