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壽訝然,“李閣老會同五經同考官重閱程敏政取中試卷,徐、唐二人俱不在內,時任知貢舉官的禮部尚書徐東谷等簾外官也言及以前後閱捲去取之間,及查二人朱卷,未審有弊與否,說到底不過是徐經和唐寅兩個自以為是鬧得一出誤會罷了,程敏政自陳題目是他早前擬好,懷疑為家人所竊賣,徐經伏狀中也供稱試題是他從程府家人處購得,兩廂供詞對照無誤,錦衣衛都記錄在案,其中還有何異議不成?” 白少川轉目投向窗外,幽幽道:“丁兄如今身處官場,當知其間爾虞我詐,活人的話尚最多信其三分,何況案宗那等死物呢。
” 丁壽蹙眉,“有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
” 白少川轉過頭來,淡淡道:“既講供狀,丁兄當知徐經口供曾一改再改。
” #最#新#網#址# bz2021.ㄈòМ丁壽尋思半刻,點頭道:“是改過兩三回,不過初入詔獄被嚇傻了信口胡謅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後來各司會審,興許是回過味兒來,曉得利害輕重了吧。
” “是有這個可能,不過在鎮撫司拷問時徐經言說程敏政受其錢財,三月後又改口說那銀錢是束脩求學之禮,程敏政與他講解經義時,間講及三場可為出題者,他與唐寅以敏政所出之題擬文,以致傳揚於外,為人所誤解。
” ШШШ.5-6-b-d.cОмЩЩЩ.5-6-b-d.℃⊙мЩЩЩ.5-6-b-d.ㄈòМ丁壽一拍手,“著啊,彼時還未有旨命程敏政為主考,他們幾人間探討學問屬士林常例,他這罪名可不就小多了嘛!” “若說這次改口是為了脫罪,那徐經最後供認從程府家人處買題,豈不是坐實了自己科場舞弊的罪名?” “這……”丁壽頓時啞口無言。
“偏偏巧得很,徐經最後的供狀與程敏政自陳家人竊賣試題的臆測不謀而合,丁兄以為何故?” 丁壽腦中靈光一閃,“有人從中串供!誰?” “那就未可知了,諸司會審,除了錦衣衛,當時閔珪的都察院,徐瓊的禮部,甚至簾內簾外眾考官都牽扯進來,中間帶個話豈非太容易了些。
”白少川又盡了一杯酒,白玉般的面頰間彷彿染了一層桃暈,淺笑道:“或者,那供詞真就只是個巧合。
” 丁二這輩子最不信的便是無緣無故的巧合,將眉一挑道:“如此說來程敏政他並非冤枉?” “若是程敏政果系冤枉,那他為何還會被勒令致仕?僅只因為不避嫌疑,臨財苟得么?”白少川笑道:“昔日與程敏政一同下獄的,可還有華昶等舉發舞弊案的科道言官,時人紛紛為他們喊冤鳴不平,對於程敏政,可只說其奸貪顯然可見……” “哦,對了,”許是酒醉,白少川少見的現出一絲促狹笑容,“其中喊得最響的一個,便是不久前殞命詔獄的周天章。
” 丁壽對那位興許已經投胎了的前順天府丞沒有絲毫興趣,如今他更擔心的是錦衣衛經歷司內案牘的真實性,猶不死心地道:“我卻聽聞,是禮部左侍郎傅瀚欲代其位,才唆使華昶攻訐程敏政……” “敏政卒后,確是傅瀚代他兼以學士掌詹事府事,甚至有傳言他為謀內閣之位,曾教唆同鄉監生江瑢奏訐劉健、李東陽,事後又嫁禍於程敏政,以激當道諸公之怒,也有傳說是謝遷素憾敏政,囑都察院閔珪與科道內外交攻,羅織成獄,華昶等不過甘為鷹犬而已。
”白少川修長手指輕敲桌案,徐徐說道。
區區一個禮部侍郎,竟然惹動內閣三公,掀起滿朝風雨,丁壽不覺頭疼,“那照這麼說,程篁墩鬻題徐經唐寅,還真是有天大的冤屈咯?” “如許大的冤情,作為冤案始作俑者的華昶只是調轉南京太僕寺,如今官居韶府知府,也未見有人非議,徐、唐二人受冤,功名卻同遭罷黜,又作何道理?” “丁兄如今也屢經要案,當知科場舞弊案中關鍵人物即是那所謂竊賣試題的程府家人,為何各方案宗中都無人提起他姓甚名誰,最後又如何處置,好似參與會審的各部衙門都將這人忘了般,抑或……這人本就不曾存在?” “為恐授人以柄,會試題目多是簾內諸官當堂擬定,程敏政言說那試題是他早便在家中自擬,為府中人所盜賣,丁兄以為其中有幾分可信?” “工科給事中林廷玉曾為同考官,熟知會試簾內諸事,當時便歷陳程敏政閱卷取人有六處疑點,直言敏政受賄雖無指實,但自言家人竊賣,亦有可疑之處,丁兄以為林某所言如何?” 白少川一連串詰問,讓丁壽頭昏腦漲,期期艾艾道:“可是案發之時程敏政身處貢院,內外隔絕,事後午門校卷,他屬實未曾取錄徐、唐,不管那兩人從何處得了試題,終究落榜,白花了銀子啊!” 緩緩坐直身子,白少川眼角間可見少許譏誚,“在下於東廠中另有一些風聞,丁兄可願污耳一聽?” 丁壽苦笑,“今日你說的還少么?” “禮部尚書徐瓊知貢舉提調內外,外間輿論沸騰,皆言敏政受賄賣題,華昶上表彈劾,簾內官或有不知,徐東谷卻可得到消息,偏恰巧他也能接觸到作為主考的程敏政……” “是徐瓊泄露了訊息?”丁壽驚道。
白少川對丁壽猜測不置一詞,只是繼續道:“敏政於闈中得訊,夤夜翻閱試卷,儘管那只是彌封后的謄抄朱卷,辨不出名姓,他卻將知曉策問出處者盡數黜落,徐、唐二人試卷自不會在錄取之中……” “徐東谷他好大的膽子!”丁壽拍案怒喝:“身為知貢舉官,勾連內外,還在復校試卷時為程某開脫,豈有此理!” “徐大宗伯膽子不大,只是審慎而行,他在具奏中也曾言明‘俱內簾之事,本部無從定奪’,請仍移原考試官辯白是非……”白少川揚眉輕笑,“程敏政彼時已然下獄,丁兄可還記得那另一個考試官是誰?” “李西涯!”丁壽驚惶站起,“你說李閣老他……” 白少川淡然一笑,壓手示意丁壽稍安勿躁,“世人只曉程敏政與徐、唐二人有舊,卻鮮有人知李西涯與二人交往更深,李西涯與唐寅師長文林、沈周素來相善,三人多有詩文唱和……” 丁壽木然跌坐,文林是唐寅好友文徵明之父,素愛唐伯虎風流俊雅,每每良宴必呼唐寅共之,唐寅從沈周習畫也是文林所引薦,其人交遊甚廣,李東陽數過吳門,既與文林相聚,與唐伯虎又豈有不識之理……“非只唐寅,李閣老與徐家關係更是千絲萬縷,早有淵源,西涯曾與徐經祖父徐頤共事,為其六土壽辰作序,徐經應考入京,還特意登門求李閣老為其祖父作銘,閣老欣然與之……” “這事怎從未聽人說起?!”丁壽驚奇不已,程敏政為唐伯虎詩文作序已然成了交通罪證,李東陽可是替徐經的爺爺寫墓志銘啊,關係疏遠的人絕不會王這事,可當時試題泄露,朝野物議皆是指向副主考程敏政,沒有一人質疑李東陽這位正主考,真是奇哉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