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沒有,不過只要公公想要,錦衣衛定能找得到。
”反正那寧王註定也是要造反的,給他隨便栽個贓扣上個謀逆帽子,二爺一點心理負擔沒有。
“咱家不是讓你去羅織罪名,當年靖難,甚賴大寧諸軍,寧王一脈功在社稷,天下人都看在眼裡,不能給陛下招來刻薄寡恩的名聲,”劉瑾忽地一嘆,悠然道:“說句大不敬的,永樂爺當年對不住寧獻王,功成之日,非但未如允諾的平分天下,反將之移藩南昌,處處提防,幸得寧獻王也深諳保身之道,移封后韜光養晦,精研黃老,可憐長於軍伍的一代賢王,最終只落得成為一個著書立說的大明奇士,呵呵,可悲!可嘆!” 丁壽沒空理會老太監的傷春悲秋,急聲道:“也正因此故,寧府一脈必然對太宗子孫心存怨恚,如今這寧王不但勤於文事,還妄圖恢復護衛,狼子野心不可不察。
” “自寧獻王后,歷代寧王皆是修文善書,好學博古,彙集一群文人雅士往還論道,已是常態,至於南昌左衛,本就是寧府護衛,你憑甚說他心存反意?”劉瑾反詰。
丁壽頓時語塞,總不好說自己是被雷劈過來的,曉得那寧王定要造反吧,心道這老太監不知又收了寧藩多少好處,這般替他說話,沒好氣道:“那咱們便走著瞧,看這位寧王爺會不會惹下亂子!” 怎料聽了丁壽賭氣之言,劉瑾非但不惱,反莞爾道:“朱宸濠若果真按捺不住,動了不該有的心思,咱家樂見其成,燕、寧二宗恩怨糾結百年,也該到了結的時候啦……” 老太監似乎對江西那邊也不放心啊,丁壽訝然道:“公公既有此隱憂,那您何必還要恢復寧府護衛,這豈不是給他手中遞刀么?”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咱家若只一味防著壓著,寧王那裡只會加倍謹慎小心,說不得還會暫息了不臣的念頭,反不如多加縱容,適時再推上一把,”劉瑾再次指了指院外那口棺材,冷笑道:“將楊斌提拔為方面大員,也是此意,驕則恣,恣則極物,變生矣。
” 真阻啊,老太監分明是在在給寧王和播州挖坑啊,丁壽咂咂嘴,“可是……不同朝廷對播州早有布局,那江西吳頭楚尾,寧王居於洪都要地,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一旦生變,江浙財賦重地豈不皆遭兵燹?” 劉瑾橫了他一眼,“你能想到的,太宗爺當年又豈會想不到,徙封之時,寧獻王求蘇州、錢塘之地,太宗皆不允,獨將寧藩封在南昌,可知為何?” 丁壽腦袋一晃,表示不知。
“你可知卓敬其人?” “喔——”丁壽恍然大悟狀,“沒聽說過。
” “找打。
”劉瑾舉掌作勢。
“您老別生氣,小子搜腸刮肚,真沒想起這人來。
”丁壽嬉皮笑臉道。
“此人是建文朝的戶部侍郎,你不曉得也不奇怪。
”劉瑾白了丁壽一眼,緩緩放下手掌。
“這裡又有他什麼事?”丁壽不解,都一百多年前的人了,老太監怎麼忽然道起古來。
“當年建文削藩,卓敬呈以密疏,言太宗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似太祖,北平之地形勝,士馬精強,諫言將太宗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劉瑾面上露出幾分譏嘲之色,“可惜建文未納其言,后太宗登基,執卓敬於獄,憐惜其才,雖招攬不得,亦不忍殺之,恰榮國公進言:卓敬之策若得見用,聖上安有今日。
遂動殺心,夷其三族。
” 丁壽撟舌,道衍和尚不愧形如病虎,是真夠狠的,“所以……永樂爺把這招用在了寧王身上?” 劉瑾嘴角微撇,“你小子如今明白了吧,只要部署得當,封堵住他禍亂東南的出路,咱家只怕他不反!” “可小子還是有點糊塗……” “怎麼?”劉瑾微訝,壽哥兒幾時變成了榆木腦袋。
“觀公公方略,南贛各府及閩浙二省皆應是設點布局之處,府縣衛所俱該善加籠絡才是,怎地內府尚有人與其為難呢?”拿了人家畫,總得把事給辦了,丁二自問這點規矩還是拎得清的,當下將陳良遭遇述說了一遍。
劉瑾聽完后不置可否,只是點點頭,“咱家知道了。
” “什麼叫您知道了!那侯寬等人公然索賄,陳良身為三品武官都難倖免,其餘被勒索解戶又該怎樣凄慘!”丁壽憤憤不平,若不是自己遇見,怕是陳良就要上街討飯了。
“你收了那陳良多少好處?”劉瑾忽問。
“沒有!”丁壽斷然否認,丁點兒虧心都沒有,“小子是買了陳良一幅畫,但是給了銀子的,吏科給事中李憲可以作證!” 劉瑾也沒再糾纏這事,只問道:“那陳良所納軍器可否堅利?” “這個……管庫官吏未經勘收,如何曉得?”丁壽兩手一攤。
“既然不曉情由,你讓咱家如何處斷?” “縱是地方所輸軍器不堪,按照舊例領回改造補納也就是了,這麼將人吊在京師,豈不是有意為難!” “咱家這裡從沒什麼慣例,”劉瑾聲音轉厲,寒聲道:“沙場克敵固然要官軍奮勇,更要甲兵堅利,近年來兵部向天下衛所年例成造軍器,有名無實,徒費錢糧,俱不堪用,這般矇混職事,只教他們領回補納,豈非太便宜了!” “可侯寬他們……”丁壽還想辯解幾聲。
“咱家自會徹查戊字型檔,但也不會放過勘驗地方繳納軍器,誰的罪誰來背,哥兒,你就少操心了!” 老太監隱含警告之意,丁壽縮了縮脖子,細想想自己已經仁至義盡,似乎沒必要為了陳良惹毛劉瑾,大不了賠他三百兩銀子就是。
“公公教訓的是,小子告退。
”丁壽準備溜之大吉。
“哪裡去?” “我……衙門裡還有些公事。
”丁壽信口胡謅,他那邊還有一朵玉芙蓉要去安撫呢,這鍋米再耽誤下去別說做熟,怕是夾生都難。
“你小子幾時這般勤快,”劉瑾笑罵一聲,面上露出幾分慈愛,“公事什麼的且放放,念在你適才的那點良心,賞你頓晚飯吃。
” 晚飯?二爺午飯還沒吃呢,都是那個圓臉小子搗亂,打擾老子做飯,逮到機會非好好收拾他一頓不可,丁壽恨恨想道。
“你在想什麼?” “沒,沒什麼,只是小子這頓飯能不吃么?” “不行。
” “那我便真沒什麼可想的了。
”丁壽苦著臉道。
************澄清坊,會同北館。
一處館舍內,一名二土余歲的七品武官怒氣沖沖指著跪在地下的幾名校尉,大聲呵斥道:“兩個大活人,你們竟然連什麼時候出去的都不曉得,究竟怎麼當得差!” 幾名校尉委屈至極,其中一個大著膽子道:“大人,您也曉得小郡主的脾氣,她不讓屬下等打擾,屬下們怎敢在她面前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