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五卷) - 第116節

來興小嘴叭叭個不停,店伙被這半大小子噴了一臉口水,又不敢動手強掙,唯有諾諾告饒,“小客官,您且將手鬆開,容小人慢慢詳說。
” “說什麼,哪個再聽一遍你的昏話!”來興揪著夥計衣領就是不肯撒手。
“僮兒放手,且聽他細說。
”祝枝山眼見圍觀之人越來越多,實在不成體統。
“老爺不曉得,此等姦猾之徒一旦放過,立時跑得沒影兒,我等還何處說理去,待小的拉他見官去說個分曉。
”來興此時心火上頭,連祝枝山的話都不肯聽。
松鶴樓的掌柜湊上前,打躬唱喏道:“這位小爺,敝店有何招待不周,您只管言說,先請將人放開,松鶴樓偌大一個店面,您還怕它跑了不成!” “不行,今兒不摘了你這黑店招牌,小爺我決不罷休。
”來興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見官家絕不撒手。
“究竟何事,我來給你們斷斷可好?”好奇心驅使下,丁二爺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這位爺,您是……”掌柜的眯著老眼,遲疑地打量丁壽。
“掌柜的……”適才伺候二樓的跑堂急匆匆湊了過來,低聲耳語了幾句。
掌柜的聞聽丁壽身份,激靈靈打了個冷顫,錦衣衛的凶神避之唯恐不及,怎地偏趕上這首腦人物在店裡用餐時出了紕漏,今日一個招待不周,松鶴樓破財消災都是小事,少不得還要有牢獄之災。
掌柜心裡七上八下,哆哆嗦嗦上前施了個大禮,“丁老爺賁臨,敝店真是蓬蓽生輝,夥計無知,驚擾了大人午膳,實在罪過,懇請移步樓上容小人賠情,些許小事敝店自會料理明白。
” “別呀,樓下這麼熱鬧,你讓我上樓算怎麼回事,”丁壽一步三晃地走到場中,看著緊張激動兼而有之的來興,“小哥兒,這官司交給我斷如何?” “你?行么?”來興見丁壽年紀輕輕,心道這能是多大的官兒。
丁壽失笑,“行不行的,試試看吧,只要你真有冤枉,我立即讓松鶴樓摘了牌子,是不是,掌柜的?” 掌柜暗暗叫苦,心道今日果難善了,弓著腰強擠出幾分笑臉道:“但憑您老吩咐。
” 不同來興年少識淺,祝枝山博覽群書,粗通望氣之術,早觀丁壽氣色,已知其絕非常人,況有松鶴樓掌柜卑身於前,當下上前整襟施禮道:“不才斗膽,敢問足下何處高就?” “錦衣衛,可斷得諸位官司?”丁壽笑道。
祝枝山心弦一震,出身官宦之家,如何不曉緹騎威名,更不消說老友唐寅弘治土二年科場案被拿入詔獄拷問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甫一進京,便與他們打上交道,真是流年不利。
祝枝山眉頭深鎖,有意推脫道:“不過些許小事,何敢勞煩天子親軍。
” “天子腳下,聚眾喧嘩,如何能是小事。
”丁壽洒然一笑,並不打算就此收手。
“實非什麼大事,不過小童無知,為了些飯錢與店中起了口角,是不才管教不嚴,給諸位添了麻煩。
”祝枝山團團一揖,轉首向僮兒喝道:“來興,快與人會鈔。
” 來興登時急了,“老爺,他們漫天要價……” “住口!”祝枝山厲聲喝止,他如今只想遠離緹騎,不願在此多做糾葛。
見老爺反常地變了臉色,來興也有些懼怕,雖是極不情願,還是鬆了人家衣領,悶頭從懷中貼身處取出荷包。
“呶,五兩,只多不少!”將土余塊碎銀一個一個拍到桌上,來興揚首嗔目對那夥計道:“好好稱量,然後找錢。
” 那夥計望望一臉苦色的掌柜,再瞧瞧眼神不善的丁壽,怔怔立在那裡,不知這銀子該不該去拿。
“罷了,我們走。
”祝枝山心急火燎要速離此地。
“老爺,這豈不是便宜他們……” “還不與我住嘴!”祝枝山扯住僮兒,急急向外走去。
“且慢。
”丁壽將那幾塊碎銀收進手裡掂了掂,確有五兩多重,且銀子成色還算不錯。
“這位仁兄點的什麼菜?”丁壽挑眉問道。
那夥計立即將祝枝山所用飯食報了一遍,丁壽臉色愈加不好看,這大鬍子是吃了不少,可即便在萬物皆貴的北京城,這些酒菜也值不到一兩銀子,松鶴樓竟敢獅子大張口,索人五兩飯錢,難怪那小娃娃不忿。
“掌柜的,貴店酒肉如此騰貴,丁某該慶賀尊駕日進斗金咯?”丁壽阻聲一笑,露出森森白牙,京畿首善之地,你個知名酒樓看見外鄉人竟公然宰客,多遭人恨! 掌柜的噗通跪地,哭嚎道:“大人明鑒,小人冤枉!” 見掌柜的忽然這般模樣,那夥計更弄不清狀況,嚇得直接癱在地上。
“說,怎麼回子事?”丁壽森然問道。
人群中那圓臉少年嗤的一聲冷笑,“哼,官不大,威風倒不小!哎,你拽我王嘛?” 見這位再三勸阻下仍是執迷不悟,銘鈺直接氣得一扭臉,“不與你說了!” 那邊夥計驚懼之下支吾半天,總算將事情說了個囫圇,“萬不敢欺瞞老爺,這位客官所用實不到一貫,其餘皆是那位小客官所費。
” 祝枝山一愣,詫異看向自己小廝。
來興更是驚愕,指著自己鼻子道:“我?你胡說八道!”小傢伙突然一蹦三尺高,直接從祝枝山手中掙了出來,“我為了給老爺省錢,連葷腥都不敢碰,只吃了四小盤黃瓜,你……你這黑心的店家,誣賴好人!”聲音最後都委屈得帶了哭腔。
“你點了黃瓜?”丁壽與祝枝山異口同聲問道。
來興點頭,見自家老爺一臉鄭重,不覺有些慌張,“怎麼啦?” “你可知京師此季黃瓜是何價錢?”祝枝山悵然嘆了口氣。
來興茫然地看看眾人,囁喏道:“最多不過三文一條吧?” 跪在地上的松鶴樓掌柜搶聲道:“客官說的是夏日價錢,此時間一碟黃瓜就須京錢一弔,合外省制錢足得一千文。
” 夥計也介面道:“小的恐二位客官身上帶的多是外省皮錢,故才折銀五兩,誰想小客官一聽賬單便急了眼,不容小人分說……” 大明朝的制錢有京、省之異,京師寶源局所鑄之京錢又被稱為“黃錢”,每文約重一錢六分,七百文即可折銀一兩,而外省各布政使司寶泉局所鑄制錢質料、工藝、價格皆不及京錢,被稱為“皮錢”,每文約重一錢,一千文才折銀一兩,當然這兌率也時常變化,不過照丁壽此時看來,人家松鶴樓雖說指明要收銀子,也是怕這二人用皮錢付賬折了本,畢竟做飯館買賣的又不是開善堂。
“你……你們胡說!”見周邊人並未對掌柜夥計的話有所質疑,來興著實有些慌了,強自倔強道:“老爺,他們合起伙來矇騙咱們,是不是?” 看著瞪眼瞧著自己期望得到肯定答案的來興,祝枝山苦笑一聲,輕撫其頭道:“我初來京時也不敢信,縱是三月末,一根小黃瓜竟也要價千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