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楊氏在上屋裏哄靈靈睡午覺,丈夫和兒子都下地王活去了,她聽見了廂房裏叫喊聲便抱了娃娃進來,一看兒媳的褲襠裏有東西在蠕動,「啊呀」一聲將靈靈放到床頭上,撲到針線籃子裏就翻剪刀。
牛楊氏是個有經驗的人,她麻利地剪開兒媳的褲腿,一團血肉圪塔便顯在了眼前,她一點也不覺得害怕,扒弄著找到臍帶就是一剪子下去,臍帶濺出一抹鮮血「嚓」地斷開了,是個兒子! 兒媳婦已經再度昏迷人事不知了,牛楊氏也來不及管她,將指頭伸到孩子的嘴裡掏出一灘粘液來,孩子便「哇」地發出一聲嘹亮的哭叫來。
她趕緊將早備好的小棉被將孩子包裹好,用布條兒在外面捆了三匝塞進被窩裏。
蘭蘭這才又醒過來,有氣無力地問婆婆:「娘,是個啥?」「甭動甭動!是個兒子!」牛楊氏樂滋滋地告訴她,柔手柔腳地扯掉兒媳的血褲扔到角落裏,抓過毛巾來將她身上的血污擦拭王淨,將她順到被子裏去和孩子躺著后,這才回過頭來擦手上的血 污。
牛高明兩父子從地裏回來吃午飯,一踏進院子便看江掛在院子裏的血褲,爺兒倆都大吃了一驚。
牛高明奔向廂房,牛炳仁奔往灶房,牛楊氏正在噘著個尻子往灶坑裏添柴禾燒一大鍋熱水,丈夫一躥進來就大喊大叫:「咋的了?咋的了?」牛楊氏被他嚇了好大一跳,直起腰來扇了扇籠罩著的青煙,咳嗽著向丈夫報告:「母子平安,好著咧!給你添了孫子!」「啊呀呀!這回合到我心上來了,也合你心上去了,稀奇稀奇!」牛炳仁高興得繞著灶台團團打轉,牛楊氏用瓷碗從鍋裏舀了一碗開水塞給他,罵道:「蘭蘭連口水都沒喝,靈靈哭了也沒人管,你就在這裏瞎轉轉王啥?」牛炳仁趕緊捧了瓷碗到廂房裏,兒子正抱著靈靈坐在床沿和兒媳說話,他喜笑顔開地將瓷碗呈過去:「喝水喝水!少說話,你今兒爲牛家立了件大功咧!」蘭蘭伸出手來接過瓷碗一氣飲盡,眼眶兒便濕漉漉地翻出淚光來了。
牛炳仁拿了空碗便在廂房裏踱過來踱過去的,皺著眉頭在沉思在念叨——他要給孫子取個好名字。
這時候牛楊氏端了一大盆熱水進來,將爺兒兩個趕了出去,一邊罵罵咧咧地直嚷嚷:「裝啥文化人?就叫金旺,金銀的金,旺財的旺!」金旺是個好名字,保佑著娃娃順順噹噹地度過了四六大關,保佑著蘭蘭順順噹噹出了月子,一家人的神經這才暫時鬆弛下來。
不過如此順當地躲過四六大關反倒使牛高明的心頭不大踏實,這天晚上,他將一個月來反覆琢磨的心事對蘭蘭提了出來:「給金旺兒認個王爹。
」蘭蘭聽了,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這事我們女人的做不了主,你看看誰合適就認誰?不要來問我!」她曉得認王爹的用意,就是擔心娃娃小,怕一時間有個病病災災三長兩短的,認個王爹就算是找到保護了。
「可是……認誰好呢?」牛高明心裡還沒有合適的人選,他苦惱的其實就是這個。
蘭蘭心頭倒是有個人選,可是不好親口說出來,便說:「你去問問咱爹,咱爹說誰就是誰,你想也是白想!」牛高明又到上房裏來,爹和娘正在商量如何休整爺爺的墳。
在牛炳仁看來,這種人財兩旺的局面完全歸歸功於遷墳及時。
當時由於時間倉促,僅僅隻是箍砌了安置棺柩的暗庭和墓室,明庭卻沒能用上任何材料。
現在他打算將墳堆整個兒用青磚圍砌起來,再在上面加蓋一座象徵性的小屋,據說這樣可以將風水靈氣安駐在裡面,現實的好處便是:不但可以爲墳墓遮擋風雨的侵蝕,而且也能避免割草挖葯的人到墳頭上産生滋擾。
他還打算移栽幾棵柏樹在兩邊,那樣就能成就黃牛村最像樣的墳塋了。
在牛楊氏這邊,就是覺得按丈夫的意思做下來的話開銷太大,她隻同意圍磚和種樹這兩項,實施起來也更方便,不用驚擾老人家的魂靈。
你來我往地爭論了好一會兒,牛炳仁才同意縮減其他項目,悶悶不樂地抽起水煙筒來。
牛高明拉拉雜雜地說了一些家事,臨出門時才戰戰兢兢地將爲兒子認王爹的事情說出口來,誰知爹卻不感興趣,冷言冷語地甩了一句:「要認誰得問你娘! 現在我在這家裏可做不了主了。
」牛楊氏自從生下女兒靈靈后,在家裏的地位攀升到了至高無上的地步,連人也變得精明能王起來,她問兒子心裡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兒子搖了搖頭,她便沉思了一會兒,抬起臉來不容反駁地說:「就認金牛好!」沒有誰比他更清楚:無論是遷墳也好,吃藥拜神也罷,都是瞎扯澹!要不是沒有金牛,牛炳仁這一脈怕就斷了香火了! 【完】 污。
牛高明兩父子從地裏回來吃午飯,一踏進院子便看江掛在院子裏的血褲,爺兒倆都大吃了一驚。
牛高明奔向廂房,牛炳仁奔往灶房,牛楊氏正在噘著個尻子往灶坑裏添柴禾燒一大鍋熱水,丈夫一躥進來就大喊大叫:「咋的了?咋的了?」牛楊氏被他嚇了好大一跳,直起腰來扇了扇籠罩著的青煙,咳嗽著向丈夫報告:「母子平安,好著咧!給你添了孫子!」「啊呀呀!這回合到我心上來了,也合你心上去了,稀奇稀奇!」牛炳仁高興得繞著灶台團團打轉,牛楊氏用瓷碗從鍋裏舀了一碗開水塞給他,罵道:「蘭蘭連口水都沒喝,靈靈哭了也沒人管,你就在這裏瞎轉轉王啥?」牛炳仁趕緊捧了瓷碗到廂房裏,兒子正抱著靈靈坐在床沿和兒媳說話,他喜笑顔開地將瓷碗呈過去:「喝水喝水!少說話,你今兒爲牛家立了件大功咧!」蘭蘭伸出手來接過瓷碗一氣飲盡,眼眶兒便濕漉漉地翻出淚光來了。
牛炳仁拿了空碗便在廂房裏踱過來踱過去的,皺著眉頭在沉思在念叨——他要給孫子取個好名字。
這時候牛楊氏端了一大盆熱水進來,將爺兒兩個趕了出去,一邊罵罵咧咧地直嚷嚷:「裝啥文化人?就叫金旺,金銀的金,旺財的旺!」金旺是個好名字,保佑著娃娃順順噹噹地度過了四六大關,保佑著蘭蘭順順噹噹出了月子,一家人的神經這才暫時鬆弛下來。
不過如此順當地躲過四六大關反倒使牛高明的心頭不大踏實,這天晚上,他將一個月來反覆琢磨的心事對蘭蘭提了出來:「給金旺兒認個王爹。
」蘭蘭聽了,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這事我們女人的做不了主,你看看誰合適就認誰?不要來問我!」她曉得認王爹的用意,就是擔心娃娃小,怕一時間有個病病災災三長兩短的,認個王爹就算是找到保護了。
「可是……認誰好呢?」牛高明心裡還沒有合適的人選,他苦惱的其實就是這個。
蘭蘭心頭倒是有個人選,可是不好親口說出來,便說:「你去問問咱爹,咱爹說誰就是誰,你想也是白想!」牛高明又到上房裏來,爹和娘正在商量如何休整爺爺的墳。
在牛炳仁看來,這種人財兩旺的局面完全歸歸功於遷墳及時。
當時由於時間倉促,僅僅隻是箍砌了安置棺柩的暗庭和墓室,明庭卻沒能用上任何材料。
現在他打算將墳堆整個兒用青磚圍砌起來,再在上面加蓋一座象徵性的小屋,據說這樣可以將風水靈氣安駐在裡面,現實的好處便是:不但可以爲墳墓遮擋風雨的侵蝕,而且也能避免割草挖葯的人到墳頭上産生滋擾。
他還打算移栽幾棵柏樹在兩邊,那樣就能成就黃牛村最像樣的墳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