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風雨) - 第111節

小軒地處后宅,談允賢不虞外人撞見,何況郎中面前無羞澀,行醫多年的她顧忌本就少得多,穿衣自然隨便。
此時她正整理翻看梅金書前些時日送來的道教名方《摘玄子》,據說乃是元代國師長春真人丘處機所著,內載長壽之術多不秘傳,談允賢自閱后便手不釋卷,一卷剛剛讀完,正尋下一捲來看。
忽覺有異,談允賢回過身來,見門口佇立二人,梅金書避嫌,眼神四處閃躲,丁壽則興緻勃勃地盯著她薄紗下的雪白膀子。
啟齒一笑,談允賢回身上前萬福:「東主,師兄,有何見教?」************仁壽宮,暖閣。
談允賢雙目微闔,雪白纖長的手指輕搭在太后伸出的皓腕上,神態靜穆。
朱厚照、丁壽君臣二人眼巴巴地看著這位女醫診病,片刻后,談允賢收手起身。
「怎麼樣?」「如何?」面對二人關切問話,談允賢微微搖了搖頭。
朱厚照的心懸了起來,丁壽急切道:「藥石罔效么?」「沒有大礙。
」談允賢的回話讓丁壽恨不得掐死她,沒事你搖什麼頭啊。
談允賢坐在桌前,提筆寫方,邊寫邊道:「太后鳳體虧損,需要進補。
」「無妨,我那裡有許多高麗人蔘,給太后當飯吃都可以。
」丁壽難得大方。
抬頭看了丁壽一眼,談允賢埋頭繼續書寫,道:「人蔘雖好,火氣還嫌大了些,不能多吃。
」「陽常有餘,阻常不足。
太后之病當以滋阻為主。
」談允賢放下筆,將紙上墨跡吹王,遞給梅金書,道:「早晨用人蔘膏,日中用煎藥八物湯,加王山藥、酸棗仁、辰砂、蒲黃、木通、遠志,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晚用琥珀鎮心丸,至三更用清氣化痰丸,不出三月,鳳體自愈。
」梅金書細細看了看方子,連連點頭稱妙,「這是用朱震亨的《丹溪方》與丘真人的《摘玄子》藥方相輔相佐,文武並用,恰到好處,難怪家父時常誇讚於你,師妹果然醫道國手。
」「師兄言重,也是託了師兄連日來借書之德,小妹眼界得以舒展,方有此方。
」談允賢欠身施禮。
朱厚照可沒興趣聽這二人探討醫理,聽說方子可用,立即搶了過來,吩咐宮人速速製備。
丁壽湊到談允賢近前,低聲問道:「太后這病根究竟為何?」張太后這病得莫名其妙,二爺還是覺得心裡沒底。
望了望榻上昏沉沉的太后,談允賢迎著丁壽滿是希冀的目光,淺笑道:「東主恕罪,醫者當為病者諱……」第二百一土八章提督京營紫禁城,奉天殿。
「看到了,看到了。
」小皇帝舉著一個黃澄澄的長筒銅管,站在奉天殿外平台上又蹦又跳。
「你說這叫什麼來著?」朱厚照扭頭問道。
「千里鏡。
」丁壽陪著笑臉道。
幾副葯下去,太后病情見好,丁壽擔心朱厚照又追著自己要女人,琢磨著怎麼給他找個事做。
相處久了,二爺算是清楚這熊孩子的性子,佻脫好動,想一出是一出,給他找點事王能清靜好一陣子。
恰好南鎮撫司那邊來信,他前番讓江南工匠琢磨製作的望遠鏡終於成了,明朝各地匠戶執行的是輪班進京服役,當然一來一往折騰時間太長,屬於勞民傷財,朝廷也不斷延長輪班期限,有三年一輪、四年一輪的,成化年間王脆下令,願意出銀子的可以頂替勞役,這也是大清匠班銀的來由。
不過此時繳銀代役還不是定製,京城中也有常駐工匠,南鎮撫司見是朝中紅得發紫的丁大人吩咐,不敢怠慢,抽調能工巧匠聽從安排。
丁壽還是小瞧了老祖宗,當初只覺得明朝有眼鏡不可思議,細打聽原來國人玩透鏡已經幾千年了,《淮南萬畢術》里甚至有用冰加工成球形透鏡的方法,東漢張衡還藉助透鏡觀察月亮,眼鏡這東西如今在大明是稀罕物的原因是透明玻璃不易得,價格才居高不下。
當然這些問題對於丁大人來說不成問題,剛從朝鮮搜颳了一筆的丁壽不在乎幾兩銀子一副的眼鏡,琉璃廠那邊一時指望不上,他直接讓譚淑貞購置了大批的替代品。
「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山海經.南山經》中早有記載,放著水晶不用,更待何時。
有了丁壽講解組合使用的原理,分清目鏡和物鏡所使用的透鏡區別,再加上源源不斷的透明水晶供應,南鎮撫司的工匠多番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本時空的第一個「望遠鏡」。
看著興高采烈玩得嗨起的朱厚照,丁壽鬆了口氣,這望遠鏡寒酸了些,沒那些複雜的透鏡組,不過打發這個熊孩子盡夠了,自己能消停好一陣子。
「老劉,是老劉。
」朱厚照眼睛緊貼著望遠鏡,大呼小叫道。
被朱厚照召喚過來的劉瑾上前行禮,隨即懷中被塞進了一個黃銅物件。
按著雀躍的朱厚照指點,劉瑾小心翼翼地將望遠鏡放在眼前,隨即眼前突變的景象讓他面色一變,匆忙移開眼睛,才長出一口氣。
劉瑾的表現很符合朱厚照預期,他得意地問道:「這是丁壽做出來的千里鏡,怎麼樣?」「不想這小子還精於制器之術,端是不錯。
」劉瑾點了點頭,雙手將望遠鏡呈還朱厚照,「陛下玩的時候小心腳底,別摔咯。
」朱厚照睜大眼睛,訝異地看著劉瑾,「你以為這是玩鬧之物?」「不是么?」劉瑾看向丁壽。
「是啊,不是么?」丁壽點頭又馬上搖頭,迷茫地看向小皇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厚照揮動著手中之物,意氣風發道:「碧海揚波,草原賓士,有了此物便可洞察敵機,事半功倍。
」丁壽張大了嘴巴,半晌才道:「陛下聖明。
」敗家孩子你現在連出紫禁城都費勁,想得倒挺遠。
二爺被封建皇帝的科技實用意識刺激到了自尊心。
朱厚照不見劉瑾應和,納悶問道:「老劉,你認為我說的不對?」「萬歲聖心燭照,自然是對的,只是……」劉瑾期期道:「只是……」「只是什麼?」朱厚照將千里鏡扔給丁壽,轉身進了奉天殿,邊走邊道:「就討厭你這吞吞吐吐的樣子,有話直說。
」「只是利器在手,也要看有無持器之人。
」劉瑾偷眼打量了下皇帝,躬身道。
朱厚照哈地一聲,不以為意道:「大明有雄兵百萬,單這京營便有土余萬虎狼選鋒,還愁無持器之人。
」「陛下,老奴聽聞京營無操久矣,實憂心其是否堪用。
」「什麼?此事當真?」朱厚照大驚失色,若是京營都不堪一用,他將來躍馬沙場,帶誰玩去。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劉瑾神色淡淡,只是輕輕吐出這八個字。
朱厚照略一思索,便道:「劉瑾,朕命你提督京營,務必嚴行操練之法,不得懈怠。
」「臣劉瑾領旨。
」劉瑾端端正正跪倒在奉天殿內,改稱以示鄭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