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經過三年的觀察之後,那位柳御之在新帝登基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幫助新帝整理朝堂了——新官上任都要三把火,更何況新帝登基呢。
每每柳池在朝堂上說要彈劾誰,皇帝必然會答應,該抄家的抄家,該砍頭的砍頭,該流放的流放,該告老還鄉的也都告老還鄉了。
柳池站在那裡說“臣要彈劾……”的景象一度成為了幾乎所有官員的噩夢。
柳池很成功的在兩年之內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孤臣,也成功的幫助盛雲歸完成了朝堂的梳理和轉換,而先帝和盛雲歸也成功的在這五年的時間裡,將武威軍拆了個七七八八。
那天在御花園裡,陪新帝聊天吹風的柳御史手裡拿著個李子,邊吃邊有些含糊的道:“陛下,臣覺得差不多是時候要走了。”
盛雲歸看了他一眼,然後早有預料一般“嗯”了一聲。
柳池把那個李子吃完,接過宮人遞過來的帕子擦手:“這就沒了?我還以為你反應會更大一點。”
盛雲歸就笑了笑:“因為朕……我想這件事已經想了五年了。”
“想什麼?”柳池有些疑惑地問道。
盛雲歸笑著指了指他:“朕決定封你為巡按御史,替朕巡察地方,有事沒事都要給朕多遞幾道摺子。”
柳池就愣住了。
巡按御史確實就是代天子監察地方的職務,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權力很大。
但盛雲歸的用意顯然不是讓他去監察地方的。
這算什麼?
奉旨遊山玩水?
還要寫摺子給皇帝報告自己玩得怎麼樣?
柳池逐漸笑了起來,最後笑得趴在桌子上,眼淚都流出來。
“臣遵旨。”他說。
柳池作為巡按御史下去巡察,必然是要帶著護衛的,皇帝就順便把在京都混吃等死的鎮東候兼鎮軍大將軍派去給他當護衛,雖然有些不合規矩,但能送走那位閻王爺一樣的柳御之,就算是把武威王送去給他當護衛群臣也是舉雙手雙腳支持。
盛雲歸帶著人親自把他們送到了城外,柳池看著陪著皇帝出行的豪華的儀仗,笑著嘆了口氣:“陛下,臣走了。”
盛雲歸點了點頭:“一路小心。”
巡按御史,代天子巡察全國。
替盛雲歸,離開京都,看看晉國的大好山河。
柳池和霍宗青其實並沒有什麼目的地,隨口問了問身邊人哪個地方又近又好玩,就直接朝那邊進發了。
撒了歡的柳御史兩個月後才想起來給皇帝寫摺子,便寫了一個“臣在荔城這邊,有家鋪子的糕點不錯,臣覺得紅豆餡的好吃,原想給陛下帶一些,但是鎮東候趁著臣不注意都給吃光了,遂讓人給陛下帶了玉米餡的。”摺子帶著一個糕點盒子送了上去。
盛雲歸看過摺子,把那些玉米餡的糕點吃了,又派人專門去買了紅豆餡的來。
等吃過了紅豆餡的糕點之後,意識到霍宗青專門把好吃的餡吃完了的皇帝勃然大怒,當天就在御書房下令罰了鎮東候三個月的月俸。
之後柳池常常會遞摺子,霍宗青也常常會被罰俸。
罰到最後,沒人敢告訴他們的陛下,鎮東候往後三百年的月俸都被罰沒了。
柳御史帶著自己經常會換人的隊伍,在整個晉國走走停停,遇到喜歡的地方就住上一兩年,帶著那個月俸都被罰光只能吃他軟飯的鎮東侯爺,悠悠哉哉地在外面晃悠了幾十年。
已經感覺自己老了的盛雲歸擔心那兩個老頭死在外面,專門下旨叫柳池帶著霍宗青回京養老。
而彼時在霍宗青老家的院子里,一個清瘦但仍能看出年輕時俊朗面貌的老人靠在竹椅上,對著身邊十五六歲的嬌俏少女,慢騰騰地講著自己年輕時候有個大將軍願意為自己如何如何的故事。
少女聽得眼睛發亮,隨後問道:“那你們是怎麼分開的呀?”
一般人在這樣講起往事的時候,往往都是帶著美麗的遺憾的,少女想那個大將軍或許是戰死了,也或許是因為別的壓力和他分開了。
“分開?”那頭髮斑白的老人搖了搖頭,對著廚房的方向努了努嘴,“那位大將軍嫌昨天的廚子做的飯味道不正宗,現在正在廚房裡盯著人做呢。”
他似乎笑著又是嫌棄又是無奈地罵了一句:“犟種。”
作者有話說:
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
接檔文《給美強慘男主送溫暖[快穿]》,主打的是一個互寵甜文,寶貝們點點預收叭,我想寫大佬主角受狠狠臍狗慫作者攻,拉著攻的手按在他給自己設定出來的八塊腹肌上然後對攻說你看已經進到這裡了()想想都香死好嘛!
存稿滿20w字或者預收滿一千就開!(主要是為了多寫點存稿,這樣能保證讀者閱讀體驗)
接下來是完結感言(全是碎碎念廢話,可以不看):
這本書寫的是真開心,真舒服,所以也想整個完結感言,jj作者沒有設置免費單章的權力,感言只能放在作話了(笑)。
原本這本書是沒有這麼短的,但確實是數據不太好,也就速戰速決了,但個人感覺是很完整的,沒有爛尾(大概),說它數據差,具體有多差呢,就是說這本書直到完結,一整本的訂閱總收益,不到我上班一天的工資(笑),只能說幾乎是全靠愛了,所以也很感謝每一個打賞和訂閱的寶貝。
尤其是評論區活躍的讀者們,你們差不多就是我開開心心寫完這本書的全部動力了,全部抱住狠親!
關於這本書原本構思的版本呢,跟現在比起來,主要是刪除了兩個大劇情點,一個是在伐趙即將結束那裡,正文中寫出來的是柳池不眠不休忙碌五天後累倒了,謝懷章接替他的工作,等等;而原本構思的是正在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某地傳出了因為征糧叛亂的消息(被盛雲歸的人截下,並未傳到皇宮),如果一個不慎睿王黨會直接gg,所以柳池親自帶了信使騎著馬日夜不停地趕去了那邊。
去了之後發現事情還在可控範圍內,但柳池不敢耽誤(一些你們不愛看的權謀內容),然後不眠不休地處理官員平息事態,恰好信使路上遇到了返程的大軍,霍宗青得知了柳池單槍匹馬就進“叛軍”地盤的事情,帶了三十騎去救他。
在這個地方小情侶短暫地見了一面,當然是沒有時間溫存的,主要想寫的就是那幾天里他們兩個關於靈魂上的依賴和共鳴,五天時間柳池處理好事務返程,霍宗青也回到行軍隊伍。
而睿王黨里在這五天時間裡代替原本柳池位置的是謝懷章,正文中那一次吐血生氣扔硯台的情節也該是插在這裡的,謝懷章的生命在這五天里完全燃盡,在得知柳池回來之後,謝懷章就去世了。
此時疲憊不堪的柳池受到謝懷章死亡的打擊,大病一場,同時他也開始了第一次對於死亡的恐懼,此時他會想萬一霍宗青死了……這裡其實是與面聖之後柳池對於自身死亡的恐懼相對應的,也算是一種感情的遞進(?)
這樣的情節處理差不多是霍宗青回京之前,黎明前的黑暗了,通篇下來壓抑至極,只有小情侶見面時沉默的溫情是唯一的亮點,而在這種基調和情節設計下謝懷章的死亡會更悲壯熱烈一點,他的死亡是最黑暗時刻爆發的開始,但是正文中我安排他硬撐到封賞旨意下來才咽氣的處理,關於謝懷章的不甘會更強烈,反響也還可以(笑)。
而第二個刪去的情節點是盛雲歸成為太子監國后,再次攻打趙國,彼時柳池會作為監軍和霍宗青一起出征。
(省略一些你們不愛看的戰爭內容,剛發現我上面寫的那些好啰嗦)柳池會上戰場沖陣,畢竟作者給了他那麼一副好身體嘛,不用可惜了。這裡會有一個柳池陷入包圍圈突圍,但霍宗青作為主帥不能親自上陣的情節,在這裡霍宗青產生了對於柳池死亡這一點的恐懼,而柳池解放了洒脫自由的天性,徹底下定決心要離開。
本文中三個對柳池最重要的人,一個霍宗青,一個盛雲歸,一個謝懷章;
霍宗青我給他的是那種童話式的英雄人設,他這個角色非常純粹非常美好,無論是本身經歷還是性格,都帶著一種好得不可思議的童話感,而每當他去到哪裡,哪裡的事情就會順利(比如開篇攻受相遇,十二直接變睿王;他去伐趙,戰事順利並且他不斷立大功;他回京,主角團的心態也是“霍宗青回來就什麼都好了”)。
霍宗青這個角色的出現同樣也是柳池的救贖,十二保住了柳池的命,而霍宗青給了柳池靈魂的救贖與他最缺的愛,柳池的人生也是從霍宗青出現之後就開始變好了,這是一個太陽式的散發美好的角色,是作者給柳池設計出來的最好的愛人。
而盛雲歸則是很現實的,野心家,他一生困於野心與權力構築的牢籠,他會痛苦但他絕對不會放手,他最不理智的一點就是給予柳池的那些感情,不過也正是他將美好寄托在柳池身上,他的一生才不只是在京城的泥沼里打滾,這世上會有一個人替他自由替他洒脫,替他幸福的度過一生,給他寫幾十年的信,在老去后還可以一起養老。
這是我給盛雲歸想出的最美好的結局,為了報答他年輕時跟柳池那些“不理智”行為(笑)。
至於謝懷章,這個角色特質很明顯,創造出來就是為了讓他死的,而他的死亡會給柳池極大的衝擊,柳池在經歷了謝懷章的死亡之後,會變得更加獨立,心靈的力量會更加強大,會注意保護身邊的人,總而言之,他的死亡會讓柳池成熟。
這三個人可以說是塑造了柳池,而柳池對於他們的作用也同等重要,比如霍宗青一個不通權術的莽子在京都沒有柳池早晚要被玩死;比如盛雲歸沒有柳池估計也當不成皇帝;比如謝懷章,呃,這個正文里寫的就很明顯了,我就不多說了(笑)。
最後說一下結局,雖然很速通啊,但是真的很美好對吧?柳池老了還能跟村口小丫頭炫耀當年往事,順帶讓當事人給自己做飯吃。
兩個老頭老了被盛雲歸接回京養老,三個老頭還能湊一起吵吵架,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