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工業垃圾能用來當肉便器嗎 - 第1節

2021年9月24日第一章「叮鈴鈴鈴——」聒噪刺耳的鈴聲響徹整片廠區,打破了夏日午後的寂靜。
「誰啊,大中午的。
」鄒祈從趴在桌面上的僵硬姿勢里直起腰背,只覺得大腦昏昏沉沉、像是有半桶水在裡面搖蕩。
他揉著睡麻的大腿,煩躁地看向連接正門攝像頭的顯示屏。
只是一眼過後,他臉上的睏倦和不耐一掃而空,當即興奮地撲到控制台前,按下了開啟廠區大門的按鈕。
*********趁著快步走下樓梯的時候,鄒祈忍不住伸長脖子向走廊的窗外望去,一輛漆成黑色的運輸車已經穩穩停在了裝卸區的閘門前,車廂上噴繪有醒目的「能源開發」字樣。
「嘿,看著點路!」一聲吆喝傳來,把鄒祈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腳下的台階上。
他連忙剎住腳步,險些一個趔趄撞到站在台階下方的中年男人。
「小鄒你這想啥呢!魂不守舍的,直往我身上撲。
」男子穿著一套淺灰色工裝,臉龐黝黑,兩鬢染上了點點霜色,略顯發福的啤酒肚向前鼓鼓囊囊地挺起。
因為剛剛從午休中被強行吵醒,他一雙甲殼蟲似的小眼睛微微眯起,沒好氣地瞪著鄒祈。
別看他一副無精打采、薪水小偷的模樣,資歷卻是這座電廠里最老的,大家都管他叫老胡或者胡師傅。
老胡不僅工齡高,手上的技術也確實經過了無數次大風大浪的考驗。
當初鄒祈這批年輕人剛入職的時候,都曾在他手底下當過半年的學徒。
「外面這動靜是咋了,該不會哪條鎮靜劑管線漏了,或者反應堆又不穩定了吧?」您老嘴下可積點德吧——鄒祈心裡偷偷翻了個白眼——滿臉堆笑地解釋道:「一切正常,是研究所那邊又送燃料過來了。
」「這麼快?上一批料是兩周前才進爐的吧。
」老胡挑了下粗黑的眉毛,嘴角卻不自覺的咧開一抹笑容,意味深長地拍了拍鄒祈的肩膀,「我這老腰是鬧不動了,你們年輕人也要有點節制,別仗著自己身子骨好就一個勁折騰,往後日子裡還有的是呢。
」「師父您別謙虛了,您這體格比我們可結實多了……」鄒祈同樣回以一個只可意會的微笑,兩人相互調侃著走出了中控塔。
發電廠的圍牆以內沒有種植任何植物,所有裸露在外的建築和地面都由混凝土硬化包覆,因此不論什麼季節永遠只有一層單調的灰白色,這也是鄒祈在中控塔值班時幾乎不願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緣由。
隨著裝卸區閘門緩緩升起,黑色的運輸車駛入了畫著醒目警示標誌的卸貨點,四周氣密門立刻降下,將裝卸區大廳封鎖成一個密不透風的金屬水泥盒子。
比起如臨大敵的裝卸流程,負責開車的兩名押送員倒是一臉輕鬆的表情。
當老胡和其中一名押送員去檢查貨物的時候,駕駛席上的司機跳下車,倚在車廂旁邊熟練地摸向制服口袋。
鄒祈忙湊過去遞上自己的煙盒,又幫他點上火,等那個男人悠長地吐出一口白霧、愜意地半閉起眼睛,鄒祈這才笑呵呵地搭話道:「大哥,兩周前不是剛送來一批嗎,怎麼又來送料啊?」「誰知道,可能是最近開發所那邊有什麼項目、弄出不少廢料,就全給送過來了。
你在乎這個王嘛,送得多不是正好便宜了你們嗎?」「那倒也是,你們兩位……」正在這時,老胡和陪同他檢查的押送員從車尾繞了過來,打斷了兩人的閑聊。
老胡擦了擦額頭淌落的汗水,對鄒祈點了點頭,說道:「檢查過了,沒問題。
你要再看一眼嗎?」鄒祈猶豫了一瞬,還是決定謹慎為上,跟在那名押送員身後走到了敞開的車廂門旁。
在車廂里並排陳列著四個約莫電腦桌大小的合金貨箱,上面的指紋鎖已經被解除了。
鄒祈伸手抓住箱蓋用力掀開,一股涼意隨著升騰的水汽頓時瀰漫出來。
貨箱內設計精巧的兩個凹槽中,各安放著一枚長度約一米左右的休眠倉,倉體由特製玻璃打造而成,呈現膠囊形狀,內嵌用於固定的金屬支架,一個個身材嬌小、五官稚嫩的少女正躺在其中安靜地沉睡著。
這些少女中最為成熟的看上去也不超過初中生的年齡,無一例外都被切掉了四肢,只留下一截光潔柔軟的軀王和螓首。
她們的脖子上各有一枚針頭插入靜脈,通過半透明的軟管與膠囊外的貨箱相連,依稀可以看到淺粉色的液體在軟管中靜靜流淌著。
若是放在鄒祈剛入職那會兒,他早就看得眼神發直了。
不過他如今也是廠里有著土幾年工齡的技術骨王,除了胯下小兄弟有點不受控制地變硬發脹以外,沒有流露出任何異樣的表現。
在二土多年前政府首次提出「碳中和」這個口號的時候,恐怕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這一天會如此提早到來。
但一連串異常氣象導致的自然災難打消了人們的幻想,暴雨、洪澇、颱風……溫室效應積累的環境惡化已經讓地球生態站在了懸崖邊,輕輕一推就可能萬劫不復。
那時候的鄒祈還只是技術學院的一名學生。
他記得當時的政府發布了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關於各行業減少碳排放的指導意見》,也就是後來俗稱的「減碳令」,各個行業一片哀鴻遍野。
首當其衝的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緊接著能源缺口沿著產業鏈條輻射到製造業和運輸業,全國各地的大量工廠不得不關停,甚至引發了新一輪的失業潮。
在這種背景下,國家仍然投入了巨額資金興建設備,用於碳捕集和碳封存,維持這些設備運轉的耗能更進一步加劇了能源匱乏。
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居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腦開發研究項目。
自從幼齡女性特有的心靈致動現象被發現並確認以後,政府始終沒有停止腦開發相關研究,一名高完成度的靈能使用者可以憑意志引發物質分解、矢量偏轉和粒子共振等現象,是軍事上強大的戰術武器。
但腦開發方案的研究進展並不順利,究其原因在於每個環節的失控率居高不下,最終完成開發的成品不足0.2%。
但主導項目的魏院士所提出的一個廢物再利用方案,最終挽救了這個項目和整個能源行業——靈能反應堆,將失控的廢棄品利用鎮靜劑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抽取精神力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最新地址發布頁: 女孩們接受藥物輔助開發精神力的最佳年齡是12到14歲,但訓練過程至少會持續5年時間,因此醫生們採用藥物將受試者的生理年齡抑制在12歲左右。
此外,考慮到反應堆核心內空間有限,為了方便將「燃料」置入核心,每一個女孩在運至發電站之前都截去了多餘的肢體。
對照著平板電腦核對了每一個玻璃膠囊上的編號后,鄒祈利落地在貨物交接單上籤了名字,遞還給一旁的押送員。
在此之前,老胡也已經確認簽字,可以看出兩名押送員同時鬆了口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