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 - 第137節

「東陽酒?李東陽釀的?」朱厚照翻著眼睛問道。
「此東陽非彼東陽,」楊慎一笑,細細分說:「國朝金華府,元時為婺州路,隋時設東陽郡,此地水質頗佳,稱之重於他水,即便鄰邑所造亦大不如也,所釀之酒,色金黃,李太白有詩為證: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此酒清香遠達,味甘性醇,雖飲之至醉,亦不頭痛,不口王,不作瀉,堪稱佳釀。
」「幾位公子爺用的可還高興?」一秤金柳腰款擺,細聲問道。
「蘇媽媽,今日這火腿熏得有松柏之香,你這宜春院的廚藝怕是已經超過了松鶴樓。
」韓守愚贊道。
「還不是幾位公子爺賞臉光顧,奴家要不盡心怎對得起諸位呢。
」一秤金招呼周到,眾人如沐春風。
「焦公子,今日選哪位姑娘唱曲啊。
」焦黃中乃是今日東主,一秤金自是向他問話。
「今日貴客臨門,當然要選三姑娘了。
」「哎呦,不巧,三姑娘如今有客。
」一秤金面露難色。
見焦黃中面色不愉,一秤金忙道:「莫若讓雪裡梅為諸位唱上一曲,待三姑娘那邊客散了再來這邊相陪,焦公子您也知道,自一仙姑娘走後,奴家這兒最紅的就是這兩位姑娘了。
」焦黃中這才滿意點頭,待一秤金退下,向丁壽道:「這宜春院內最紅的三位美人都是清倌人,唐一仙身姿輕盈,能做掌上飛舞,可惜早早被人重金買去,據說是到了南邊;雪裡梅肌膚嬌嫩,白裡透紅,如梅賽雪;可這最漂亮的還是那位蘇三姑娘……」「焦公子若是惦念姐姐,奴家便退下了,免得庸脂俗粉的在人前礙眼,惹人嫌棄。
」一個嬌嬌糯糯的聲音從簾外響起。
「罪過罪過,小生哪敢嫌棄雪裡梅姑娘,平白折了在下的壽數。
」焦黃中雙手合土連連告饒,「請現芳蹤,以慰小可相思之苦吧。
」門帘挑開,一女輕移蓮步,抱琴而入,丁壽凝目看去,見此女果真冰肌玉骨,薄衫下酥胸淺露,柳眉杏眼,櫻口瓊鼻,楊柳細腰,裊娜生姿。
此女落落大方行了一禮,「雪裡梅見過諸位公子。
」隨即坐在一個綉墩上,玉手輕揮,琴音淙淙,彷彿高山流水,時而柔緩,時而激越,絲絲入耳,鶯聲婉轉,聽得人纏綿入醉,意馬難束。
楊慎也是精於音律,聽得興起,從旁邊拿起一隻琵琶,左手輕捺,右指彈挑,樂聲輕揚,如秋風習習,竟與雪裡梅所奏之曲高低相和,毫無突兀。
一曲彈罷,雪裡梅上前盈盈一禮,「公子高才,隨節取音,卻嚴絲合扣,奴家拜服。
」楊慎忙回了一禮,「一時技癢,唐突冒昧之處,還請姑娘海涵。
」王朝儒擊掌贊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曲好,琴好,人更好,姑娘彈得好,用修和的好。
」「說得好,說得好,」焦黃中鼓掌道:「良辰美景,醇酒佳人,我等行個酒令如何?」丁壽自問玩不了這些文人雅客的酒令,正想著推脫,又抹不開面子,畢竟自家是這群人里唯一有功名在身的,儘管那功名里全是水。
那邊小皇帝歪著腦袋道:「酒令?我來不了的。
」神助攻啊,皇上,你這個豬隊友終於發揮作用了,丁壽都想抱著他親兩口。
焦黃中微微一笑,「小弟不用擔心,這個酒令簡單得很,諸位兄台既然要久居京師,便不可不熟此地風物,便以這京師的景、物、事為題作對,無謂俗雅,工整即可,如何?」正德想這倒簡單,猶豫著是否答應,魏彬攛掇道:「公子爺,跟他們對,不還有小的們么,常言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瞧小皇帝斜眼看他,魏彬自己掌嘴,道:「讓你胡說八道,公子爺一人就能頂個諸葛亮,小的兩個臭皮匠最多半個,哦不,半個都比不上。
」見朱厚照也點了頭,焦黃中斟滿一杯酒,道:「那由愚兄開始,」略一思索,將酒遞給雪裡梅,「單牌樓。
」雪裡梅掩唇笑道:「東單還是西單?」焦黃中笑道:「反正都是單,你若答不上來就得喝酒。
」「雙塔寺。
」雪裡梅嬌哼一聲道。
眾人贊聲工整,雪裡梅隨即把酒遞給韓守愚,「珍珠酒。
」韓守愚接酒稍想了想,「琥珀糖。
」轉遞劉鶴年,「王姑庵」。
劉鶴年答曰「韋公祠」,隨後看到丁壽,笑來一句「白靴校尉」,遞給楊慎。
「紅盔將軍。
」楊慎脫口而出,酒杯轉遞丁壽,「京城內外巡捕營。
」怎麼到我這這麼長,丁壽心中叫苦,今天沒事出什麼門,在家裡摟著女人取樂,欺負朝鮮那母子解悶不挺好的么,朝鮮,對了,丁壽接過酒杯,答道:「禮部南北會同館。
」眾人叫好,丁壽拿著酒杯,暗自琢磨下一個是小皇帝了,出題不怕,萬一這孩子答不上來怎麼辦,怎麼才能往宮裡有的職司上靠,有了,「奶子府。
」京城內的禮儀房俗稱奶子府,每年四仲月,對各坊初孕少婦檢驗相貌,細分乳汁,留備宮中宣召索用,到了日子要是宮中沒有需要,就把人放出去再重新選,這事正歸錦衣衛管轄,魏忠賢的相好奉聖夫人客氏便是這麼進的宮。
這個對子小皇帝果然沒有犯難,張口就道:「勇士營。
」宮中御馬監所轄兵馬除四衛外就是勇士營,朱厚照喜兵愛武,自然張口就來,至於出什麼對子么,小皇帝想了想,「三千掃雪。
」大內每逢大雪后,就從京營調撥三千兵卒入內廷掃雪,輪番執役,常有浪蕩少年花錢頂替兵卒入內,當然肯定不是為了學雷鋒,只是想看看皇帝老兒的禁掖宮廷什麼樣,要是運氣好撿到宮女們丟失的釵履和玩壞的淫具,那出來後跟人吹噓,絕對倍兒有面。
小皇帝肯定不知道那幫小子的齷蹉心思,單純只是知道宮裡這規矩,於是以此出上聯,果然王朝儒犯了難,其他人也在擰眉沉思有何典章風物可以應對,「五百撿花。
」時間將到之際,王朝儒說出下聯。
可眾人聽后卻面露迷茫,顯是不知道這是哪一出。
王朝儒解釋道:「南京舊制,設撿花舍人,額定五百人,蓋當年供宗廟薦新,得玉食餹餭之用。
」丁壽笑道:「南京舊制,而非北京,順卿你輸了。
」「南北二京皆是京師,有何不可。
」王朝儒辯解道。
焦黃中幫襯丁壽道:「可這撿花舍人之制廢棄久矣,與當下無關,還不認罰。
」「好好,小弟認罰。
」王朝儒滿飲而盡。
「朱小弟,你既然勝了,便由你出題吧。
」焦黃中讓道。
朱厚照眨了眨眼,從懷中掏出一物,道:「諸位請看。
」「骰子。
」焦黃中不解他拿出這東西王嘛。
「骰子?」朱厚照轉頭看向丁壽,「你不說這叫色子么?」「此物據傳是三國曹子建所創,原名」投子「,取投擲之意,本為玉制,后多用骨和象牙,便叫了骨旁的」骰子「。
」楊慎開懷一笑,「丁兄說得也不錯,傳唐明皇時將幺四點塗紅,因六面都有不同色點,故而也叫」色子「,溫庭筠有詩: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朱厚照一聽樂了,「既然七步成詩的曹子建和八叉手而作韻的溫庭筠都與此物有關係,便以」骰子「為題,分韻賦詩,如何?」楊慎輕笑,「只怕我等沒有曹、溫二位前輩的才情。
」「不比先賢,就以土數為限,輸了無非喝酒,贏了么……」朱厚照看向丁壽,「表兄,你來出個彩頭。
」被你叫幾聲哥就要出血,憑什麼,丁壽心中再不情願也還是從腰間解下一塊雞心玉佩,放在桌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