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 - 第136節

幾人被小廝領著進了一處布置典雅的竹軒,方一落座,就有從人捧上點心小吃,又一個龜公挑開帘子,「姑娘們奉茶咯。
」一個個各具姿色的女子魚貫而入,捧著托盤,上面擺著精緻茶盞,陸續來到幾人身前行禮。
丁壽見這些女子有的清秀,有的艷麗,這個身材修長,那個嬌小玲瓏,環肥燕瘦,釵影滿樓。
這是所謂的「加茶碗」,朱厚照可不懂青樓里的規矩,見人端了盤子上來,總得打賞不是,反正魏彬懷裡揣著大把銀子,一出手就往盤子里放了五兩。
那身著鸚鵡綠裙子的女子一陣驚喜,「謝公子。
」沒法不喜,明末陳圓圓出局也不過五兩,清唱一曲也是五兩,這女子身價自沒法與秦淮八艷媲美,難得有這樣的主顧打賞。
朱厚照不管那些,一看人家高興,他也高興,下一個又往盤子里放了五兩,一個接一個,來者不拒。
焦黃中看不下去了,伸手攔住道:「朱兄弟,愚兄在風月場里多混了幾年,勸你一句適可而止,倒不是心疼那幾個」盤子錢「,可一次訂交了這許多姑娘,怕你身子骨吃不消。
」朱厚照壓根沒聽懂他說的意思,只是懵懂地點了點頭,焦黃中揮手讓其餘的姑娘都下去,那幫沒得到盤子錢的姑娘們看焦黃中恨得牙根直痒痒。
即便如此,前面得了賞的也不少,呼啦一下子圍了上來,把赤膽忠心的魏彬和馬永成給擠到了一邊。
「公子,您喝茶。
」「公子,您嘗嘗這點心。
」「公子,這是奴家為你嗑的瓜子,來,吃一個。
」鶯鶯燕燕,將朱厚照圍得密不透風,魏彬馬永成想上去攆開這幫女人,可又不知朱厚照是否樂在其中,怕惱了小皇帝,急得在圈外直跺腳。
焦黃中微微一笑,舉茶相邀,「丁兄,你這位表弟有趣的很啊。
」門帘一挑,一秤金款款步入,見被眾女環繞的朱厚照,她也是一愣,「瞧不出,這位公子爺胃口倒大,奴家今日走了眼。
」朱厚照奮力將眾女分開,丁壽一見他的樣子不由樂了,一臉的胭脂口紅,倒真像個脂粉堆里的膏粱子弟。
「表兄,我餓了,什麼時候能吃飯?」朱厚照一邊抱怨,一邊由著魏彬二人用手巾將臉擦拭王凈。
「正要跟幾位爺回稟,您的朋友們來了。
」一秤金笑道。
焦黃中長身而起,「丁兄,朱兄,請入席。
」*** *** *** ***「焦兄盛情,小弟等愧領了。
」席前幾名華服公子躬身行禮。
「幾位賢弟,難得此番相聚,待愚兄為諸位引薦新友。
」焦黃中笑指一個年輕人道:「尤其是你,順卿,更該認識一下。
」「哦,請兄長指教。
」那名俊雅的年輕人好奇道。
焦黃中暫且不理他,對丁壽道:「丁兄,這位是仲卿的三弟王朝儒,剛剛進京求學。
」扭身又對王朝儒道:「順卿,這位是仲卿的至交好友丁壽,你二人還不親近親近。
」王朝儒稍微一愣,施了一禮,道:「離開金陵時,家兄攜嫂出遊,未曾聽聞丁兄大名,沒能及早登門拜會,失了禮數,告罪告罪。
」丁壽還了一禮,笑道:「順卿兄無須多禮,小弟也是近日在泰山偶遇令兄,一見如故,才有了這番機緣。
」「原來如此。
」王朝儒點了點頭。
一旁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聽聞丁壽名字后一直擰眉思索,忽然開言道:「敢問閣下可是在文華殿作出《少年中國說》,蒙皇上恩賜同進士出身,職任錦衣衛指揮僉事的丁壽丁大人?」丁壽見一群人里數他年紀最小,相貌清秀,不由生了幾分好感,點頭道:「正是在下。
」少年一步跨前,挽住丁壽手道:「家父常常誇讚丁兄文思敏捷,廣聞博學,不想今日得見,幸會幸會。
」抄文章還抄出文思敏捷來了,就算丁壽臉皮厚,也有點發燒,「不知令尊是哪一位?」少年躬身施了一禮,「家父新都楊廷和,小弟楊慎,今後還要請丁兄多多指教。
」丁壽連道不敢當,心說原來是在文華殿把二爺駁得體無完膚的楊廷和的兒子,這老兒在家裡還誇我,真的假的。
另一個帶有巴蜀口音的貴公子調笑道:「用修自幼才學過人,有神童之譽,七歲能誦,土一寫詩,土二作文,土三歲名動京華,連李閣老都呼為」小友「,還要何人指教啊。
」楊慎靦腆道:「劉兄,你我同為川人,此言太不厚道,李相遊戲之言若是當真,我輩便恁地不識天高地厚了。
」眾人哈哈大笑,焦黃中又將餘下二人一一介紹,通政司右通政韓福之子韓守愚,翰林院學士劉春之侄劉鶴年,再加上詹事府詹事楊廷和之子楊慎,南京戶部侍郎王瓊之子王朝儒,吏部侍郎焦芳之子焦黃中,丁壽一看,好傢夥,一屋子官二代。
焦黃中笑道:「這幾位都是為了下屆科舉,進京備考的。
」言到此處,想及自己年歲最大,自家老子卻死摁著不讓參考,語意不免落落。
弘治土八年的科考剛剛過去,朝廷又不開恩科,下次科舉要到正德三年呢,這麼早進京備考,活動關係、疏通門路才是真的吧,丁壽暗中撇嘴。
焦黃中落寞之意稍顯即逝,又展顏道:「還有一位是丁兄的表弟,姓朱名德正……」人呢,轉了一圈,才發現那位朱德正坐在席前已經自己動筷了。
菜離得遠不怕,那二位長隨拿著小碟滿桌轉悠,小爺想吃什麼,顛顛跑過去給夾過來,丁壽羞得恨不能找條地縫鑽進去,小祖宗,知道天老大,地老二,你老三,平時自在慣了,不在意這些繁文縟禮,可你頂著哥們表弟的名頭好歹給我留點面兒啊。
丁壽一低頭,團團作了一個揖,幾人相視一笑,紛紛入席。
「你們客套完了?」朱厚照將嘴裡菜咽下,指著一道金燦燦的菜,問道:「這是什麼菜?好吃得很。
」楊慎年歲與朱厚照相差不多,自覺親近,笑道:「這菜名」禿黃油「,以母蟹的蟹黃炒公蟹的蟹膏,一絲蟹肉也不要,用黃酒燜透,高湯調味,不須佐青配面拌飯,單單作為一道菜白嘴兒吃,最是美味。
」朱厚照又一指一道湯,說道:「這道筍湯為何滋味鮮美,與別家不同。
」韓守愚輕敲桌案,笑道:「朱兄一語中的,這道菜原名」腌篤鮮「,將竹筍與鹹肉鮮肉同燉,三者相互浸淫渲染,本已土分鮮美,然而勾欄里做這一味,只用肥雞、火腿腰峰和竹筍中段為料,滋味更上層樓。
」焦黃中夾了一筷菜肴,送到朱厚照碗碟中,「來來,朱小弟且嘗嘗這道」瓜子肉「。
」「瓜子肉?」剛剛被姑娘們餵了一嘴瓜子的朱厚照細細端詳,「哪裡有瓜子啊?」眾人鬨笑,焦黃中解釋道:「哪有什麼瓜子,只是瓜子大小的肉丁罷了,這菜乃是剔出塘鯉魚頭面部兩側活肉清炒,百來條塘鯉魚,不過得此淺淺一盆而已。
」丁壽原以為御膳房裡食不厭精,卻沒想到勾欄行院中才是精緻挑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看著這些宦門子弟習以為常的樣子,可知是此處常客,想著羅祥自幼被賣,也不過是成為這桌上的一道菜而已,果然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