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
待到晏蘇收到趙林消息時, 孫桀已經領了十五萬兵馬前往邊關, 兵分三路, 孫桀主帥十萬兵馬, 餘下周元,衛君各領兩萬五從支線出發。
最後在邊關處集合。
一月後, 孫桀率先到了邊關。
天氣漸涼,酷暑褪去, 秋風颯爽, 孫桀首次領兵, 意氣風發,完全不聽有經驗的校尉意見, 執意不等周元, 衛君過來,先迎戰。
邊關處已經遠遠不是晏蘇離開的模樣,百姓四處逃竄, 流離失所,此處戰役一月有餘, 戰士們早就傷亡慘重, 不過是拼著口氣等支援。
是以孫桀他們的到來給原本在邊關處的將士們打了雞血般, 瞬間鬥志昂揚,孫桀在他們宛如救世主眼神里,越發膨脹,他毫無作戰經驗卻偏偏不聽勸,當即決定次日就要開城門迎戰。
幾個校尉紛紛商議, 此計甚為不妥。
楚王由楚燁死後對晏國大為怨恨,每抓到一個俘虜都是讓其受盡虐待至死,他們攻擊來勢洶洶,直到半月前,楚王身體抱恙,攻擊才暫緩下來。
現在楚國領兵的正是楚翰。
楚國另一位皇子。
跟孫桀的幾個校尉知曉楚翰,以往和晏蘇在邊關時與他正面交鋒過,此人善於用計,且深得楚王真傳,手段殘忍。
若能出陰招,絕不會光明磊落打一仗。
雖說兵不厭詐,但其手段,令人不齒。
他們紛紛勸孫桀先安撫兵心,等周副將和衛大人到再從長計議,孫桀冷笑一聲:“你們是不信我?”
幾個校尉面面相覷。
這無關信任,孫大人初來邊關,對地形戰事都不熟悉,貿貿然決定開城迎戰,太不妥當了。
孫桀卻想的是趁著楚王不適趕緊趁勝追擊,將楚兵一舉殲滅。
楚兵自楚王卧床后就有不振之姿,且楚翰日日守在楚王塌下,根本無心帶兵出征,此時正是他們迎戰的好時機。
若是等楚王病癒,那又將會場漫長的惡戰。
孫桀思索片刻道:“衛大人和周副將還有幾日到?”
回話的校尉叫柳子蘭,對邊關處極為熟悉,他道:“稟將軍,周副將還有一日,衛大人據悉走錯路,還有三日才到。”
孫桀冷笑聲,文人就是文人,這路都能走錯,愚蠢之極。
若是盼他來救自己,沒準自己早就戰死沙場了,也不知皇上究竟是如何想的,非要安排個文官進來。
只是好歹是皇上安排的,是以孫桀仍舊撥了兩萬五的兵馬給衛君,無非是想著讓他自娛自樂。
根本沒指望他能幫到自己。
孫桀的冷眼眾人看在眼裡,柳子蘭繼續道:“將軍,不如等周副將到我們在商議是否開城一事?”
柳子蘭說完話抬眸看眼孫桀,孫桀面相陰柔,一雙厲眼始終掃視他們,在孫桀看來這些都是曾經跟過晏蘇的,估摸著都有私心,也不想讓自己這麼快就勝利,這才三番兩次想要阻止自己開城門。
是以孫桀抬手道:“今夜若是周副將不到,明日亦開城門。”
他主意已定,任旁人如何說都不理睬,柳子蘭憨厚面容露出無奈,和其他幾個校尉相互看眼,最後只得搖頭嘆息,沒轍。
這孫大人也不先了解敵方戰況如何,敵兵多少,就連楚王卧病在床是否有詐,其根根繞繞,孫大人全然沒想到,他只想著用十萬大兵堵在城門口。
須知他們目前是兵馬糧草充足不假,但敵兵適合情況一概不知,如此莽撞衝動,實在不是上上之策。
柳子蘭望天長嘆,若是晏將軍在,就好了。
孫桀揮退眾人獨自待在帳篷里,他解開地圖詳細研究,目前他們守在臨瑤鎮。
臨瑤鎮位於邊關處,地勢險要,城門外正是氣勢洶洶的楚兵,向北有一塊空曠之地,據悉楚王正在那處養病。
楚兵長期攻打臨瑤鎮,糧草定會供給不足,目前一半的糧草在楚王養病處,嚴加看守著。
孫桀按照地圖上的指示,有條小道可以直通那處空曠之地,若是明日他們開城后將主力放在城門口,撥開一部分從小路攻出去,直擊楚王養病之處,毀糧草。
屆時楚兵沒有了糧草,想不往後退都不可能。
孫桀信誓旦旦,他卻忘了既然是如此重要的小道,又怎麼會如此輕易就得手。
果然晚飯後他召了幾個校尉進帳篷,說了此計后柳子蘭當場反斥,這條道如此重要,更何況直通楚王的住所,中途定會設下埋伏。
就是楚翰,也不是那種粗心大意之人。
孫桀聽到柳子蘭的話格外不滿,自從京城出兵后這柳校尉就總是反駁自己意見,沒人還好,如此眾人面前,讓他拉不下臉。
實在氣人!
柳子蘭還不知自己已經得罪了孫桀,他一心為了軍營,一心為了兄弟,有風險之處定是要言明,萬不能見弟兄們去赴死。
但是在孫桀看來卻不是如此,在孫桀看來卻更像是柳子蘭不聽話,故意在給自己使絆子,還不就是見這次領兵的不是晏蘇,是他,不服氣唄。
想到此孫桀道:“夠了,照你如此說,明日就算是開城門也免不了一站,那我們就甘當縮頭烏龜?寧可被楚兵掐著脖子都不能動彈?”
“柳校尉,你這是對皇上,對晏國忠心耿耿呢,還是對你的晏將軍忠心耿耿?”
柳子蘭聽到孫桀的話當即白臉,忙跪下道:“末將不敢,末將只是覺得……”
“好了!”
孫桀打斷他的話,厲眼在他身上掃視:“覺得?戰場是你覺得就能打得了?柳校尉啊,依我看,你不如解甲歸田吧,如此沒有血性不配做我晏國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