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蘇眉頭皺成川字,她迅速道:“有勞高公公稟報,晏蘇有急事要見皇上。”
高連瞥眼晏蘇恭恭敬敬:“晏將軍稍等。”
他說罷就提步進了御書房,沒一會裡面傳來聲音:“晏將軍,請。”
晏蘇聽到傳喚抬步進去,顧宰相站在一側,還有孫桀孫大人,晏瓊見她進來眉眼稍抬,詢問道:“楚王爺死在天水鎮,此事你可知曉?”
晏蘇沒料到消息傳得如此之快,已經到了晏瓊的耳朵里,她低頭道:“微臣正是為此事而來。”
晏瓊還沒搭話,顧宰相率先道:“我說晏將軍,你就是對楚王爺再恨,也不能對他下死手啊。”
“你瞧瞧現在百姓口中都把你說成大英雄,但是皇上卻要費多大的心。”
這番話,若是以前,顧宰相當然不敢明說,晏瓊以前對晏蘇的好那是眾人看在心裡的,更甚者不少人預言晏蘇就是那個坐上后位的人。
但是偏偏他女兒爭氣,不僅坐上了后位,還寵冠六宮,就連皇上都對其言聽計從。
顧宰相跟著沾了不少光,現下更有些放肆。
晏瓊沒搭她的話,晏蘇垂眸:“顧宰相,楚王爺的死與我何干?旁人不知曉,您還不知道我那時正在昆崙山?”
“昆崙山與天水鎮相隔甚遠,晏蘇怕是沒有夜行千里的本事。”
顧宰相冷笑一聲:“晏將軍,這些話你對我們說,我們且聽著,但是楚王那邊,你覺得會信?”
“你說去了昆崙山,那靈狐呢?”
“可有證據?”
晏蘇臉色凜起,她在仙子鎮住過不假,但是仙子鎮與此處相隔也遠,若是楚王在派人核實,來去就是個把月。
況且依照晏蘇對楚王的認知。
他也不會信。
他護犢子慣了,在晏國,有誰能與楚燁結下如此大仇,要殺人滅口,翻來覆去也就是皇上,或者晏蘇。
所以在他得知楚燁面上還覆著綉有晏蘇名字的手帕時就暴躁了,這是在打他楚國的臉!
晏瓊坐在椅子上,她看顧宰相與晏蘇各執一詞,便道:“好了。”
“有信來報,楚王斬殺了李煜。“
晏蘇臉色冷下來,斬殺來使,這還是頭一遭,顯然楚王已經氣急,斷了兩國邦交。
顧宰相也沉默,他道:“皇上,事不宜遲,還請您儘早下定奪。”
晏蘇沒料到情形已經如此焦灼,她忙道:“皇上……”
晏瓊看都沒看她直接打斷道:“晏將軍,楚王本就疑心你殺了楚王爺,你不適合出征。”
她說完話眼神一直逗留在孫桀身上,晏蘇順著她目光看去,心中瞭然。
顧宰相這麼急急忙忙趕過來,只怕不是擔心能不能打仗,而是擔心誰統帥,他想必,推薦的正是孫桀。
晏蘇向來覺得帶兵打仗,不分你我。
但是邊關處她熟悉,幾年待在那裡,甚至是幾位交手的將軍,她都知道,該如何應對,心中有數。
偏偏,皇上現在不信任她。
而信任顧宰相了。
晏瓊的意思雖明顯,晏蘇還是不死心道:“皇上,微臣對邊關熟悉,此番楚王來勢洶洶,微臣擔心……”
她擔心孫桀根本招架不住。
孫桀從未上過戰場,她不得不擔憂。
晏瓊只是瞥她一眼,冷冷道:“怎麼?你是覺得朕的大晏國,沒了你這位將軍,就不行了?”
晏蘇忙低頭:“微臣並無此意。”
因為太后之事,她與晏瓊已經心生嫌隙,現在晏瓊看到她明顯是在氣頭上,晏蘇知不能操之過急,她現在越是反駁,只會加重晏瓊的怒火。
是以她只得默默閉上嘴。
顧宰相在一旁看的樂呵,他還想著用采兒挑撥皇上和晏蘇的關係,誰知道在這節骨眼上出事,太后病逝,雖說是紀貴妃的錯。
但追根究底,皇上肯定會記恨晏將軍當初不肯交出靈狐一事,倒省了他再動手。
真好的機會啊。
他只需要在推波助瀾,且讓采兒吹吹耳邊風,這出征的事情還不是落在孫桀手上。
楚國的實力已大不如從前,孫桀此戰難言勝負,若是勝了,那他在朝中勢力會大增,若是敗了,也不怕,他也能將責任都推到晏蘇身上。
多兩全其美的計劃。
想到此他輕笑,低下頭,眼神閃亮。
晏瓊似是看到他們就堵心,她長袖一揮:“都給我下去!”
顧宰相目的達到,領孫桀從晏蘇身側經過,晏蘇立在原地沒動,她站得筆直道:“皇上,請您三思。”
出征此事不小,更何況楚王是抱滅晏國的心思來的,斷不能掉以輕心。
晏瓊聽了她話只是深深看她一眼,揮揮手道:“下去吧。”
晏蘇無奈,只得退出御書房。
御書房很快恢復安靜,晏瓊坐在椅子上,她從懷中拿出信封,上面白紙黑字,寫的明明白白,她將信封收起,看向御書房一處,接著沉聲道:“讓衛君過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