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麼這麼羞恥 - [綜英美]我的變種能力為什麼這麼羞恥 第134節 (2/2)

哪怕不喜歡她這樣,有幾個人真的不想看、不去看?
你根本拿她沒有辦法,還會被她嘲諷和痛罵——最丟臉的是,專業賣弄筆桿和嘴皮子甚至罵不過她。你罵她,罵的人太多了無人在意;她罵你,那就有好戲了。
斯特勞斯不想評價伊薇的為人作風,他只是由衷為伊薇感到可惜。
多少年沒出過這樣美,這樣有資質的女演員了?為什麼不愛惜羽毛呢?演些有深度的角色和劇情不好嗎?就算真的自己喜歡脫(圈裡的人都百分之百地確定她有此癖好),好劇本也不是沒有類似的鏡頭。
也許這部電影里她會有所改變吧——每次為伊薇踏進影院,他都懷抱著這樣的期待。
也是因為這種期待,斯特勞斯從不批評伊薇。很明顯那沒有用,伊薇·凱拉不吃那套。
相反,他儘可能地尋找伊薇表演中的優點,誇獎她的進步,不過這種影評不會發布在報紙上,只會發表在他沒幾個人會來的個人網站里。他是職業的,不能被質疑專業水平。
可能伊薇·凱拉知道這點,可能伊薇·凱拉看過他的評價。
她為他寄了新電影的宣傳紙和票單。
究竟是什麼電影?斯特勞斯十分好奇。他準時抵達影院,搜尋了一圈,沒有找到同行……嗯,看起來這部電影確實沒打算大張旗鼓,也不是為了洗刷名譽而拍的……
但是,斯特勞斯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和以往不同。
就在這樣的期待中,燈光熄滅,熒幕亮起。
這部電影有什麼劇情?講了什麼故事?描述了什麼角色?展示了什麼主題?
斯特勞斯根本不知道。因為這部電影談不上有劇情,沒有打算講故事,角色蒼白單調正像是生活里的每個人,絕對稱不上有主題可言。簡單來說,以專業的標準來評價,整部電影毫無價值和意義,觀看它完全是在浪費生命。
然而……然而,它是那樣的美麗,又因為過分的美麗而使人害怕。
電影其實是靜止的藝術。是,它看起來是運動的、流動的,但電影的藝術永遠在於靜止。電影的本質任務是高濃度地捕捉到某個瞬間,這個瞬間厚重、濃郁,像被灌進嗓子眼的一口煙,必須足夠嗆人,令人窒息。
最好的電影都是這樣。電影當然需要講好一個故事,但故事的作用是成為載體,就像人的意識需要基於身體才能存在,但不能純粹地為了肉體活著而活——從這個角度上說,電影的缺乏劇情倒也不能單純地算作一種缺點。
這部電影……
正如同伊薇本人,它具有太強烈的自我,以至於其餘一切都被遮掩了。
斯特勞斯很強烈地注意到了導演的存在感,不論他或者她是誰,顯然ta就黑洞一樣渴望吸收一切。ta試圖將目之所及的每個東西都展示在畫面中,然而那種展示是詩性的,因為物體的力量隱匿其中,生命的激情在每個畫面里閃耀。
伊薇永遠處於畫面的核心,導演從不使用柔焦鏡頭,畫面卻無時無刻不處於一種鬆弛的、虛幻的、夢境般的朦朧中。老實說,整部電影更像是一條被陽光照得透亮的小路,你能看到灰塵在微光中浮動,能看到路上凌亂卻可愛的碎石,能體會到樹木花草搖擺時的微風和清香,卻無法從中體會到任何劇情。你會無數次從路上走過,能在這上面產生千萬種念頭,然而,道路本身毫無故事可言。
很遺憾,伊薇並未在電影中展示任何演技。大部分時候,她都只是走來走去,一個接一個地認識新人,從台詞中能看出來她是個遠道而來的旅行者,出場的其他角色都是當地的居民……然後就沒有了。
這種東西也算電影嗎?斯特勞斯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只是,不論鏡頭有多自然,風景有多清透,居民有多熱情好客,觀看時卻總能感到擁堵和擠壓的感覺。
彷彿被困在套子里,汗水涔涔,痛苦不堪;彷彿所有有形和無形的都是加諸於身體的枷鎖。
一切都很好,並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似乎也沒有強烈的遺憾和瑕疵,可就是不大好。世界很完美,但為什麼不快樂?
美麗,過於美麗,美麗又真實,可為什麼電影里沒有任何……激情?
這部電影彷彿是在描繪囚犯。自由的、幸福的、美滿的囚犯。集中營式的生活。蒼白,殘酷,動物世界般的生活。可是囚犯的生活會那麼美嗎?生活這麼完美還算不算囚犯?生活如此完美——憑什麼不快樂?
多麼痛苦。最痛苦的在於不該痛苦卻依然痛苦,找不到理由的痛苦。又或者理由是有的……理由太多了,然而無法改變,因此只能無可奈何地認命。漸漸地說服了自己,那都是應當的,本該的,事情本就如此,不可能有其他變化。
電影活力十足,生命力無比充沛。然而沒有任何可能性。充滿魅力,就只是不快樂。光亮,澄澈,自然,就只是不快樂。
斯特勞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部電影。他頭暈目眩,平生頭一次體會嗨得太過才會有的狂喜。他感到情緒激昂澎湃,只是唯獨沒有快樂。他緩慢地意識到那其實並非是“不快樂”,那似乎只是沒有希望。完美不會有變化,太完美了,以至於凝固在一瞬間里;太完美了,以至於不需要思考、討論、爭吵。
太完美了,以至於隔閡早已產生卻還互不知曉。太完美了,因此平鋪直述,沒有任何深刻的連接與共鳴。
太完美了,養殖場里的動物才會生活得如此完美。
……如果電影里的人都是養殖場里的動物,那麼“人”在哪裡呢?
斯特勞斯決定再看一次。或許不止一次,而是再多看幾次。他相信這部電影里一定有“人”。他能感覺到,那盤桓在一切之上的某個陰影,那引導和規定了事物運轉規律的存在。大約,必然是有的。
……會有“人”嗎?
……是有“人”可怕一點,還是沒有“人”可怕一點?
第163章 第六種羞恥(1)
這是個金碧輝煌的教堂,兩人合抱的立柱支撐起廣闊的弧形穹頂,色彩絢麗的壁畫與精巧生動的雕塑排列在牆面上,哪怕是常人的視線很少觸及的腳踝處也裝飾著精美的浮雕。彩色玫瑰窗折射出天堂般的色澤,彷彿上帝的輝光一般映照在蒼白肅穆的大理石石板上。
拉斐爾跪在大廳正中,喃喃地念誦著經書里的句子。
近日以來,他總在夢中聽到朦朧古怪的囈語,彷彿地獄中的魔鬼朝他伸出誘惑的手指;他也總是還沒聽清夢中的聲音就驚醒過來,雙足冰涼、身體蒼白,汗水一直浸透到床單的最底層,在柔軟的綢緞表面留下一圈水漬。
不管他如何虔誠地做睡前禱告,甚至身著粗布,睡在由稻草鋪過的地面上,赤著腳走過布滿砂礫、泥土和鬼知道是否混雜著牲畜排泄物的骯髒地面,只要稍一空閑下來就誦讀經文,哪怕作畫前也盡心儘力地宣告他的一切作品都將獻給萬能的主……這一情況也沒有絲毫改善,而拉斐爾也絕不敢將他夜夜在夢中聆聽魔鬼之聲講述給任何一位神父,鑒於他沒有在火刑架上終結此生的打算。
他才剛剛交付了上一件訂單,那是一幅聖母瑪利亞的畫像,按照教廷的要求,他為瑪利亞披上了深紫的披帛,用黃金裝飾她的眼瞳與手指(儘管他覺得這毫無必要而且很醜),並捏著鼻子為她加上了代表聖靈的光圈——那應當是他迄今為止繪製過的最美的畫作。
儘管有很多細節他都還不甚滿意,但拉斐爾十分確定,這幅畫已經足夠他獲得聖父的歡心,或許也能為他贏得再一次面見聖父的機會。
就是在這個時機……竟然在這種時候,他被詭異的夢魘所糾纏,不知何故,拉斐爾十分確定,假若那位夢中的……存在,沒有得到回復,絕不會停止對他的……召見。
長期的睡眠不足、可能引起了魔鬼的注意、聖父大概率會在近期與他見面,好幾件生死攸關的大事同時發生,讓拉斐爾疲倦到難以維持風度。他在幾天內瘦得皮膚枯槁,脫下衣服后胸口處幾乎能看到凸出的肋骨。
“也許您該去集市逛逛。”在他極其隱晦的、隱晦到絕對不可能聽懂的傾述中,熟識的神父只以為他為上一件作品耗費了太多心力,同情、友善而充滿尊敬地建議道,“您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先生。您的才華還有更好的發揮機會,何必急於一時呢?我聽說偉大的藝術家都需要從人群中獲取靈感,您該去集市看看,說不定能遇到什麼新鮮事呢。”
在所有的建議中——包括禁食、放血、跪在地上受鞭笞——這是唯一一個拉斐爾覺得應當確實對自己有好處的。
他選了個晴朗明媚的天氣,乘坐馬車去了附近最為繁華的集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