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73

季溫聽見這聲免禮,與眾人一齊稱了謝,直起身子來。他曾在京中遠遠見過漢王一回,知她是名尚未及冠的少年。此時至近處端詳,仍不免感嘆了一回漢王年少。
約莫是因趕路,她未戴王冠,亦未著公服,只隨意戴了頂襆頭,穿了件紅色的寬袍。瞧上去似乎比實際年歲還小上一些,神色嚴肅,一對漆黑的眼眸中卻隱隱漏出少許的稚氣。
朝廷竟派了這等年少的親王來,季溫心頭又是一松,正欲開口請殿下入內,便見漢王轉頭望向一旁另一乘馬車。
盧尚書這時正扶著僕役的手,顫顫巍巍地跨下馬車。
漢王的心中無可避免地生出愧疚來。平日尚書與她同乘之時,不至於這般疲憊的,都怨她,舍不下阿瑤。
漢王上迎了兩步,伸出手來,攙住盧尚書另一側。
盧尚書極力隱藏起複雜的心思,望了漢王一眼,漢王面上的關切真誠極了,半點不似作偽,是當真關心他的身子。
多好的孩子。懂事禮貌,從不端架子,盧尚書連連哀嘆。
他有一孫兒,與漢王一般年歲,才氣頗高,又肯用功,正是前途可期之際,唯一不足便是太過自傲。盧尚書為此時常發愁,他處遲暮之年,護不了兒孫幾年了,倘若他故去后,孫兒仍這般高傲自矜得罪了人可怎麼好。若是孫兒有漢王殿下一半平易近人,他縱是立即駕鶴西去,也不必擔憂了。
想到孫兒,盧尚書目光便柔緩了許多,然而須臾,他立刻想起,假的,都是假的,小殿下心思深沉著呢。
心中一時竟生出許多惆悵來。
漢王扶住了盧尚身形枯瘦,隔著衣袖便如摸到了一把骨頭,硬邦邦的。她一時忘了早前想好的“盧尚書看起來十分嚴厲,要盡量躲著一些,不然說不定會凶她”,語帶關切道:“老尚書可還好?”
盧尚書立即收斂起諸多心思,回道:“一把老骨頭了,倒還撐得住,有勞殿下掛懷。”
盧尚書一把年紀了,還要經此勞碌顛簸,可若回到昨日,漢王想想自己怕是仍會邀王妃同乘的,她頓時更內疚了。
季溫在邊上看得仔細,心道不想漢王殿下雖尚年少,禮賢下士的姿態卻是絲毫不差,不禁收起了方才的小覷,上前行禮道:“漢王殿下與尚書大人舟車勞頓,一路辛苦,臣已令人在驛中備下熱水,待殿下與大人沐浴歇息,再為殿下與大人接風洗塵。”
漢王將目光落在他身上,以為他是東城郡郡守,然看服色又高上兩階。她一時還沒想到這是何人,只聽他滿口官話,還想舒舒服服地接風洗塵,好似全然不知東城郡做了什麼好事,便很生氣。板了臉道:“不必!孤與尚書也不是為享樂而來,食能果腹即可,無需接風洗塵!”
季溫一開口就碰了個釘子,心中一緊,隨即又想起,他從未拜見過殿下,殿下怕是不知他是何人,又施了一禮:“正是,是臣想左了。殿下受陛下詔命,不辭辛勞,趕赴此地,為的自是一方百姓,臣季溫已與郡守備好文書、賬目,明日便可呈殿下過目,殿下……”
漢王一向很有禮貌,從不輕易打斷旁人,然而聽到季溫二字,知道了眼前這是何人,當即就很生氣,原來這就是罪魁禍首,做了那麼大的壞事,竟然一點也不心虛,還裝得那麼坦然自若,果然是個壞人!
她打斷道:“既是明日再看,就不必多言了,無事便退下吧。”
場面登時一寂,季溫神色大改,心中幾多念頭閃過,生出恐慌來。本就一言不發的大小官吏更是噤若寒蟬。
盧尚書在旁看著,輕咳了一聲,道:“老朽體力不支,怕是難以應承諸位了。”
一直猶如隱形一般的東城郡郡守這時忽然機靈起來,忙開口道:“我等思慮不周,攪擾殿下與大人歇息了。還請二位欽使快快入官驛歇息。”
季溫也忙收斂心神,側身讓到一旁,請二人入內。
漢王殿下如此冷硬,眾人自不能再留在驛中,待漢王與盧尚書各自入了房中,便各懷心思、提心弔膽地散去了。
漢王將侍從皆留在門外,走進為她備下的房中。她關上房門,一轉身,就見王妃坐在坐榻是。坐榻几旁上有一茶盞,盞中有茶,茶香四溢,裊裊冒著熱氣。
漢王一見王妃,笑意便掛上唇畔,然而笑意還未擴散,她神色又低落下來,走到王妃身旁,氣呼呼的,很不開心:“阿瑤,那個季溫,真是壞透了。”
季溫之罪,幾已定了,畢竟太常供詞當中,將自己都供認了,總不至於冤枉了季溫。可他犯了這等大罪,竟一點也不怕。
她長那麼大,見過最壞的人就是她那冤枉她謀逆,試圖害死她的九皇弟滕王了。季溫雖然沒有害她,但他害了這麼多百姓,在她眼中,就和滕王一樣壞。
方才眾人拜見殿下之時,王妃還在車中,發生了什麼,自是一清二楚。她端了茶盞與漢王,安慰道:“他壞,殿下更要與盧尚書查清此事,還兩郡百姓一個清靜。”
漢王鄭重地點了點頭,雙手接過茶盞。
她恰好渴了,迫不及待地要喝,茶還熱著,不能就此飲下,只得頗為糾結地低頭吹涼,王妃看著她的頭頂,無奈一笑,略略施法,熱氣散去,茶水溫熱,恰可入口。
漢王欣喜,覺得跟阿瑤久了,她也變厲害了,吹一吹,涼得很快。
作者有話要說: 漢王殿下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厲害者變厲害。
☆、第五十五章
季溫等人本欲今夜與漢王接風洗塵, 上下熟識一番, 故而絞盡腦汁地在驛中備了筵席。
漢王將季溫等人斥退, 開不了席了, 佳肴美饌卻都還在。缺了上官吩咐,驛丞戰戰兢兢地猶豫半晌, 心道,殿下趕了一日路, 風塵勞累, 尚書大人鬚髮半白, 只有更疲憊的。二位欽使怕是都沒甚心思,端坐到一處去用膳。便使人將膳食各自送去二人房中。
底下聽用的僕役得了主意, 剛欲去辦, 驛丞一拍腦門,道:“我與你同去。”
繞去了後頭廚房,將幾道名貴菜品皆下了, 於十余道佳肴中,揀了六道尋常, 卻做得格外精緻的菜肴, 命好生裝入食盒中, 送去漢王房中。
觀殿下方才言行,不論是真心瞧不上季大人,還是人前做個樣子,以示公正清白。想來都是位講究體面聲名的主,怕是不喜在此處太過奢侈排場, 傳揚出去,壞了名聲。如此,晚膳還是簡樸些的好。
僕役體會不到驛丞用意,滿面不解,驛丞也不解釋,只揮揮手,道:“快去。”
晚膳送到之時,漢王恰恰沐浴出來,帶著一身裊裊的霧氣,肌膚紅撲撲的,吹彈可破。
她有半月不曾好生用膳了,眼下不但有阿瑤,還有香氣撲鼻的膳食,漢王高高興興地到食案旁坐下,飽餐一頓。
吃飽之後,困意就上來了,一身骨頭都懶洋洋的,直往王妃懷裡躺。
王妃替她摘了冠,一隻手輕輕揉捏她頸上的穴道,只幾下,彷彿能感受到全身血液在血脈中緩緩地流淌,舒適愜意。漢王換了個姿勢,舒展的身子蜷曲起來,整個人都窩進王妃的懷裡,像一隻蜷成一團毛茸茸的小貓,輕聲嘟囔:“要抱抱睡。”
王妃眼角一彎:“好,抱抱睡。”伸手攬了漢王的肩。
漢王滿足地閉了眼,竟當真睡了過去。
誰家的孩子將近及冠的年歲,猶是這般簡單天真,都會使人好生憂愁,可王妃卻時時縱容著,好似漢王一生都這般無憂無慮的才好。
夜愈深,漢王窩在王妃懷中睡得香甜,季溫一行才將將到東城郡城池外。
這個時辰,城門早已關閉,郡守一揮手,一名身著鎧甲的將官上前叫門。城頭上巡邏的校尉答應一聲,於黑暗之中隱隱綽綽地看到城下數人的輪廓似是幾位大人,連忙探出身子,伸出火把張望。
“郡守大人在此,還磨蹭什麼!”將官高喝一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