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125

君瑤心中一酸,道:“我沒有不要陛下。”
漢王抿唇笑,目光溫順得不像話:“我知道了。你來尋我,我就跟你走。我本就不愛做皇帝,我只想與你在一處。”
君瑤點頭:“我帶陛下走。”
漢王的目光愈加乖巧,乖巧之中又強壓著萬般不舍,她一直看著君瑤,甚至不捨得眨一下眼,口中平靜地將想法說了來:“我為大臣們備了一批金銀,就在西郊。本要遣人去取,但眼下我已無人可差遣。阿瑤,你替我去將那批金銀取出,我將大臣們喚來,帶齊了人,你我到北城門外匯合。將那些金銀與他們,便同他們分道揚鑣。”
她說完,眼中流露嚮往之意,依賴地望著君瑤道:“到時,我們再不分開,去過自己的日子。”
君瑤答應。
時候不早,二人分頭行動。
君瑤走出兩步,又覺不安心,隱沒身形,回到殿中。入殿,果見原先見不到漢王的大臣們入殿,漢王正與他們分說情形,何處出逃。
君瑤頓覺自己多心,飛身往西郊去。
漢王並不能肯定君瑤會回來。她只是想,阿瑤聰慧,尋常伎倆必會教她識破,她需謹慎些才好。萬一阿瑤沒有信她,回來探聽,她必不能察覺。於是她便先將出逃具體事宜說了來。到最後,方與大臣們道,她就不走了,她若與他們同行,只怕一個都走不了。
她編了個謊話,這謊話並不是臨時編就的,是早就想好的。她說與大臣,君瑤腹中有了她的孩兒,尚未顯懷,這是蕭氏最後一點血脈,望卿家憐憫。
大臣們痛哭流涕,一齊朝她磕了三個頭,發誓必會保少主周全,方才離去。
漢王心中好生愧疚,大臣們忠於她,可她卻騙了他們。可亂世之中,到處皆是兵荒馬亂,阿瑤一個弱女子,若無人保護,如何存活呢。
大臣們都走了,殿中又餘下漢王一人。她站起身,走到門口,將殿門關上。
漢王又想起君瑤,不知阿瑤得知她騙了她,會不會生氣。
她知道的,阿瑤說要帶她走,必是真心的。但她只是眼下看她可憐,才願帶她走,等將來不可憐她了,再看她總粘著她,怕是會心生厭煩。
只可惜她終究不能知曉,為何阿瑤忽然就不理她了。
漢王走到銅燈前,拿起一旁的火摺子,將燈點亮,而後端起燈台,往內殿走。
她腦海中浮出許多畫面,有往昔在洛陽時的年少時光,那時洛陽尚未遭受戰火,處處皆繁華,處處是生機。她又想到出京來了臨淄,她承擔起職責,治水,稱帝,竭盡全力地想保住大魏。
但她想得最多的,還是君瑤,想她的一顰一笑,想她溫柔的輕喚,想她當初還肯抱抱她時,溫暖的懷抱。
她一步一步往內殿去,腦海中反覆地回憶。君瑤佔據了她的整顆心,她一直知曉,她很喜歡阿瑤,可到此時,她才知曉,她喜歡她到什麼地步。
她這一生,想要的唯有兩件,一是君瑤,一是百姓安泰,結果她一件都沒有得到。
內殿裝飾綺麗,掛了許多帷帳,原是用以休憩之所,自是不如前殿那般莊重。
漢王以燈火點燃帷帳,帷帳乃是輕紗所制,火舌迅速將它吞沒。漢王的手在顫抖,她覺得害怕,眼中都是淚光,但她極力穩住了心神,努力抬起步子,去點下一處。
不多時,她便置身於熊熊火海之中。
漢王忽然想起那一晚,她提著她心愛的桃花燈,穿過一道長廊,悄悄潛入阿瑤房中。阿瑤在熟睡,她鼓起勇氣,偷偷親了她一下。
那大約是她此生最好的一個夜晚。那一瞬間,阿瑤是她的妻子。
君瑤取出那批金銀,趕到北城門。
到處都是逃竄避難的百姓,她施法往來,速度極快,到得早了,便在城門外等候。
這一等,便到了傍晚,那幾名大臣領著一小股兵士,匆忙趕來。君瑤看到他們,忙尋漢王,卻不見漢王。
那種不安又湧上來,君瑤立即上前,截住一名大臣詢問。大臣落淚,將漢王之言告知。
漢王宮宮室建得疏,大火併未蔓延到其他宮殿。
往昔恢弘的正殿,成了一片焦土,還未燃盡的柱子上,火苗猶未熄滅。
齊軍在城中有內應,得知漢王宮起火,自南城門攻入,此時數十名士卒正奉將帥之命,將正殿清理出來。
焚毀的殿中只有一具屍首,屍首燒得焦黑,看不出面目,只依稀可見那具屍首上少許殘餘的金線,正是出自天子所用的袞服。
將領居高臨下地站著,掃過那屍首,皺了一下眉頭,命人去尋個仵作來。士卒自不會與敵國皇帝客氣,屍首便被丟棄在地。
君瑤怎麼都想不到,她不過離開片刻,她的小漢王,便成了一堆燒焦的爛肉。可那具屍首,又分明就在眼前。
她的身子被燒壞了,被人隨意丟在地上,哪怕已經面目全非,君瑤都能想出陛下委屈的模樣。
君瑤走過去,彎身將那焦屍抱到懷裡。
她終於可以抱她。她彷彿聽到陛下在她耳邊追問,阿瑤,你為什麼不肯抱抱我了。
齊軍不知從何出來一個女子,抱起大魏皇帝的屍首,紛紛圍攏上前喝問。然而那女子卻像聽不到一般,抱起屍首,便朝外走。士卒紛擁而上,還未碰到那女子的衣角,便見她與屍首一齊,憑空消失。
旁觀的將領大驚失色,在場的士卒都見了這場奇觀。
君瑤將漢王葬在西山上,她說喜歡這裡,她就將她葬在木屋邊上。
漢王自焚前,留下一道詔書,向齊國稱臣,懇請齊帝善待魏民。齊帝本不以為然,打仗費錢,花了的錢,自是要從魏民身上壓榨回來。但那將領將魏帝與一女子一齊憑空消失之事上奏齊帝,又有眾多士卒為證,齊帝這才心生畏懼,寬待魏民。
魏被齊國兼并,從此世上便沒有大魏這個國家了。
君瑤四處尋找漢王,漢王過世,肉體已消,靈魂卻會轉世。她一處一處地尋,在世間奔走,找尋了二十年,卻一無所獲。
她忽然想到,心中有怨恨,有難解心結的亡靈,會徘徊在世間,下不了黃泉,入不得輪迴。
君瑤當即就慌了陣腳。她忙又往小殿下曾提起過的地方去找尋,洛陽、臨淄、西山,就連廣平寺都不知找了多少回,始終不見那道熟悉的身影。
又是一年春日,春雨綿綿,君瑤返回西山,西山的木屋還保存完好,庭院的籬笆,卻都爛了。她在那間小殿下曾經養傷的屋舍前停下,推門而入。
春雨淅瀝,雨水自窗口飄入房來。
她恍了下神,彷彿看到窗下一人靜靜地坐著,君瑤一喜,喚道:“殿下。”
那人聞聲回頭,笑著沖她招手:“阿瑤。”模樣稚氣,容顏依舊,彷彿從未離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